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广安区减贫4366人 31个贫困村顺利退出

27.12.2016  17:33

 

  据广安日报12月26日消息 2016年,广安市广安区被列为全省首批5个“摘帽县”之一,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是脱贫摘帽评估验收考核的硬指标。为此,广安区坚持靶向式施策,推进发展型脱贫,用心用力、步步为营、攻城拔寨,脱贫攻坚战役取得首胜。2016年以来,全区减贫4366人,31个贫困村顺利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1.2%,预计2016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2218元,同比增长11%,达到验收标准。

   创新机制  多途径促进产业增收

  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首要的是要让其腰包鼓起来,产业增收是重要途径。为此,广安区创新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业增收,贫困户致富。

  在每村100万项目资金基础上,该区财政为每个贫困村再匹配10—20万元产业周转金和3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长短结合”产业发展。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成龙安柚、柠檬等长效增收产业基地7.6万亩,推广彩色稻米等增收优良项目,摘帽村形成1-2个长效产业。大力发展庭院特色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小养殖、小种植,推动工商资本进农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强化“龙头”带动,农业企业、专业大户与贫困户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二次返利等实现增收。出台《广安区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十三条意见》,推行资本运营、入股分红、龙头引领、服务创收“四大模式”,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31个摘帽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累计达到人均10.93元,超出省定标准82%。预计2016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2218元,同比增长11%,达到验收标准。

   搭建平台  多渠道促进就业增收

  5个月前,大龙乡战斗村贫困户刘清通过参加乡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每月工资可达3000余元,全家一举摘掉穷帽。

  刘清的脱贫得益于广安区搭建平台,多渠道促进贫困户就业增收。

  今年以来,该区实施技能培训5200人次,1623名贫困劳动力通过能力提升实现就业。开展就业援助,每个贫困村开发10个公益性岗位,每岗每月补助300元;推荐623名贫困劳动力在产业园区企业优先上岗。对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1万元的创业补贴,对创业实体给予1-10万元补贴,带动贫困群众就业980人。全区2164户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实现了至少1人就业。

   用活政策    多方式强化兜底保障

  最近,杨坪乡双石村特困户姜成国的妻子收到了区残联送来的轮椅和免费办的残疾证,该村“第一书记”罗伟还帮助他就近找到了工作,还请来宏州医院的专家为其妻子义诊。

  为了让特困群众过上好日子,广安区用活政策,多方式强化兜底保障。建立享受优惠政策即报即批常态制度,将中省脱贫攻坚优惠政策全部落实到村到户、完整兑现,全面实现低保兜底、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扶持、养老保险代缴五个全覆盖,全面实现低保、贫困“两线并轨”,最低生活保障线提高到260元/月·人,全区5709名建档立卡贫困低保人口保障水平达到3120元/年。临时救助最高限额由每次1000元提高到3000元。扎实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发放棉被、大衣等御寒物资2.3万余件套,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陈亮  杨斌  广安日报  廖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