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象花儿开放

23.01.2014  16:45

  东安,长岩。像一本旧书,被安静地遗忘在群山环绕的谷地。这是有起伏的山,还有大大小小的堰。虽然冷清和孤寂,但却多了一份内秀和纯朴。

  这里是 渠县 少有的没有班车的地方,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在农村,有国旗的地方就是学校。初到东安,初到长岩,呈现眼前的是一幢三层的教学楼。长岩村小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新校舍于2003年筹资改建。别看地处山梁上,这里却是全县少有的完全村小,从幼儿班、小学一至六年级共有7个教学班,学生162人,教师7人,全是清一色巾帼英雄,60后2人,70后1人,80后2人,90后2人。

  七名老师,不羡慕城市的繁华,不在乎生活的清贫。在距离县城六十公里外的大山深处,她们奉献着自己青春,燃烧着激情,忍受着孤独,享受着清贫,坚守着承诺。她们的开心笑声,回响在山梁上;她们的辛勤耕耘,照亮了山乡孩子的前程。虽然已值浓冬,但楼顶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却格外令人振奋。北风拂面,但看到老师们脸上灿烂的笑容--七朵金花在长岩幸福地绽放,我们的心却格外温暖。

  七朵金花中,周长芬无疑是长岩人最熟悉的一个。

  老师,一个像妈妈一样温馨的名字。因为对老师的崇敬和对家乡的热爱,周长芬从小梦想当一名山村教师。遗憾的是,1981年高考,以1.5分之差没能考上师范类大学,当教师的希望破灭了。为了生计,家里人希望她去学打字开个打印店,她不甘心但又无奈。这时,长岩村缺教师的消息又让周长芬心生希望,她立即去找原东安中心学校校长郑忠良,“郑校长,长岩小学要找代课教师,我高中毕业,我去,可以吗?”“村小上课很辛苦,工资又少哟!”郑校长说。“这些不用考虑,当老师一直是我的愿望!”周长芬坚定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郑校长。长岩村小学极为偏僻,是一个公办老师不愿来、代课老师呆不住的地方。周长芬接手的是一个期期倒数第一的差班。三年换了六个教师,她是第七个了。

  不满18岁,周长芬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她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情景:学生好象不把这位瘦弱娇小的大姐姐放在眼里,教室一团乱麻,尽管使出浑身招数,学生们仍然我行我素,周长芬被学生气得跑出教室,满腔热情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满腹的委屈,这时候,同事们伸出了热情的手,告诉她要有耐心、爱心,要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于是她一有空就扎进学生堆里,时常帮助学生解疑难,与学生摆知心话,学生们亲近了,都叫她“大姐姐”,她也亲切的叫学生们“小弟弟、小妹妹”,课堂上不再是一团乱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和谐。

  多年后,在提及这一次经历时,周长芬依然流露出苦涩。她说,失败于每个人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失败之后的成功收获,这种感觉美妙无比。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这个班一下子上升为年级全乡第一。一连几个学期期末考试第一让大家对她刮目相看。乡亲们纷纷把孩子送到班上读书,几里外的学生也陆续转到班上来了。一直以来,周长芬班上学生从来没有少过60人,最多时达84人。2000年,长岩村小学生人数一度达到了342人。

  贫困山区多是留守儿童,因为贫穷,孩子失学严重,许多学生小小年纪就外出打工。“最棘手的事情是孩子们交不出学费。”踏上代课路之后,周长芬犯难了:中心校催交书学费时,班上20多个孩子家里拿不出钱来。“我去家访,看到他们家里穷得吃的都没有,的确不忍心开口说自己要收学费。”在乡亲们的贫穷面前,本身并不富裕的她不得不将自己每月10多元的代课费拿出来为孩子们垫交学费。1993年,学生黄莹莹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把她托付给幺爸幺妈照顾,不知为什么,黄莹莹总是上学迟到。周长芬决定马上去家访,她了解到黄莹莹幺爸家很困难,父亲寄回钱又少,黄莹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宰煮猪食,喂完猪后才能上学。周长芬看在眼里,什么话也不说,只是中午、傍晚有空就去帮着做农活。周末,周长芬还把黄莹莹带回家,给她洗澡、洗头,把自己孩子的一些衣服送给黄莹莹穿。一个月过去,黄莹莹幺爸拧不过,红着脸说,周老师,你别来了,我家的事我们能够做,我一定不让莹莹做家务了,让她安心在学校上学!莹莹生日,周长芬买了一块生日蛋糕,全校师生一起给黄莹莹过生。黄莹莹读着作文《老师,妈妈》,泪水扑蔌蔌地直往下掉,全校师生都感动得落泪。黄莹莹没有辜负周长芬的关爱,成绩一直很优秀,大学毕业在成都工作。现在,她不时打电话回来问候曾经关心她、帮助她的老师妈妈。30年来,到底资助了多少贫困生,她自己也数不清了。

  垫学费不是最可怕的。由于贫困,家长对娃娃读书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如果是女儿,不少家长根本就不愿意送她上学,以至有不少学生辍学在家。作为教师,周老师觉得自己肩上有种强大的责任。抱定这样一种信念,她经常进行艰苦的家访,三番五次深入到村民家中去做动员工作,最远的地方要走上两个多小时。最终一个个辍学在家的孩子都失而复学。在长岩,最让周长芬自豪的是,三十多年来,从来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家贫而失学。

  山村在变,农家在变,周长芬坚守山村的信念没有变。1996年--1998年,周长芬连任三届乡人民代表,2011年当选为东安乡第十一届党代表。2012年10月被 渠县 县委评为“十佳好人”。2013年暑假,是周长芬30年教学生涯中最开心、最幸福的一个假期,她和其他70名代课教师一样如愿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要知道,这已经是她第四次参加全县教师招考了,两个女儿都先后考上了老师,如果,这一次考不上,可能她不会再考了。听见自己以最后一名考上的消息,她泪如泉涌,喃喃自语:“孩子们,老师不会离开你们了!”

  有人说:“因为周长芬才有长岩小学的现在。”她总是谦虚的说:“长岩村小的成绩是大家的。”

  游婷38岁,家住 渠县 屏西乡,1998至2011年在屏西乡代课13年,2011年招考为正式教师分配到长岩村小。游婷老家在宝城,每周一凌晨五点,她总是乘摩托车到有庆,乘班车到 渠县渠县 乘车到临巴,再坐摩托到东安、到长岩。代课坚守苦熬几十年,人到中年,刚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却又背井离乡到了这边远偏僻的村小。面对自己的选择,游婷却无怨无悔:我是受过苦过来的。我们吃也清淡,穿也素雅,心怀淡泊,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

  七朵金花,周长芬、肖小英、游婷年龄稍长,徐小丽、袁红兰是八0后,陈静、陈莲是九0后。虽然是同事,但更是一家人,是姊妹。肖小英今年48岁,家住 渠县 临巴镇偏岩村,1984年至2009年在临巴镇二小代课25年,2009年招考为正式教师被分到长岩村小,丈夫在外打工。因为女儿长大了也远在攀枝花教书,看见徐小丽、袁红兰、陈静、陈莲小小年纪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她能够体会四个年轻人的心情。“既然在一起教书,她们就是我的女儿了”。肖小英说着平淡,却让我们动容。她总是象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她们,在和我们聊天时,她和几个年轻女孩手拉着手、依偎在一起的镜头,从此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七名老师,是一个集体,却已经更象一家人了。

  鲜花已盛开,花蕾欲绽放。徐小丽,28岁,家住 渠县 县城,2010年招考分配到长岩村小。袁红兰,25岁,家住 渠县 土溪镇,2011年招考分配到这所村小。徐小丽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便出现在早读的教室里,为了孩子们,她没有选择,毅然把在襁褓中的孩子放在家中,站在了长岩的讲台上;每周一凌晨,离家时,她亲亲睡梦中的孩子,含着眼泪从县城坐车几经转折2个多小时来到学校,每周五下午放学后再辗转回家。父亲瘫痪在床,丈夫在岩峰二校教书,母亲一个人在家,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顾孩子,每每想到这里,徐小丽总是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妈妈,孩子,我对不起你们!”

  袁红兰算得上是大龄女孩了,但因长岩条件差,交通不便,接触的人少,没办法交友,太多的烦恼和忧伤只有她自己知道。面对大家关切的目光,袁红兰只是轻轻地说,还早还早!

  金秋10月,长岩村小又来了两个90后的小不点。陈静,1992年出生,家住达州市万源市。陈莲,1994年出生, 渠县 龙凤乡人。多少像她们这般年龄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生活都不能自理,更别说背井离乡,远离城市的热闹,远离舒适温馨的家,远离父母的疼爱。

  陈静从万源第一次到东安,她甚至不知道东安在哪,只能从地图上寻找大概座标。车子一路向前,不断向山沟里进去,陈静很不是滋味,从乐山师院毕业,考上老师前,她在成都工作了一年,大成都和长岩村这个落差,让她一时无法适从。车子一进长岩,这个坚强的女孩,看着眼前孤零零的一幢教学楼和孩子们脏兮兮的脸,陈静心里一片茫然,却始终没有让眼泪落下来。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不后悔。一个周末,陈静哪也没有去,老师们都回家了,只有她一个留了下来,妈妈从万源打电话询问情况,话还没开始说,陈静,这个坚强的女孩,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眼泪象打开了闸门,“呜呜呜”地放声大哭起来。陈静一口流利的英语给我们印象尤其深刻,呵呵,她居然在村小给学生们上起了英语课。农村学生调皮、贪玩,学习不努力,陈静给孩子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她谈孩子们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谈人生、谈理想、谈自己的经历,全班33名学生被打动得全部落了泪。学生杨冬宇,从家里偷了五元钱买东西,被父亲发现后不由分说,而且被痛打了一顿。陈静知道了,什么也没说,塞给杨冬宇五元钱:偷钱是恶习,以后不能这样了呀!小冬宇扑进老师怀里,“哇”地一声就哭出来了。现在,班上学生来得早了,也爱学习了,常常能听到孩 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了。

  陈莲,一个19的小女孩,从四川文理学院毕业,从小到大,没受过什么苦。同学生在一起,她俨然也是一个孩子呀,唱歌、跳舞可是内行。村小条件差,她就自编自导排舞蹈,或从手机上下载歌曲。才到村小,学生就喜欢上了这个活蹦乱跳的小老师,老师前老师后的叫个不停,起初的时候,陈莲也有失落,但现在,哪个学生不开心了陪他聊聊天,哪个学生头发乱了替她梳梳头,下课了,一起跳绳、捉迷藏,看见孩子们整天围着自己团团转、乐开了花的样子,陈莲觉得一天过得很充实、很开心。

  东安长岩,每一个老师初来乍到都无不伤心落泪,几天吃不下饭。她们远离城市灯火辉煌,远离亲人的关爱。独自背着行囊,一路颠簸,几经转折来到这里,当看着简陋的教室、破旧的桌凳、合租的民房,连最起码的生活条件都没有,她们的泪水只有悄悄流到心底。这里无围墙,教学楼窗户几无,教室里依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课桌椅,操场凹凸不平,寒冷凛冽,让人从脸上冷到心里。没有住宿,七位老师,周长芬、肖小英在村小勉强有两间陋室可以容身,其余五名教师均合租民房;没有饮用水,煮饭只有自己到农民家的井里去提,一周回家或进城去朋友家才能洗澡:没有集市,只有周一到校时买点菜,平时多是米饭就咸菜;没有电视、网络,白天她们与学生为伴,放学逛逛乡间小路,夜晚以黑夜、虫声、犬吠为伍,或围坐一起拉拉家常。空闲时,想家了,只有打个电话问候家人。想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只能短暂地用手机上上网。周末了,陈静因远在万源,回趟万源花钱不说,而且不便,所以,她常常是去临巴、土溪、 渠县 、达州等地,找同学找朋友度过周末。这就是东安长岩七朵金花的点点滴滴,没有波浪翻滚,没有催人泪下。

  我一直在构思应该怎样让她们的故事听来更感动,我一直在想该从什么角度去报道她们的事迹,可是,在面对她们、在面对长岩162名学生的时候,我们有的只是一声“谢谢”,有的只是希望长岩的环境能够尽快改善,她们能够早一点住进规划中的周转房,有的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她们,真心地希望她们过得充实和开心,笑容天天挂在脸上。她们年长者48岁,年小者19岁,她们也是为人母,她们也是人之女,她们也曾经年轻过,她们也正值青春年少。

  我说,在长岩,如果,只有一名老师,可能她们坚持不下来。或许,正是有着七朵金花的互相鼓励,正是有着她们象姊妹、象母女一样的默默关心,她们才能擦干眼泪、鼓足勇气、克服困难,在长岩坚守下来。她们的事迹很平凡,她们的人生才开始,这里虽然闭塞,但没有阻挡住她们播洒爱的脚步;这里条件艰苦,没有割舍断她们与孩子相处的一份情。

  一朵鲜花艳丽不是美,万朵齐放才芳香。在长岩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时常可以看见七朵金花幸福绽放的笑脸,时常可以看见一次次踏着夕阳沿着崎岖的山路做家访、护送学生的身影。大山质朴的环境所养成的质朴的情怀,让她们自己无法割舍!

  割舍不掉这大山情怀,

  割舍不掉这夕阳晚照,

  割舍不掉孩子们渴求的眼神!

  七朵金花,更象是七个坚守者,守巢的是自己,但放飞的是希望,洒下的是粉笔屑,但画出的是彩虹。在长岩坚守,在长岩扎根,如七朵幸福地金花美丽地绽放--

  (刘逊 邓朝中 张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