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助残扶残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

17.07.2014  10:41

现在党的政策好,不但有低保,逢年过节残联、民政还来慰问我,为我创业就业出谋划策,你们志愿者也常来帮助我,让我感到很温暖!7月3日,广安区浓洄街道办事处柑子园社区的肢体残疾人张小惠接过区地税局党员志愿者送来的拐杖和慰问物资激动不已。“现在我与丈夫一起在社区摆摊靠卖烟和擦鞋为生,女儿已经读大学了,享受了国家的贫困生助学贷款政策,生活基本过得去。

 

这是广安区助残扶残、让残疾人幸福指数提升的一个缩影。

 

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

 

让2.6万残疾人沐浴阳光雨露

 

前不久,大龙乡胜利村的残疾人刘某因为肢体残疾,进出门不方便,很想让政府为他进行无障碍改造。大龙乡民政所获悉后,决定提供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赓即与区残联取得联系,迅速为其实施无障碍改造,让刘某出门变得方便。

 

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残联的中心工作、重头戏。广安区坚持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早行动。发动全区36个乡镇613个村(居)600多名残疾人工作者进村入户,细摸底、定方案、抓落实、详录入,同时对业务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区督查办对乡镇(街道)开展专项督查,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全区2.6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量服”服务,人均享受服务项次8项。同时区残联对2012年残疾人“量服”工作开展了回头看,确保“量服”工作收到实效。在2013年广安市残联召开的残疾人工作推进会上,广安区“量服”工作的计划覆盖率、落实覆盖率、人均服务项次等优势明显,曾多次得到市残联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高效实施涉残民生工程

 

让残疾人生活状况改善

 

以前,化龙乡残疾人李某因为没有技术一直处于贫困的边缘,去年自己及家人通过参加创业就业培训,学会了养兔子技术,目前饲养的兔子已经让他有了3000多元的收入,生活得以改善,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2013年,广安区共有让万余名残疾人受益的7项省定民生工程要实施,任务重、压力大。为了将涉残的七项省级民生工程超进度、高质量完成,该区各级各部门想办法、添措施,倒排工期、加压驱动,采取区乡联动、责任到人、严把关口等举措,使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受益残疾人历年来人数最多。

 

通过民生工程实施,5136名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500名农村残疾人脱贫;35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9名贫困家庭重度听力残疾儿童得到救助;209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获得居家托养补贴14.63万元。有需求的90户残疾人家庭实现无障碍改造;400名贫困残疾人得到适配亟需的基本辅助器具。

 

物资帮扶与精神扶持并举

 

让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

 

我们社区残疾人较多,需要帮扶的也多,必须要有一个具体的帮扶措施,才能真正让残疾人得到帮助。”北辰街道办事处万金山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区残联动员社区依托文明城市创建共建单位开展“走基层、惠民生、关爱贫困残疾人”活动,组织社区干部、共建单位党员、社会志愿者采取对残疾人一对一帮扶,注重物资帮扶与精神扶持并举,使辖区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

 

针对重度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自己痛苦,家庭受累的情况,区残联、民政局及各乡镇、街道把这类残疾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精神上给予鼓励。认真落实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将16878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列入了扶贫开发帮扶对象。让5605名城镇残疾人、6188名农村残疾人享受到了低保。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优先纳入低保、五保,并实行比较正常人提高一个档次的特惠政策。对极重度、重度残疾人,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档的保费(100元)由政府交纳;医疗救助优先救助,年救助金额最高5000元;城镇廉租房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优先解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及新农合、新农保个人缴费政府补贴优惠政策覆盖率均达100%。

 

该区还充分利用爱耳日、爱眼日和“全国助残日”等残疾人特定节日,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据广安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今年投入近千万元正在实施8项民生工程助残扶残,让13035名残疾人受益。具体为:为5005名城乡残疾人实施居家灵活就业;为196名重度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84位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扶持868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救助28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救助9名重度听力残疾儿童;帮助400名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需的基本型辅助器具;资助6445名重度残疾人护理费用补贴。(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