为了灾区的人民—广安邻水干部群众全力抗洪救灾纪实

15.09.2014  10:42

   新华网四川频道9月15日电(本网记者 董小红)2014年9月13日凌晨3点15分至14日,四川广安邻水境内普降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达385.3毫米,城区多处路段交通受阻,多处房屋、商铺遭水淹没,部分乡镇道路交通中断,群众受灾严重。截至目前,因山体滑坡、房屋垮塌、洪水冲走等原因,已经造成4人死亡,3人失踪,45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0415亩。一时间,河流、山塘、水库水位暴涨,房屋倒塌、农田被淹、道路损毁……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邻水县8万余名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奔赴第一线,与惊涛骇浪殊死搏斗,谱写了一首首抗洪抢险救灾的动人诗篇。

    快:全县吹响抗洪“集结号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暴雨突袭,考验着邻水党委、政府的应急能力。一个抗洪救灾、与洪魔赛跑的“集结号”就此吹响。

    13日凌晨4时,邻水县委、县政府召开防洪抗灾紧急会议,立即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三级响应。邻水县委书记李隆席13日凌晨5时第一时间赶往城南镇,并前往关门石水库开闸泄洪、指导救灾。李隆席说:“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汛情,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积极应对,全力做好抗洪抢险工作。” 每位县级领导分7个片区分别赶赴邻水部分重灾乡镇指导抗洪救灾,指导干部群众抗灾自救。防汛抗旱指挥部里,应急办、防汛办工作人员忙而不乱、有序统筹协调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各乡镇全体总动员,迅速分赴村组排查、了解险情,及时组织抗洪抢险救灾。

    各部门火速奔赴第一线。县水务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所有83座水库进行逐一排查,并派专人值守;

    县住建局全体干部职工分成若干组,对城镇易发内涝的街道、房屋进行认真排查,科学处置;

    县交通局组织人员加强道路、桥梁巡逻,查看灾情,排除险情;

    县国土局组织专人对地质灾害危险点易发段做到重点监测、重点防范、重点处置;

    县人武部带领民兵应急分队100余人,带着冲锋舟赶往鼎屏镇等抗洪第一线;

    县公安局组织交警大队、各地派出所等干警,协同党委政府疏散安抚群众、转移物资、疏导分流道路交通……

    一个由县、乡、村、组四级整体联动的防汛救灾工作格局迅速形成。

    救:干群同心初战告捷

    “看到干部就像看到了亲人,看到军装就看到了希望。”这是人民的心声。鼎屏、城南、御临、丰禾、坛同……在此次洪涝灾害的各个重灾区,到处可见与洪魔抗争的共产党员、官兵的身影,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党的命令指向哪里,他们冲锋在前,将需紧急转移安置的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妥善安排他们的生活。

    城南佳景百余住户地处低洼,水面最高时达到3米多,到处一片汪洋,许多房屋被水淹了一层楼以上,有的房屋只剩房顶,100余名群众被水包围,……城南佳景的灾情揪紧了大家的心。

    邻水县委副书记、县长赵璞副亲率县水利局、县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快速赶到城南佳景处,现场指导。消防、城管、公安100余名干部职工紧急救援,成功转移受灾群众。

    “不好,这里有个孕妇,好像快生产了,得马上转移出去!”消防官兵迅速用冲锋舟转移,由于没有雨伞,他们将孕妇围在中间,用身体为她挡住风雨……看到住进邻水县中医院、转危为安的儿媳,钱玉碧老人还没来得及向官兵们说声“谢谢”,他们已匆匆没入雨中。

    84岁的陈春玉老人不愿离开家,经过救援官兵多次沟通,说明危险情况,老人终于答应下楼离开。由于一时找不到梯子,消防官兵用头和肩膀为老人搭成一座安全“人梯”,成功地将其解救了下来……降雨量最大的御临镇,组织了200多人的13个民兵应急分队,巡查各个渡口的和桥梁,抢险救人。丰禾镇组织10多名党员干部,将钱建明的30多头生猪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每个重灾区,到处可见的是橄榄绿与橘红的身影,干部们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不顾长期作战身体疲惫,不顾汗水、雨水、洪水打湿的衣服,始终战斗在危险第一线、困难第一线。“莫慌、小心点”,“来,我抱你下来”,“来,我背你过去”……用冲锋舟等工具把受困群众送到安全地方,他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尽快把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 同时,8万余名基层干部、应急民兵、民兵预备役和农村党员群众立即行动、主动参与,采取抽水排涝、封闭道路、紧急拆除、转移安置等方式开展救灾工作。经过一个昼夜的奋战,15个受灾严重乡镇险情全面解除,23353名群众得到安全转移安置,其中成功解救被困群众762人。至14日22时50分,全县10个重灾区水、电、气、讯等已基本恢复正常,受灾群众逐渐恢复生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