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零售业并购 过去两年成都药店减少1000多家
过去两年,成都药店减少了1000多家;今年,一心堂在蓉收购30家药店
“不晓得以后对面的店咋个整。”看着相距不足300米的蜀康药店,一心堂成都高新区新光路店的店员贾芸直嘀咕。
8月2日,一心堂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四川一心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准备斥资4969万元购买四川省蜀康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下属的21家门店及存货;准备斥资1031万元收购田燕梅个体经营药店9家门店及存货。交割的日期定在10月。
2013年11月29日,本报曾刊发《店多药师少 医药零售业已现并购潮》报道。现在,成都乃至四川医药零售业的并购,正在上演最后的疯狂。
□本报记者 王成栋
无奈的选择
新规倒计时,卖店须及时
一心堂的并购,目前有关各方正在确认相关细节。据了解,这也是四川近年来最大一宗药店并购案。
为何要转让店面?蜀康与田燕梅方面均没有正面回复。
据一位知情人透露,有多重因素,其中,经营状况、行业资质逗硬是主要诱因。店面租金不断上涨和市场竞争的激烈,药店的实际利润空间在不断收窄,“成都的药店生意好一点的,一年营业额可能也就60多万,单体药店经营者有执业药师证,利润空间最多不过12%。”如果聘请药剂师,那么盈利空间还更小。
在肖家河经营药店的吴凖介绍,开店五年内,租金翻了一番,“现在20平方米的铺子,租金一年要15万元,加上其他的费用,一年没个20万元开不起来。”而在2010年前后,同地段、同样大小的店铺,年租金不足8万元。
行业资质,则如一道紧箍咒。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出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新版GSP),明确在2015年底以前,所有的药店管理者/法人必须具备执业药师资格,否则取消售药资格。如今,距离最后的期限只有不足四个月。“你是选择关门,还是趁现在卖个好价钱?”四川天府医药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心主任许雷说,四川现有执业药师不足万人,而药店则在4万家以上。
连锁的法宝
有规模效应,占资质优势
一心堂为何这时出手?
其公告显示,预计明年,收购后的蜀康和田燕梅的30家店面的销售总额将达到1.02亿元,净利润510万元。
利润空间低,但只要完善资质,突出规模效益,药店就能开下去——这是四川一心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敬丰宇的观点。他认为,将新并购的店面净利润空间设定在5%“比较合理”。连锁药店利润之所以低于单体药店,原因是部分盈利出让给了店员,“主要是药剂师这一块成本比较高。”
许雷介绍,通过并购、重组而形成的连锁经营模式,在省外早已普及。今年4月,一心堂斥资3.23亿元,在海南整体收购广安堂药品超市,涉及店面200余家;今年上半年,老百姓大药房在安徽、湖南、常州累计收购药店119家,而根据各公司的年中财报来看,均有一定的盈利空间。
换言之,药店连锁经营盈利难题已经不复存在,而在事关药店存亡的从业资质上也占据绝对优势。
“触电”效果不佳,也是各大药品连锁企业大举扩张实体店的原因。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表示,药品电商有三大难题:药品是特殊商品,购买者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指导,“比如感冒,什么原因引起的,什么程度,该吃什么药,吃多少,这是需要交易双方当面确认的”;不少药品保存环境相对特殊,而现有的货物配送渠道无法保证;药品需求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现有的配送速度无法满足需求。
许铭说,无论从哪个方面考量,连锁药店的时代已经来临。
未来的市场
药店关不关,要看资质和经营
并购带来的还有消费者的担忧。
家住玉林南路的赵乐菊有点担心:老伴心脏不好,自己也有高血压,小区附近的蜀康药店是离家最近的买药之地,如今被并购了,是否会保留下来?以后的经营质量能跟上吗?
赵乐菊的担心不无道理。许雷说,资金紧张、资质不全的单体药店,首当其冲成为被兼并对象。数据显示,过去的两年,成都市药店减少了1000多家,只剩8000余家。
成都市药监部门介绍,北京等地已经出台规定,新老药店之间的距离不得低于350米,成都尚无类似规定。因此,“店面怎么布局,这是个市场行为。”
“关不关门,要看这个店有没有资质、经营状况怎么样。”许铭和许雷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目前全国有药店共计40余万家,四川拥有4万多家,按人口比例换算,密度已经大大超过平均值。
对于服务质量的问题,许铭则认为,收购方出手时应该会有所考虑,“起码不会收购了以后无法开张。”
一心堂媒介总监邓刚则介绍,自2013年9月进入四川市场以来,一心堂方面先后和川内多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公司每年新增执业药师约300人,可以满足新购入店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