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娃娃骆俊诚这三年
三年前 2013年5月21日,在芦山县体育馆的帐篷里,习近平捧着1岁大的骆俊诚的脸蛋,在他脸上亲了一下,这一瞬间被摄影记者定格。当晚,骆俊诚被习近平亲吻的镜头,在电视上反复播放,次日媒体上,照片铺天盖地。此后,才1岁多的骆俊诚,就成了芦山的名人。 (图据新华社)
三年后 2016年4月14日,芦山县第一幼儿园里,4岁的骆俊诚一边和小朋友说说话,又埋头用水彩笔在纸上涂。放学回家,小俊诚捣鼓着外婆的手机,跟远在西宁打工的妈妈视频聊天。“真快啊,都三年了,”骆俊诚妈妈感叹着,“等我家俊诚读小学了,我们一家人就更好了。”
2016年4月12日,到了幼儿园吃点心的时间,骆俊诚给同学们发杯子。
骆俊诚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
调皮的骆俊诚。
华西都市报记者苟明摄影记者张磊
在我们的传统里,一直重视“三”,三生万物,三代表新生繁荣与希望。一眨眼,“4·20”芦山地震已经过去三年。三年前,芦山那场地震,继“5·12”汶川地震后再次震动国人。各方力量汇聚芦山,受灾群众奋起重建,时光荏苒,又是三个春夏秋冬。在4月20日即将来临前,华西都市报再次前往芦山,探访当年芦山地震灾区的人,他们身上,也照着三年来灾区的变化。
从今日开始,我们将连续刊出“重见芦山:‘4·20’芦山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以人为本,关注他们的新生活和灾区的新面貌。
芦山县东风路68号四楼,程德英在做饭。客厅里,外孙骆俊诚一个人在地上,来回滚动一辆红色玩具汽车。邻居走过来,一把拉过小俊诚,蹲下来捏了捏他的小脸蛋。“俊诚,习爷爷亲的哪里啊?”“这里!”骆俊诚举起右手,在右边脸蛋上狠狠戳一下,邻居笑了。近三年来,这样的对话,总在邻居们和骆俊诚之间进行。而小俊诚,却总是把脸蛋指反。
三年前的5月21日,在芦山县体育馆的帐篷里,习近平捧着小俊诚的脸蛋,在他脸上亲了一下,瞬间被摄影记者定格。此后,才1岁多的骆俊诚,就成了芦山的名人。三年来,骆俊诚已经住上了新家,在芦山第一幼儿园里,迎着阳光茁壮成长。
一吻定格
一岁娃成了芦山名人
在芦山县体育馆的帐篷里,习近平捧着小俊诚的脸蛋,亲了一下。
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程德英醒了,看看旁边的外孙,正睡得香。
床抖了一下,程德英很淡定,因为汶川地震后,芦山常常被余震波及,接着抖得更猛烈了,于是抱起外孙就朝楼下跑。楼下马路中间的花台,已经站满了人。不久,有人开着车来了,车上喇叭让所有人到芦山体育馆避难,程德英抱着骆俊诚,跟大家朝体育馆走。
坐到下午时分,人们开始搭帐篷。程德英跟另外三家人组合,住进了挨着体育馆出口的帐篷里。
在体育馆的帐篷里,一住就是一个月。
5月21日,程德英正在帐篷里抱外孙。突然,有人掀开了帐篷,然后一个身材高大的人走进来了,后边跟着很多人。看到这个人,大家都呆了呆:“这……这不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习近平总书记吗?”
习近平与帐篷里的受灾群众挨着握手。程德英抱着外孙,显得有些紧张。程德英赶紧抖了抖骆俊诚:“喊习爷爷。”骆俊诚刚刚学说话,奶声奶气地喊了一声“爷爷”,嘟起嘴巴想亲亲习近平。习近平摸了摸骆俊诚的脸,亲了一下。所有人都笑了,帐篷里原本很紧张的人们,一下放松了。
当时有很多记者在场,习近平亲吻骆俊诚的瞬间,就此被定格。
当晚,骆俊诚被习近平亲吻的镜头,在电视上反复播放。次日,媒体上的照片铺天盖地。
这些,住在帐篷里的程德英并不知道。
晚上,昆明的亲戚打来电话:“嘿,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们了!”
“不可能哦,我们咋会上电视呢!”
“真的真的,我看到习总书记亲你家外孙骆俊诚呢!”
程德英这才信了。第二天,有人又跑来说在报纸上看到了骆俊诚。接着,很多人跑来看骆俊诚,他成了一个小名人。“嘿,习总书记亲过你啊,幸福哦。”家长们拉着自家的娃娃,逗趣着骆俊诚,满脸羡慕。
于是程德英开始收集报纸,各种各样的报纸,只要有习近平亲她外孙照片的,她一律收着,收了一大摞,然后珍藏起来。
住进新房
三岁娃有了专属房间
去年6月,新房竣工,在二楼给骆俊诚专门留了一间房子。
当时,骆俊诚一岁半。他家本来在龙门乡隆兴村上里组,因为外婆在县城里上班,妈妈骆世萍在青海西宁打工,所以小俊诚一直跟外婆租房住。
地震发生后,老家的房子受损严重,不能回家住,就一直住在体育馆。地震后,妈妈骆世萍在芦山住了一周,又去了西宁。在帐篷住了一段时间后,临时安置点的板房竣工了,他又跟外婆搬进板房居住。
芦山的灾后重建如火如荼。但这对于骆俊诚来说,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一直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甚至连病痛的波折都没有。有时候,程德英也带着外孙,回龙门乡去看看。2014年9月1日,骆俊诚开始读幼儿园。在幼儿园里,骆俊诚的话最多。有时候,老师们也会逗趣他,问他:“习爷爷亲的哪里?”
读小班几个月,春节就到了。这年,外公也跟妈妈回来了,在龙门乡的老家过年,两岁半的骆俊诚跟着大人们回到了老家。除夕那天下午,两岁半的骆俊诚在母亲骆世萍、外婆程德英等亲人的陪伴下,回到位于龙门乡隆兴村上里组的老家,一块上百平方米的空地已被整理出来,上面码放着许多砖。
趁着家人忙碌的间隙,活泼好动的骆俊诚捡起地上的铁铲在院坝里挥舞起来,准备“干活”。
“你在干啥子?”母亲骆世萍好奇地询问。
“我在修骆俊诚的房子。”骆俊诚脆生生的回答逗笑了一家人。天色渐晚,骆俊诚的曾祖母做好了年夜饭。程德英和家人抬出了两根凳子,找来了一块木板,在老房子旁边的院坝里搭成了一个桌子。一碗回锅肉、一碗红萝卜烧菜、一碗素菜、一小碗凉拌粉条,没有鞭炮,没有酒水,一家六口围坐在一起,年夜饭就开始了。
“我们都在说重建房屋的事情,骆俊诚也慢慢长大了,等新房修好,我们要单独给他留个房间。”程德英说,“真希望那天快点到来。”
时间过得真快,这一天很快就来了。
去年6月,房子竣工。按照惯例,也摆了几桌,庆祝新房落成,新房一楼一底,在二楼,给骆俊诚专门留了一间房子。两个月后,骆俊诚就迎来了三岁生日,在电话里,妈妈跟他说了好久的话:“妈妈给你挣钱钱,你要听话,过年我给你买礼物哈。”“那我要一个好大好大的水枪。”小俊诚噙着眼泪说。
去年年底,骆世萍回到家里,给骆俊诚买了一个特大号的水枪。跟前年简陋的新年不同,他们做了一大桌好菜,放了鞭炮,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年。
外婆用手机
得向四岁外孙请教
小俊诚越来越大了,他性格里的倔强也慢慢表现了出来。
2016年4月14日,芦山出了太阳。芦山县第一幼儿园里,花花绿绿的卡通和水彩非常可爱。坐在二楼中班的教室里,骆俊诚跟旁边小朋友说说话,又埋头用水彩笔在纸上涂。他画了一棵树,又在旁边画了两棵,在中间那棵树上,用红笔涂了又涂。画完了,又在左上角画了一个太阳,绿色的太阳。
“这是画的什么啊?”班主任高艳萍指着问。小俊诚看看老师,又看看记者,张了张嘴,嗯……嗯……最后就闭嘴不说了。
“你中间这个是不是小树啊?”骆俊诚点点头。“两边是不是树爸爸树妈妈啊?”他又点点头。教室外的墙上,小朋友的画都被装在各自标有名字的袋子里。骆俊诚的画里,有飞机、有企鹅、有汽车。在汽车里,他画了很多脑袋,还画了一朵花。
不论在家里还是学校,他的话都特别多。越来越大了,他性格里的倔强也慢慢表现了出来。
每周五的时候,老师会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发宝宝贴,贴在脸上或者额头上或者手背上。这个周五,因为骆俊诚这周表现不好,所以高燕萍没有给他宝宝贴。下午5点40分,程德英来接他,他在教室死活不肯离开。“你在小班都学了一年,现在还不行,看你下星期表现好了就给你哈。”老师劝说他。但骆俊诚一直哭,也没有眼泪。边哭边说:“我一定改,我一定改。”拖了很久,只是剩下高燕萍、程德英和骆俊诚,眼看是走不成了,高燕萍只好拿出一个宝宝贴,在骆俊诚面前晃了晃:“我给你这个是鼓励你哈,下周不行的话,就要还给我。”骆俊诚瞬间破涕为笑,连连点头。然后与老师拉钩,跟程德英朝教室外走,在教室门口,回头脆生生喊了声“老师再见”。
接下来一周,骆俊诚表现果然不错。14日晚上,程德英把骆俊诚接回家,就开始做饭。骆俊诚开始捣鼓外婆的手机,在玩手机方面,程德英往往还得请教四岁半的外孙,他很机灵,手机上什么都弄得懂。外婆做饭时,骆俊诚打开微信,拨通了妈妈的视频。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视频聊天,骆俊诚知道妈妈要挣钱给他读书,所以也不哭闹。
“今天学了什么啊?”骆世萍问。“今天有人给我照相。”骆俊诚说着,程德英在一旁插话:“记者来采访了,说地震三周年了。”
“哦,是哈,时间真快,地震都三周年了。”骆世萍沉默了一下,然后笑了:“等我家俊诚读小学了,我们一家人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