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五落实”推动春季农业生产

23.03.2015  12:10

  1、面积落实。一是稳定面积。严格按照“一稳三增”要求,确保大春粮食播面达到378.6万亩,其中水稻181万亩,玉米68.5万亩。二是种满种尽。充分利用田边地角,大力发展田坎大豆、玉米,大力开展增、间、套、混种,尤其是做好田坎文章,不断提高复种指数,力争以多种促多收。三是利用闲地。下大决心处理闲置地。对征而未用的土地允许农民种粮,围而未建的土地引导农民多种一季,对撂荒地及时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落实新的种植户,对老弱病残户组织代耕,做到应种尽种,不荒田土。

  2、良种落实。组织专家在认真做好品种观察的基础上,认真筛选一批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品种作为主推品种。今年水稻重点选用F优498、川优6203、宜香优2115、内5优39、蓉18优662、花香7号、宜香4245、内香6优498、宜香优1108、C两优华占等品种;玉米重点选用川单189、正红505、雅玉30、荃玉9号、科茂918、绵单118、川单455、康龙玉108、金东玉800、天禾188等品种;大豆重点选用南黑豆20、贡秋豆4号等品种。;柑桔要重点推广龙安柚、纽荷尔脐橙、尤力克柠檬;蔬菜重点选用优质海椒、茄子、瓜类等新品种。力争2015年水稻、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大豆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

  3、技术落实。今年大春重点推广应用八大关键技术。一是水稻旱育秧技术,力争全市推广130万亩;二是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力争推广50万亩;三是玉米肥团育苗覆膜栽培技术,力争全市达到90%以上;四是蔬菜保温育苗设施栽培技术,力争设施栽培发展15万亩;五是柑桔大窝、大肥、容器大苗技术,实现新发展柑桔全覆盖;六是蚕桑省力化养蚕、自动化上簇技术,力争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七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力争春季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80%以上;八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力争重大病虫防治面积达95%以上,病虫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4、创建落实。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要求,全面完成水稻、玉米、大豆高产创建各10万亩以及核心示范片各3万亩的任务。力争示范区域良种推广百分之百,病虫统防百分之百,配方施肥百分之百,水稻、玉米和大豆单产分别达到600公斤、600公斤和150公斤以上。全市各区市县及早落实了示范片规划,落实资金、落实人员,扎实搞好高产示范,倾力打造科一批大春生产亮点,为争取农业部将全市纳入整体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奠定了坚实基础。

  5.监管落实。严格按照“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正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对各类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和农资产品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排查。强化监管力度,按照责任分工,严格落实打假责任制,市县乡层层签定责任状,加强对市场在售农资产品的质量监管,避免了坑农害农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