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苍溪:把文化“种”进群众心坎

03.04.2014  19:09

  ——苍溪县大力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纪略

  “春光明媚百花开,哥们妹们踏青来,苍山起舞溪水笑,处处欢歌处处春……”3月30日一大早,苍溪县陵江镇三清社区“周末百姓大舞台”开场,民间艺人仲新崇表演的音乐快板《欢声笑语赞苍溪》引来阵阵掌声,现场男女老少和着欢快的韵律打起了节拍。

  近年来,苍溪县坚持“小活动大载体、小舞台大参与、小活动大宣传、花小钱办大文化”的工作理念,从“人才培养、精品创作、文化下乡”三点着力,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变“常下乡”为“常在乡”,变集中短时间服务为不间断常态化服务,努力探索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提高”的群众文化发展新途径。

  培育乡土人才增强群众文化“造血功能

  “以前我们这些村组干部,想排个歌舞节目心中无底、手上无货,这次我们学会了‘六套秧歌舞’,回去一定把村里的姐妹们组织起来好好学学!”石门乡文家角村文艺骨干毛国英参加完县文化馆培训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月10日,苍溪县委宣传部把乡镇文化站长、宣传员、社区文艺骨干、中小学艺术教师及民间演艺人近300人“”了回来,根据各自的文艺擅长,分组进行免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广场舞、剧本和串词、音律常识、合唱指挥、摄影摄像等门类。

  在为期20天的“大合唱团”培训背后,是苍溪县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工程的不懈探索。全县建立起4个文化文体专业协会,重点扶持培养县川剧团、白驿女子灯戏、石门山歌、元坝根雕艺术、唤马剪纸等40余支基层文艺队伍,吸收各类文化专业技术人员和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建立起300余人的“地域特色文化人才库”,为群众文化的蓬勃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打造精品力作建起群众文化“储备库

  音乐情景剧《梨乡新气象》、民歌表演唱《青冈叶儿背背黄》、川北灯戏《秀兰改嫁》……在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地的慰问演出节目单上,节目内容大秀本土文化。

  “《秀兰改嫁》就是根据三川镇莲池村村民余映秀带着公爹公婆改嫁的感人事迹改编的。”年过六旬的何桂贤老人说,故事主人公和演员都是熟悉人,比在电视上看春晚还“过瘾”。

  让何桂贤津津乐道的好作品,源于苍溪县实施的精品力作工程。2013年,苍溪建立健全了精品生产激励机制,出台了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资助奖励办法,设立专项创作奖励基金,鼓励支持原创。同时,实施重大选题市场招标、重大作品项目化运作,大力扶持革命历史、抗震救灾、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题材的创作生产,鼓励和支持县内文艺工作者深入改革发展一线,积极开展文艺采风创作活动。

  短短一年,全县推出大批紧贴时代脉搏、反映地方文化的文艺精品。《中国好人——罗玮》、《山沟沟里变化大》、《卖狗》、《请客》等11件文艺作品获省市表彰奖励,出版《梦比爱情古老》、《大河向东》等文学著作9部,青春励志电影《左别林进城》和校园文化微电影《书是甜的》成功拍摄……

  开展文体活动搭起群众文化“戏台子

  “我喜欢川剧《变脸》那个节目,怪好看的,不晓得脸谱藏在那儿的……”在“百姓大舞台·文艺身边行”唤马镇演出现场,侯大爷把3岁的孙子高高举过头顶,在人群中特别显眼。侯大爷说,虽然生活在乡村,但看戏的时候还是不少,每年仅是县文广新局就要送来三四场。

  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戏台子”,苍溪县以节庆文化为龙头、以特色文化为核心、以群众文化为重点,着力办好“梨乡过年七天乐”大型民间文艺展演、正月十六全民健身、乡镇文艺大联欢等县域文化品牌活动。去年,该县把“百场文艺下乡”活动同“中国梦”主题教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等统筹推进,开展文艺演出、读书活动、书画摄影作品展、文化讲座等各类文艺下乡活动120余场,惠及群众60余万人。

  苍溪县还深度挖掘婚俗新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间民俗文化,常态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200多支灯戏、杂技、舞狮、牛灯等业余文艺骨干队伍常年活跃在城乡之间;漓江农民运动会、运山梨芋文化节、唤马民间剪纸艺术节、白驿女子灯戏大舞台等,成为展示梨乡民俗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文化的源头活水是人民群众,践行群众路线,把文化‘种’进群众心坎,群众文化就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苍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范舜华说。白少强记者莫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