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土地流转促农民增产增收

22.05.2014  14:25

  近几年来,全市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日俱增.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主要取得了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效益提升、农业产业化加快等成效:

  一是遏制土地弃耕撂荒。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稳步推进,有效地遏制了弃耕撂荒现象,提高了农业复种指数。如岳池县粽粑乡姚石桥村土多田少,土以坡地为主,土地瘠薄,靠天“吃饭”,全村有90%的劳力外出,有3000多亩坡地撂荒,杂草丛生,2007年农民企业家杨小兰回家创业。经整理后,种植花椒,社员以土地入股,实行保底分红,组建岳池县大龙山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有会员325个,种植面积3400亩,已有1300多亩投产,并申请注册了商标品牌“麻广广”,产品远销省内外。

  二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013年吸引了农业龙头企业62个,家庭农场232个,种植大户2328户,种植业专业合作社779个,租用土地开展规模化种植,加速了大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使农户之间的小面积流转逐渐向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的大面积流转方向转变;同时,耕地流转的用途也由单一的粮食种植向水果、蔬菜、花卉、药材等高效农业经济作物种植转变,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2013年全市引进水稻、柑桔、蔬菜的世界前沿、国内顶级新品种37个,引进新技术9项;改造提升柑桔母本园3个,新建和改造粮油、柑桔、蔬菜品比园10个、示范园10个,新建蔬菜制种基地520亩,工厂化育苗中心5个;新建成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四大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基地12个,共80万亩。高产创建成效明显,示范区单产高出大面积的11%,效益高出大面积的13%。 

  三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通过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为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提供条件,  使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得到快速发展,催生和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使“公司+基地+农户”形成有机整体,夯实了农业产业化基础,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至2013年底,全市新建和改造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28个,新建“千斤粮万元钱”  面积达29.2万亩;新建柑桔基地11万亩,改造提升蔬菜基地7万亩,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带动农户24.5万户,户均增收2650元。 

  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在土地收益得到充分保障的同时,还可以从事养殖业,外出务工,就地打工,发展第二、三产业等“第二职业”,农民有了“双份收入”,靠种植业单打一的格局已经打破,多渠道增收的态势逐步形成。如邻水县石滓乡朱家寨村6社农民毕成明全家6人,有4个人的承包地3亩,其中2.2亩以每亩600斤稻谷按国家中等粮价格折算价款出租给宜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毕成明常年在合作社打工,每月劳务收入在1400元左右,另有3个子女常年外出打工,全家土地租金和务工双份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广安市农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