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成长·前行——2015年青年讲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辑录

22.09.2015  11:46

  暑假,我校40余名青年讲师参加了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培训针对教师的发展需求,以“慕课”和“微课”为主题,通过理论学习、研讨反思与实践训练等方式,在创新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培训期间,参训学员们纷纷发表感悟,分享五天来的收获与体验。“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我们辑录了部分培训心得,以期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镜鉴。

从教是一场内心的修行

教师教育学院    姬智

  如游永恒老师所言,缺乏公德支持的权利意识很容易演变成一种“水浒气”,一种打着高尚旗帜的卑劣行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醍醐灌顶的棒喝。一个人的内心如果缺乏了公德,也就缺乏了真正的无私、慈悲、博爱与宽容,这种人是不可能做出真正的大学问的。

  因此,“世界再浮躁也要静心”,“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这无疑是我们每个从教者所要去真正思考的问题。“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教先做人,正是回归本心自性的修行之路。

坚定“行路”,不忘初心

应用技术学院    易静

  这是毕业后就职于川师大的第三个年头,教育于我似乎全部具象化在每日的上课备课之中,深入发掘研究的课题却无从切入。面临瓶颈,我有些不知何去何从。

  吴定初教授从青年教师职业现状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道明与我有类似情况的青年教师处境。他以圣贤之言,能人儒士的真实言行经历为诫,建议青年教师们把握住“四个一”:做好一个高级别课题、推出一组高质量论文、形成一本有分量著作、获得一项高级别资助。在解除我的疑虑的同时,也在专业发展上给予了极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和建议。

人有多高,教学就有多高

工学院    王雨

  作为一个工科出身,没有受过师范训练的专业课老师,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教学的价值问题。张建琼教授今天讲到教学的价值意义,大学精神的传承发扬,在实际教学中的方法技巧,引发了我对大学使命和责任的再认识以及对自己教学的再思考,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张老师说:人有多高,教学就有多高。在教育这条路上永远没有终点。我相信,我会永远记住张老师的这句话,在高等教育这条路上执着的走下去。

慕课来了,你在哪里

工学院    孙文卿

        刘莘教授详细介绍了关于MOOC的基本理论,李利教授分享了MOOC制作的实践经历,对尚未进行过慕课制作的我来说无一不是重要参照。我开始思考,如果我做慕课,我该做什么,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该给学习者解决什么问题?是要做成精品课程式的知识传播者还是做一个淘宝网商式的服务者?一系列的疑问存在脑海。联想到上午张建琼老师讲到的文化传承,我慢慢有了自己的答案:每个慕课参与者都是文化的传承者,教师作为“网商”给慕课学员提供的是服务及解答,而学员通过参与完成知识的接受或者自我发现,同时对碎片知识进行个体表达并传播。

理论与教学的双丰收

计算机科学学院    夏羽

  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老师,我对于本次培训的教育技术专题“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有所涉猎,也一直在思考与实践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焦建利教授的讲座内容既有精深的理论背景,又有实用的操作技术,开拓了我的思路,让我对微课和翻转课堂的认识提升了一个理论层次,使我受益良多。同时,焦老师别具一格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技巧和智慧幽默的教学语言,也给我们成功地展示了一堂优秀的示范课。

做一个与时代赛跑的高校教师

新闻与传播学院    李阳

  焦建利教授在今天的讲座中反复强调,今天我们任何人,只要愿意,可以向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任何东西。我们处在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时代。为此,传统的课堂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们求知的欲望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面对新新人类、视觉动物,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当下最前沿最有前景的教育技术,如微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不断修正课前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案,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拥抱变革 迎接挑战

教育科学学院    顾尔伙

  聆听了蒋玉龙教授的讲座后思绪万千,深深被蒋老师的睿智和勇敢所感动,同时对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未来充满信心。以前对网络的教育价值评估不够。看到很多学生被浩瀚如烟的网络信息淹没,我曾经认为真正的生活不在网上。讲座让我明白网络就是工具,关键是怎么用。从翻转课堂的实质看来,它是一种混合式教学,它是“在线教学”与“面对面教学”的结合,是“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兼具有面对面的对话教学和网络在线教学的优点。你可以不接受,但你不能拒绝理解,因为拒绝理解就是拒绝机会。基于网络时代的课堂革命已经到了,拥抱革命,迎接挑战吧!

第一次制作微课有感

文学院    王瑛

  莫鸿老师的讲解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生动形象,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我对微课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很有兴趣,但是对如何制作没有头绪,莫老师的讲解正是对我和与我类似渴望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水平的青年教师的及时帮助。

  出于对这几天学习所得的检验,我尝试自己制作了一节微课“电影片头视听语言分析——以《罗拉快跑》为例”。尽管它很粗糙,我还是很高兴,它是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的初步尝试,我相信随着自己不断的学习和操作实践,今后一定能做出师生都满意的微课,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己的教学效率。

“学”“问”之思

美术学院    董瑾

        本次青年讲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我收获颇丰。这几天来,专家教授们立足自己多年的研究实践,用最简单易懂、图文并茂、触类旁通的方式,清晰地阐述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价值、优缺点,以及如何制作和实施,非常的实用且具有启发意义。

        五天的时间,是学与问的过程,也是自我反省的过程。作为艺术专业的青年教师,要从以往单纯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习惯中跳出来,将这几天所学的知识、技能好好消化吸收,注重智能教育形式与专业的结合,设计更好、更有效的教学互动,使其科学合理地融入到今后的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