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扶贫工作获四川精准扶贫工作小组高度评价

14.09.2014  12:38

      “精准扶贫,利州区先行先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给全省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9月11日,四川省精准扶贫现场会在广元市召开。冒着蒙蒙细雨,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利州区龙潭乡春风村、曙光村。通过现场听汇报、查资料、看变化,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张谷对广元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春风村村委会,利州区相关负责人先后汇报了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人均年纯收入2763元的标准,利州区严格识别程序,筛选真正的贫困户;同时,精细管理识别对象,建档立卡,做到一年一甄别、一年一评议,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目前,全区共识别出5228户建卡贫困户19653人,识别贫困村54个。

        解决“谁来扶”问题,利州区将“精准扶贫机制”和“干部帮扶机制”有效结合,通过“三千干部包万户、带领群众奔小康”活动,全区3000多名干部作为“包带”核心力量对贫困群众实行点对点长效帮扶,做到对象不脱贫,责任不脱钩。同时,张贴包带“连心卡”,公示帮扶干部姓名、联系方式、帮扶项目等,引导干部履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解决“扶什么”问题。利州区帮扶部门突出以公共服务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包带干部则主要帮扶发展脱贫产业,因地制宜,一户一策,量身定制扶贫内容,并分类指导,技术培训精准。

        解决“怎么扶”问题,利州区落实建卡贫困户产业发展特惠支持资金,按照3000元/户的标准拨付到户,并落实不少于30%的年度涉农资金和新增财政支农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目前,通过农村低保和救助,全区531户残疾人建卡贫困户解决了生活问题,4100余建卡贫困户完成了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利州区还出台了“部门帮村、干部包户”工作考核等激励机制,包带干部工作干得好不好,要包带对象打分。区委将按照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情况,按农业农村经济单项考核办法予以奖惩。例如,目标任务考核结果在70分以下的单位,在年终不纳入评先评优范围。

        “我们起步较晚,目前只完成了精准识别环节,下一步工作该如何有力有序推进,做得更扎实、更仔细,学习利州区经验,可以避免我们少走弯路。”在春风村,来自雅安市石棉县政法委书记李剑飞一边听解说,一边用手机拍摄相关资料。

        “我能有今天,全靠帮扶我的李大哥。”在众多领导面前,曙光村正在为村民修理摩托车的建卡贫困户张子奎有些腼腆。

        张子奎全家6口人,上有80多岁多病的父母,下有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抚养,妻子只能在家照顾老小,脱不开身来帮衬他。以前全靠他一人在城里一家摩托车维修店打工,日子过得较为艰辛。今年2月,利州区启动“三千干部包万户,带领群众奔小康”活动,副区长李兴鸿多次上门为他出主意、想办法,如今,他不仅把摩托车修理店经营得风生水起,种的西红柿、辣椒也迎来了丰收,全年差不多有近2万元的纯收入。

        “今天在广元参观很受启发。利州区提出的个性化帮扶,因户、因人、因地施策,切切实实地找准贫困的症结,找到了致富的门路,经验也值得我们巴中借鉴、推广、提升、发展。”巴中市副市长何政说。

        达州市副市长徐承认为,精准扶贫,关键是要调动群众的发展意愿。利州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深入了解群众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干什么能见效,让3000干部引领群众干事创业,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利州区初步的探索是成功的,希望在精准扶贫的探索工作中,进一步把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摸索出干部驻村帮扶、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减贫这一系列的过程都要创造经验,要有实用的举措,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脱贫致富。”参观完曙光村后,张谷对利州区提出了殷切希望。(广元日报记者  彭富 文  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