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决战决胜扶贫攻坚正在路上

20.05.2016  09:27

 

    提 示

      今年是脱贫奔小康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何确保今年我市148个村、6.1万贫困人口脱贫?近日,记者到农村采访,所到之处,一些脱贫户的笑脸如花,一些干部帮扶的故事如歌。

      739 个贫困村,村村一个“空降兵

      “他点子多,脑子好使,给我们制定的发展路子可行”,“他能吃苦,不怕吃苦,与其他的‘80后’不一样”……来到利州区三堆镇,镇党政办主任史世琴和五郎村4组村民杨正云等村民一个劲地笑着夸奖第一书记刘陈。

      原来,按照市委统一安排,2015年8月起,市法学会办公室副主任刘陈被市委政法委选派为利州区三堆镇五郎村第一书记。

      “五郎村要发展,必须得有一个好的领路人,带领大家修路、发展产业”“没有稳定的电压,干啥都不行”……翻开刘陈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五郎村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一年中,刘陈跑遍了全村166户。在摸清五郎村的村情民意后,刘陈将工作重心调整到着力解决群众急需急盼的问题上。

      目前,五郎村投入40万元改善电力设施,村民使用上了稳定的动力电;投入20万元架线路建信号塔,实现通讯信号全覆盖;争取道路建设资金130万元,新建道路4.5公里,修复水毁道路24公里。……“有了水泥路,我们出行更加安全快捷。”2组村民唐霞说。

      去年开始,市委从市县机关选派了739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

      这些“空降兵”干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为此,广元从今年开始,将对全市的739名贫困村第一书记开展众评活动。评价工作每季度一次,季度评价结束后,市委组织部将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通报排名前50位、排名后20位的第一书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要在第一书记中营造赶先争优的氛围。”该部负责人表示。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

      一年前,剑阁县鹤岭镇青木村6组村民李新凡,一套旧土木大院显得阴沉潮湿。才48岁的李新凡,就早已显得有些沧桑。家中70余岁的父亲,2008年就偏瘫在床,住院数次,家里日子每况愈下。“只能把生活推起走!”李新凡家彰显出因病致贫的典型性。

      而今年4月,记者来到李新凡家时,他100多个地平方的新砖房已经封顶了。他还讲了他的另外两件喜事:他家的羊近来下了5只。女儿在剑门关景区刚上班。夫妻俩掰着指头数:“住砖房、羊下了仔、女儿就业,三喜临门!”李新凡阳光了许多。

      据了解,2015年度全市农村完成农房建设任务14600户,其中农村危房改造14063户。有效提升了农房抗震防灾能力。同时,全市100%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户学生上学、粮食实现10连增。

      350 多名政协委员:“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

      走进青川县乔庄镇茶树村,这时的山绿了,水清了,房屋变了……茶树村一社贫困户何学君说:“是政协委员向国宏在为我们村的每件事‘用心’,他还捐款5000元,帮助我发展养殖业呢!

      村民们对向国宏委员的帮扶业绩赞不绝口:他积极争取集体经济10万元投资,在乔庄镇茶树村购买一台冷冻车,对村大棚经营户进行集体经济入股;安排在大坝乡大坝村实施第二轮退耕还林926.2亩,投入资金139万元,覆盖该村所有贫困户。他还争取资金,为茶树村一社和二社建人畜饮水工程,新建蓄水池、埋设管道、安装户表,受益村民144人,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率达100%。……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向国宏这样扎扎实实为脱贫攻坚做事的在市政协队伍里还有许多。原因何在?

      原来,去年广元市政协及时组织驻广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和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学习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文件精神后,为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扶贫攻坚上来。他们结合广元实际,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在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以及各界别委员中扎实开展了“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

      活动一开展,委员们纷纷响应,350多名政协委员形成了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界别扶贫开发格局。

      众人拾柴火焰高。据统计,仅去年,市政协各界别委员共帮扶了46个贫困村、536户贫困户,协调落实帮扶资金4871.17万元。受益群众达15万人次。

脱贫攻坚路上,处处“歌美花香”。市委书记、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王菲说,今年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变观念,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聚焦全市6.57万户、22.98万贫困群众发力,确保在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户、不丢下一人。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的目标,每年推进150个贫困村脱贫解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万人以上,到2020年底前,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记者 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