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利州:守好山水留住人才造福百姓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日电 (李霞 郭桂花)一个个产业园区星罗棋布,一家家特色民宿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一片片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深秋时节,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在广元市利州大地徐徐展开。
打好“产业牌” 家家有了致富路
从广元利州主城区车行半小时,便抵达了荣山镇中口村。这个以前靠山吃山的穷村子,凭“园区+业主+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而变成了多业态的产业新村。“今年我们村引进了灰鸡养殖项目,新建粮油园区3000亩,发展蔬菜种植500亩、林下经济作物500亩,力争再提升几家精品民宿,让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11月1日,提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口村党总支书记朱玉杰信心满满。
在距离中口村40公里外的龙潭乡金鼓村“四季绣”生态农庄,无论是生意旺季还是淡季,业主胡晓全都会掏心窝子地对农庄里务工的村民们说:“从年年出门打工到不出门也有几万元的年收入,大家要相信,有了好山好水好政策,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火红。”从地道的农民,到带动村里3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合作社“领头羊”,胡晓全对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深信不疑。
正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紧密结合,利州良好的生态优势不仅赢得了游客的青睐,也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乡村民宿、特色餐饮、体验项目……不少业态从无到有,成功带动了农特产品销售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壮大。
“2022年,全区有家庭农场900余家、专业合作社60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41家,比起十年前,翻了一番以上。”利州区农业农村局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股负责人杨强深有感触,数据变化的背后是利州区农旅文产业融合发展的见证,更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
念好“人才经” 乡村振兴添活力
赏红叶、揽明月、游田园……秋阳高照,利州区白朝乡大山深处的月坝村热闹非凡,慕名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短短几年时间,月坝村如何迅速崛起?秘诀在于该区筑巢引凤,吸引各类人才上山下乡、创新创业,合力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几年前,月坝村广发“英雄帖”,邀请吴光成、杨文军、白荣康等20余名在外人才“组团”返乡创业,开发了正月十五大院、星空露营、田园火锅等20余种商业业态。如今,月坝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以上。
引青年人才返乡、扶本土人才留乡、育新型农民兴乡……如今在利州区,一大批人才带资金、技术,扎根利州广袤的农村大地,带领村民搞产业、兴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力。
“截至目前,我区已开展乡村‘头雁孵化行动’4期、培育农村产业人才77人,今年又出台‘1+8+16’人才新政,吸引千余名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开展农村技能人才培训2057人次。”对于扎实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利州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深感使命在肩,接下来,利州区将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沃土,以更开放包容的观念、更多有力的扶持政策、搭建更好的平台载体,聚集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尽展才华。(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