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确立“十三五”农业发展七大努力方向

16.02.2016  10:57

  “十三五”期间,广元必须加速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创新完善农业政策,巩固夯实农业基础,坚定不移地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特色农业强市提供强力支撑。

  一是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认真贯彻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持续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进一步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建立健全符合我市实际需求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优越性和农民的积极性,“十三五”完成土地流转面积70%以上。

  二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以及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构建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农业科教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到2020年,全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万个,经营面积占总耕地面积80%以上。要同步健全市场化服务体系,提升植保、农机等公益性服务,大力实施农产品交易市场与“互联网+”体系构建相结合工程,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仓储体系,加快形成大生产、大加工、大流通的产业链格局,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2020年,全市力争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年均销售达3.5亿元以上。

  三是着力推进“三大”建设。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方针,守住基本农田红线,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率。要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到2020年,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00个,优势特色产业基地达到300万亩,在农业高产创建及标准园建设、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基础上,规划建设10个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示范引领,梯度推进全市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加快新农村建设,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主攻方向,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力争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是努力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按照“稳面积、攻单产、提质量、增效益”的思路,巩固和提高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140.0万吨,油料总产稳定在21.5万吨。坚持农林牧渔统筹发展,大力发展“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稳定出栏生猪400万头、大力发展剑门关土鸡5000万只,突破性发展牛羊100万头,做大做强“广元七绝”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开发的层次和水平。力争到2020年把广元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纯黄茶生产基地”。农业经营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五是全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机械化水平。要加快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农村信息服务点功能。利用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手段,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十三五”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50%、65%以上。要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增加农机总动力,力争2020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

  六是确保农业产业健康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农机、渔业、沼气、畜牧等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加强安全生产,严防发生农业生产安全事故。持续完善四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升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能力。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示范市建设,努力把我市建成农产品安全最放心市。

  七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农业产业扶贫专项行动,凝心聚力打赢扶贫攻坚战。整合现代农业、林业、畜牧重点县、高标准农田、粮油高产创建、科技支撑示范等项目,统一安排,集中使用,市县财政每年至少安排1000万元,重点支持贫困村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良种繁育、科技创新、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创建等。全市选派农业技术人员,到贫困村结对开展“一对一”技术扶贫行动,实现贫困村农业技术人员进村扶贫全覆盖。力争2020年实现贫困村农民依靠产业人均纯收入1.1万元,为实现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