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富可敌国”引热议 被指将超越亚洲四小龙

21.01.2014  10:54
广东佛山去年新投产的一汽大众生产线。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国内出现了另一个‘韩国’”,韩国《中央日报》引述该国企业家李昌燮的话表示惊叹。让许多国际媒体震动的是中国广东省日前公布的去年地区总产值突破了1万亿美元,几乎与韩国的GDP持平。广东成为中国首个万亿美元区域经济体,而紧随其后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也是“富可敌国”,成为众多国际媒体议论的焦点。在过去30多年中,广东省作为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方,成为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和“中国制造”的代名词。不过,即使经济总量超万亿美元,但广东经济仍被认为依赖粗放型出口加工产业,属于“汗水型经济”,过分依赖外资、地区贫富差异和环境污染问题并未解决,特别是经济转型之路近十年来“仍在摸索之中”。英国《经济学家》提醒称,广东面临的挑战和经济发展的潜力一样明显。

   赶超亚洲四小龙接近完成

  “中国广东省将完成超越亚洲四小龙的任务”,德国财经网19日称,广东省成为中国首个GDP超过1万亿美元的省份,而且今年有可能超过韩国,其追赶亚洲四小龙的目标即将完成。报道称,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组成的“亚洲四小龙”曾被认为是亚洲经济崛起的代表,而在中国最早开放的南方省份广东,经济发展来了个“四级跳”:1998年超新加坡,2003年超香港,2007年超台湾,现在又将超越韩国。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曾提出,广东应争取在20年里赶超“亚洲四小龙”。现在,这个愿望即将成为现实。

  在韩国,许多媒体和企业家对广东的迅速发展感到惊讶。日前,一群韩国媒体记者和企业家代表组团特意来到广东采访考察。在他们眼中,首尔的乐天百货公司曾是最大和最繁华的购物中心。但当他们走进广东深圳一家购物中心时却发出了惊叹。韩国最大媒体《中央日报》14日刊登特别采访组的文章称,深圳市万象城购物中心非常大,从正门进去走到后门出口就要15分钟,看上去比首尔乐天百货商店大3倍以上,一层卖场是香奈儿、路易•威登等全球奢侈品牌专卖店。然而,如此大的购物中心,顾客依然显得摩肩接踵,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美国彭博社商业周刊称,按广东省发改委透露的信息,广东GDP总值2013年同比增长达8.5%。报道称,如果广东是一个单独经济体,按照世行2012年全球经济数据比较,它将成为全球第16大经济体,略低于墨西哥和韩国,高于印尼和土耳其。此前只有经济中心多元化的西方强国才有这种现象: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和得克萨斯州的GDP超过万亿美元。

  香港《新报》13日称,广东省GDP总量虽然过万亿美元,但广东人口超过1亿,是韩国两倍多,因此人均GDP还不到韩国的一半。在世界上,与广东人均GDP差不多的国家是排名全球第52名的罗马尼亚。报道称,中国经济最强的省份实际上在世界上只能排在第52位,这个排名才是给中国人头上浇的一盆令其清醒的冷水。中国人口多,任何数字乘上人口都会很大,在世界各种排名表上排在前列,但中国国内也有人对此挖苦和讽刺。台湾《旺报》英文版称,广东GDP总量破亿万美元,部分原因是由于人民币升值。此外,广东省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这四大主要城市占据2013年广东省GDP的7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也不靠前。此外,广东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升级仍需艰苦奋斗,在创新方面更是远远落后于韩国和台湾地区。

   广东竞争力“威胁”日韩

  “广东是中国最富裕的省份,见证了中国的经济奇迹。”德国《时代周报》以“中国经济的窗口”为题写道,中国在深圳建设了第一个经济特区,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试验。广东也是30年来“中国制造”蓬勃发展的中心地带和中国经济开放的象征。现在,它可以与韩国比拼经济实力。

  对于广东经济发展,议论最多的是受广东竞争威胁最大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韩国《朝鲜日报》称,广东GDP中消费贡献率首次超过50%,表明中国正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消费市场”。中国消费市场大幅扩大,但韩国企业的立足之地逐渐减少,在这一市场上的地位不断下降。韩国企业在中国被西方企业抛在后面,但一些韩国大企业和承包商把生产线更多迁往中国时,又导致韩国的生产和就业遭遇寒流。从韩国的进口额在中国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从2007年的10.9%降至9.2%。中国现在正在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的基础上向着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勇猛前进,而韩国则在技术、劳动、资本竞争力方面被赶超或处于落后,丧失了很多机遇。

  在荷兰有关经济的“摩天城”论坛上,许多网友纷纷留言。网友维克罗称,GDP总量没有任何意义,它只表明一个经济体的规模。广东GDP与韩国相当,但其人口是韩国的两倍多。网友马尔蒂尼则针锋相对:GDP总量仍有意义,表明了一个经济体的增长势头和影响力。广东下一个目标肯定是在人均GDP上追上韩国。

  《日本经济新闻》描述了“在广东的日企招人困难”。以前日企在广东工厂流水线上的中国工人每月工资是800元左右,之后提高到2000元,现在提高更快却开始招不到工人。报道称,尽管很多人对广东乡镇工厂有些不屑,但是正是这些工厂适应“低成本、低价格、以量取胜”的严酷市场要求,这也是香港、台湾竞争力败给广东的原因。不过,该报道认为,广东人热衷赚钱,往往自守一个公司,缺少合作与双赢。有些人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私企老板被竞争对手砍杀的事情时有发生。广东不少私企业主不具备更高的眼界,富裕后私生活不检点,广东成为“包二奶”最多的地方,一些富人被称为“土豪”,富裕的深圳也被认为是“文化沙漠”。

  香港《文汇报》称,广东作为中国一个省进入世界GDP万亿美元俱乐部,富可敌国。而同期香港GDP是2730亿美元,不及广东的1/3。评论称,香港被大幅抛在后岂止经济数据,更有深层次的矛盾,若香港能藉此反思、寻出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香港《大公报》认为,相比过去,现在香港对广东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弱化,加快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将成为两地发展的新契机。

   挑战与潜力一样明显

  “在新的时代,广东面临的挑战和它的经济发展潜力一样显著”,英国《经济学家》以广东四大经济重镇之一的佛山为例分析称,佛山代表的就是中国新兴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家电制造商“美的”雇用超过13.5万人。佛山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5万美元,超过不少欧盟成员国。但佛山也有严重的污染,同时雇主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资涨幅压力。面对这些压力,广东尽可能让民间资本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在佛山,当地政府正在鼓励民营企业投身能源、水务、垃圾回收等项目,让社会发展更多地由市场来决定,这样也可减轻政府的压力。在顺德,当地的政府部门数量已经从41个减少到了16个。

  相对于超过1万亿美元的GDP总量,许多国际媒体和专家更关注广东经济发展的“”。 “中国广东省直逼韩国的秘密到底是什么”,韩国《中央日报》称,“相比产业规模,广东经济发展质量方面的变化更值得关注”。报道称,服务业和内需市场创造了今天的广东,而非制造业和出口。广东GDP中的消费贡献率首次超过了50%。诸如深圳万象城的消费热潮堪称助推广东进入万亿美元俱乐部的头号功臣。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始发地,为新时代的中国经济闯出了一条以“通过消费促增长”为核心的未来发展道路。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国际政治学者梅斯奈尔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此前,在美国和德国也有类似说法,如美国加利福尼亚是全球第八大经济体;德国北威州经济也超过欧盟多数国家。现在,广东能达到这样的发展水平,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大环境。广东一直是“中国制造”的代名词。中国这些省份的经济总量可以与一国对比,这些地区也是“富可敌国的中国制造”。

  他认为,但长期以来,广东依赖粗放型出口加工产业,属于“汗水型经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出口。近年来,中国一直提转型,最重要的要数广东,但广东转型升级的十来年还是在摸索状态。广东需要更多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国际大公司。与新加坡等国家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达程度并不令人“心服口服”,因为相比产业规模,经济结构与质量更值得关注。广东还存在人均GDP有待提高、环境问题突出、贫富不均、福利不够完善等问题。

  香港智库“圆桌会议先锋”经济及金融协会召集人朱浩霆对《环球时报》说,广东要继续快速发展,关键要扶植高附加值产业。广东产业结构,难与发达地区竞争。广东应争取尽快打造粤港澳自贸区,加强区域经济及金融服务整合,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扩内需,经济增长才可更加平衡及长久。【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王刚 纪双城 孙微 青木 陶短房 李珍 凌德】

(原标题:广东,富可敌国的“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