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前锋区:贫困户刘同友的“脱贫记”

26.04.2017  21:40

  前两天,我们关注了广安前锋区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各个村子增收致富都有了门路。但还有些地方,地处丘陵或山区,没法发展大规模的种植业,他们又靠什么脱贫呢?43岁的贫困户刘同友就是其中之一,再过2个月,它家里的13头肉牛就要出栏了,估计纯利润能有6万多元。说起养牛,还有一段曲折的经历。2008年以前,刘同友常年在外从事磨石头工作,由于吸入过多粉尘,患上了矽肺病,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2013年,大病初愈的他,一心想脱贫,跟亲戚朋友借钱,买了200只鸡苗在家搞养殖,结果却出乎意料。

  由于地处秦巴山片区,整个前锋区有三分之一属于深丘和山区,这些地方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选择养鸡、养猪、养牛的农户达到了7000户。对于这些分散的农户来说,如果没有销路,脱贫就是一句空话。好在去年底,情况发生了转变。 去年11月,由前锋区政府出资1亿元的鑫泰农业开发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刘同友就立马与公司签订了产销协议,等牛出栏时,公司按照市场价格收购,并且设置的保底价是一头8000元。不过,这牛要卖也要等到今年6月份出栏,2016年要实现脱贫,还要靠区农业局“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政策。

  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是精准扶贫的要义,也是“绣花”功夫使劲儿的重点。有条件的村,大家因地制宜找市场谋产业。地处山区的村,更要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每家每户的问题想明白了,一针一线精描细写,连起来就是全过程的精准。前锋区去年成功摘帽了,但他们并不满足,今年,区里还将继续“”一条乡村旅游景观走廊,让大伙儿在不断延伸的产业链上,把致富路走得越来越宽广。

四川观察》编辑 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