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朱明国万庆良案教训深刻

07.03.2015  07:04

  广东代表团向中外媒体开放,胡春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

  新华社记者:广东去年先后有万庆良、朱明国两只大老虎落马,我们也知道广东省的反腐力度很大,请胡春华书记介绍一下有关情况,广东今年的反腐有什么新动作?

  胡春华:去年就有记者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的态度跟去年是一样的,坚决反对腐败,绝不手软,谁有问题就查谁。朱明国和万庆良的案子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广东去年共查处了厅局级干部95人,其中有市委书记,有省直厅局的负责人,有国有企业的老总,有机关的干部,也有基层的干部。今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至于说今年一定能查出多少人来,这个事我不敢说。总之,还是那句话,谁有问题查谁。

  按部署广东设区的市将逐步享有地方立法权

  中央电视台记者:当前广东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更加重要和紧迫,请问黄龙云主任,广东人大如何在依法治省中发挥作用?

  黄龙云:广东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广东作出了全面部署。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积极发挥人大在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履行职责:第一,继续探索和完善法规多元起草机制,加大专业性较强的法规草案委托第三方起草的力度,委托第三方起草的法规比例达到20%左右。第二,着力在提高立法质量上下功夫。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地方法规的立改废释几个方面,从注重“立权”转变为更加重视“立责”。第三,加强对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有权不能任性。

  当前一个紧迫的课题是,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广东设区的市将逐步享有地方立法权。地方立法能力亟需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和立法工作的实际需要。要加强广东各级人大立法能力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立法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大相关机构,提高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水平。

  广东将加快建设中欧班列的广州始发基地

  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记者:首先非常欢迎胡春华书记及广东省代表团能够参加在米兰举办的2015年世博会。我的问题是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省份,如何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胡春华: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问题,因为我们分管这项工作的是徐少华常务副省长,他会回答得更好,待会请他回答你的问题。这里,我先就广东对外开放的问题说一点想法。第一,广东推动对外开放一定坚定不移,因为广东经济已经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广东的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也连续两年超过1万亿美元,占到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工业制成品47%是销售到国外的,有的家用电器产品70%销售到国外。第二,广东要进一步加强跟欧洲国家之间的直接联系,包括加强与意大利的联系。前年我到意大利访问过。意大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现在我们每一年都有政府代表团去访问意大利。感谢您的邀请,我们会积极参与在米兰举行的2015年世博会。

  徐少华:广东正努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方面,广东省有很好的基础,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2014年广东省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接近1200亿美元,占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的1/5。我们期待到2020年,这一数字能达到2300亿美元,与现在相比接近翻番。

  在新的一年里,广东将全面深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特别是按照国家的部署,全力推进与沿线国家建立起海港、空港城市联盟,加快实现与这些国家的海上航线、空中航线互联互通。到2020年,力争全省港口和沿线各国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达2亿吨,广东的机场和沿线国家、地区国际间通航点达40个,每一周的国际航班量超过1000班。为加快推进建设步伐,我省还在加快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基金,重点支持企业和项目的走出去投资合作。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面,广东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省正积极参与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这项内容在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中也作了专门部署。目前广东已经开通中欧(粤新欧线)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开行稳定在每周一班,从东莞石龙开出,可以到达东亚5国的主要站点以及俄罗斯,运输里程1万多公里,单程运行时间为20天,这条线路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始发到达欧洲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一年,广东将加快建设中欧班列的广州始发基地,同时向国家争取设立铁路一类口岸,建设铁路货运站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接下来,我省希望把中欧线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加密到一周两班,货物运输量翻一番,同时争取开通中欧(粤满俄线)国际铁路货运班列。

  希望通过三个清单管理把政府行为更好规范起来

  南方日报记者:国家发改委最近批准广东开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试点,请问李春洪主任,广东如何实施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李春洪: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我省实行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试点,批准了我们的总体方案和三个清单,包括企业准入负面清单、政府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怎么落实这一制度?从3月1日开始,我省网上办事大厅已经开通,对于负面清单之外的企业现在完全可以在网上提交资料,省、市、县发改部门根据各自权限,在网上进行必要审查,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企业下载打印表格,即完成整个备案。接下来我们还要把监管清单按照法定职责对各个部门实行横向倒逼,对相关企业的项目进行监管,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违反承诺的,就要在网上披露,并依法进行惩处,以此督促企业自律,避免出现过去那种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的现象。我们希望通过实行三个清单管理,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特别是企业的投资自主权,把市场的秩序更好地规范起来,把政府的行为也更好地规范起来。

  (徐林  谢思佳  辛均庆  岳宗  符信  任宣)

编辑:SN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