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苍溪云桑村:偏远小山村大变样

05.07.2022  11:04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4日电 (郭自慧)“现在搞美丽乡建设,家家户户都种有鲜花,整个村子跟花园一样,空气好,环境好,住着很舒心!”四川省苍溪县高坡镇云桑村村民范华富的家是一栋漂亮的两层小洋楼,庭院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庭院边上摆满了花盆,各式鲜花争奇斗艳,

  盛夏7月,云桑村的田园翠郁,庄稼长势喜人,到处绿意盎然,芳香鲜花点缀其中,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画卷展于眼前。

  云桑村位于苍溪县高坡镇以南5公里处,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共447户1493人,辖区面积约3.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川北山村。

   三横六纵交通网络联通振兴“心脏

  “云桑村原本是穷乡僻壤,是标准的山区自然村,离苍溪县城100公里,离广元市108公里,云遮雾绕,桑梓弥天。”范华富说,如今的云桑村家家通公路,还有路灯,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住上楼房,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真是大变样啊!

  “以前下雨天路都不好走,更不用说买点东西回家,真是不方便。”云桑村7组村民边华记老人回忆着以前村上土路对记者说,今年69岁的她,身体还算硬朗,却也经不住以往土路的折腾,尤其是雨天,怕滑,陷脚,因为是土路,下点小雨就成了烂路,这是边华记老人对以前村上土路最深的印象。原来的土路给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还耽误农事,更别说农产品的运输了。“云桑村合村并组后,很多道路不通,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急需新增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云桑村党支部书记陈文的心中,一条路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和建设,修路所带来的利益不仅仅是便民和通行,在这其中,更能助力一个地方的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解决村民出行不便之忧,使村里的农产品走出去,让“路滑路烂”不再成为村民的困扰,陈镰文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通过到现场调研,积极争取修路资金,自筹了120万元修路。并多次召开项目协调会,村民们主动配合,自2021年3月份开始,到7月中旬,宽5米总长度约12公里的5条新增道路展现在村民眼前,截至目前,9个组实现了连村连组通硬化路,将云桑村形成三横六纵交通网络。

  “感谢政府为我们做的实事。”村上道路得到改善,村民对这一变化非常的满意,边华记老人望着门前硬化的道路,她脸上浮现着淳朴笑容说。

  路通畅了,心也舒坦了,这让该村447户1493人的安全出行有了保障,村民彻底告别“两座山头声相闻,见面相逢走半天”的历史,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150盏节能路灯照亮村庄幸福路

  在云桑村,村里常住人口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为主。由于村集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村内的主干道一直未安装照明设施,村民夜间出行十分不便。

  2021年1月底,返乡创业的陈镰文通过村两委换届,被选任为该村的党支部书记,了解到村民们最急、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在乡村道路上安装路灯。对此,他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难题。

  可是安装路灯,需要一大笔资金,村集体产业什么都没有,资金从哪里来?一时间陈镰文又犯了愁。但是他想着老百姓对安装路灯的急切渴望,陈镰文又琢磨着,开始四处奔走,利用回村前的创业优势,多方协调,最终为村里争取到1500盏太阳能路灯。很快,第一批150盏路灯就开始安装了,施工时,附近的村民们都自发前来挖坑安装。不到半个月时间,150盏节能路灯安装就绪。预计在三年内,1500盏太阳能路灯将全部安装完。

  一盏盏明亮的路灯成为云桑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仅照亮了道路,也温暖了百姓的心。“这和原来比真是天壤之别,原来因为天黑地冻,晚上吃了饭也没有人出来逛,现在到处明亮一片,我们吃完晚饭后还出门逛一圈消消食,我们老年人出行也安全了,这都多亏了陈书记呀。

   加快打造产业发展新名片助推乡村振兴

  作为自然村,云桑村常年经济作物是水稻玉米红苕小麦,要创收还得另辟道路。

  农村产业发展追赶超越是云桑村新一届班子带领全村百姓的重中之重,充满挑战,更是机遇。云桑村两委立足村情实际,紧扣产业特点,精心谋划产业发展布局,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推动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为了助力村民发展产业增收,陈镰文带领村民种植野生食用菌,带领村民开垦出300亩荒地,种植猕猴桃、柑橘。他不断总结种植技术,努力将产品推出乡村,走向城市。他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养鱼养猪,大量发展农副产品。他清瘦的身影总是在山坡上,在田埂边,在果林里。

  云桑村联合中国农科院、四川省供销联社、四川供福天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桑村乡韵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共同投资开发,建成高山有机猕猴桃全村约1500亩,已建成5个园区(分布云桑6组、8组、9组),以农户土地占股分红,农户劳务收入获取薪酬方式,创造订单农业新模式,产业园区以有机猕猴桃为主导,适当发展蔬菜等产业,达到一园一品、多品共生、以短养长、综合发展的目的,带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农闲时,我就来到家门口园区打工,一个月算来有个100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土地入股分红,每个月除过家里日常的开销,还能存下些钱。这把年纪能有这样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知足!”67岁的权秋高兴地说。

  目前,按照高坡镇党委、政府安排部署,镇村干部、乡村振兴驻帮扶工作队、产业合作机构等积极协调。持续组织群众开展地块整理、施肥加垄等生产操作,全力加快产业发展步伐,打造云桑产业发展新名片。(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