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市长王菲:以低碳理念促进扶贫开发

12.03.2015  11:11

  (记者 陈曦)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和5%左右。来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市长王菲,就节能减排和扶贫开发等话题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专访。

据了解,广元市作为集连片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地震重灾区“四区合一”的典型地区,在扶贫开发中体现低碳理念,成功创建成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

人民网记者:广元为什么会选择低碳发展路径?

王菲:谋划追赶跨越发展,同步全面小康,是历届广元市委市政府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开发资源与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与改善环境,要金山银山,还是要青山绿水的选择上,市委市政府坚定地认为,低碳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不是不发展,也不是慢发展,而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是对发展的新追求。选择低碳发展之路,能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地处西南西北枢纽的区位优势,发展清洁能源、绿色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前景广阔。此外,选择低碳发展之路还可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后发地区发展动力,化解传统发展模式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弊端。

人民网记者:在扶贫开发中,广元是如何体现低碳理念的?

王菲:广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群众承受能力弱、生态环境稳定性差是广元农村贫困地区的基本现状,贫困群众行路难、上学难、饮水难、看病难、用电难、增收难等众多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面对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攻坚的双重考验,我市在四川省率先提出了“低碳重建”、“低碳发展”理念。2009年8月,形成了《低碳重建与企业发展国际论坛广元共识》,2010年1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创建森林城市、低碳产业园区和低碳宜居城市为抓手”的低碳发展思路。2013年1月,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建设“美丽广元、幸福家园”的宏伟目标,确立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低碳发展、资源转化、大项目促大发展、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五大战略,把生态立市和低碳发展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此加快促进我市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速贫困地区发展实现弯道超车、追赶跨越。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狠抓落实,不折不扣地体现低碳发展理念。

人民网记者:在扶贫开发中,广元是如何做到低碳扶贫的?

王菲:我认为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积极推广节能建筑。在灾后重建和新村建设中,我们在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大力推广建设具有川北民居风貌的抗震能力强的木结构、轻钢结构住房6万余户(套),户均减少用砖2.5万匹、节约资金3万余元,全市共节约资金近20亿元,节约标煤39.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7.7万吨。同时,在农村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和材料,推广太阳能供热和太阳能照明设施。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大力推广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免耕覆盖栽培、绿肥种植等低碳种植技术和“猪-沼-果”、“猪-沼-菜”等循环生产技术,强化绿色农业的科技支撑,推进全域农业低碳发展。截止2014年底,全市新创建提升低碳农业园区7个,累计建成低碳农业园区21个,面积达23万亩。完成配方肥施用面积295万亩,推广免耕覆盖技术60万亩、秸秆还田160万亩,新建绿色防控示范区45个,面积25万亩。提升改造后的低碳农业园区在测土配方施肥、免耕覆盖、秸秆还田、绿色防控等节肥、节能、节水、节地等低碳农业技术应用比例提高了50%,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以猕猴桃、核桃、茶叶、油橄榄等特色种植业为重点的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农业、有机农业发展迅速,以苍溪红心猕猴桃、米仓山牌富硒富锌绿茶为代表的“广元七绝”享誉全国,畅销海内外。

三是积极创建生态小康新村。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加强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着力建成山清水秀、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生态小康新村、幸福美丽新村。2014年新启动实施200个美丽新村(含生态小康新村)、40000户、7个新农村综合体、110个聚居点、50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任务,目前全市已累计启动建设各类幸福美丽新村1987个。利州区成功创建成省级生态乡镇9个,昭化区晋贤乡道角村、太公镇红卫村等10个村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称号。全市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35.85万口,占宜建农户总数的75%,被省政府命名为沼气化市。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全市退耕还林82.5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1350万亩。随着这些措施的持续实施,“天蓝地绿、百业兴旺、安居乐业、诚信友善、政通人和”的“美丽广元、幸福家园”正加快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