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出口整体下滑 川企成交6.7亿美元好于全国水平

13.11.2013  11:10

外需尚未根本好转,川企更需加快转型寻求突破

□四川日报记者 李龙俊

第114届广交会最近落下帷幕,出口整体成交环比下降10.9%、同比下降3.0%。四川团企业的签约成交数据也在下滑。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四川企业意向成交6.7亿美元,环比下降6.9%,同比下降2.6%,略好于全国整体水平。记者采访了部分参展川企并实地走访了多家外贸企业,面对外贸不利格局,他们有些什么体会和感受。

加快创新

以产品升级寻求突破

带了18个太阳能背包参展,样品全部被订购!”成都旭双太阳能国际市场部的钟华告诉记者,公司推出的可给手机等充电的背包,在广交会上很受东南亚、非洲客户欢迎。面对国际太阳能光伏产业不景气的现状,公司根据广交会客户的购买特点,对产品进行创新,将参展展品的重点从专业光伏展的太阳能发电电池组件展示,更改为即买即用的太阳能背包、户用型500W至5KW的离网光伏发电小系统。钟华表示,太阳能背包的价格在100-300美元左右,利润率比较理想。

安岳柠檬企业也在寻求创新突破。作为中国柠檬之乡,安岳柠檬年产量在30万吨左右,占中国柠檬总产量的80%。“正在与韩国化妆品企业协商合作,准备以柠檬为原料开发化妆品,将柠檬产业向更高端引导,提升产品出口附加值。”安岳商务局俞庭告诉记者,安岳柠檬产品出口为主,主要包括鲜果和粗加工的柠檬食品。在本届广交会上与韩国企业深入沟通之后,韩企接下来将到安岳考察洽谈合作细节。“国内企业同质化竞争太大,必须走出去,走出去的关键就是加速产品升级。”四川经纶纺织公司负责人龚仲文表示,该公司今年广交会上拿下了70万美元的单子,明年的计划是出口600万-800万美元,包括三防面料等新产品将是出口重点。

抱团出击

以规模和品牌增强竞争力

规模化、品牌化是我们企业出口量逐年上升的关键。”广交会后,省商务厅组织我省外贸企业进行了专项调研,乐山福华农科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华这样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草甘膦生产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就意味着行业话语权。公司能够最大化地降低生产成本,在环保方面、质量把控方面加大投入,并与国际巨头客户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预计2013年出口将达到3亿美元,而随着福发等出口企业的发力,整个乐山市今年的外贸有望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商标引领发展,品牌成就未来。”在四川意龙工装产业园内,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公司董事长关洋的目标很明确,要将公司打造成为全球工装制造基地。“要成就目标,品牌塑造至关重要,设备、工艺、管理方面我们都要尽量做到最好。”关洋更希望与公司所在地井研县的纺织服装企业抱团出击,完善产业链,打造强大的区域品牌。“品牌的打造是一个过程,要持之以恒。”四川绿峰柠檬总经理廖文毅说,自己连续10次参加广交会,利用该渠道推广品牌。“很多企业没有耐心,参加了一届就不参加了。采购商第一次看到你,可能只是跟你交换名片,第二次会详细问问你公司的情况,如果第三次第四次还看到你,他会觉得你这个企业还可以,就会有一些采购。”与往年比较,廖文毅说本届展会销量增加了30%以上,现场签约金额达1600万元。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

外需尚未根本好转,但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要加快。拥有自主品牌、设计理念先进、技术不断创新的高附加值产品,成交较好。品牌展区成交环比、同比虽有下降,但成交比重提高了6.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