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同事眼中的彭阿姨

08.11.2013  17:23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似孜孜不倦的小蜜蜂,穿梭在校园一角一落。他们起早贪黑,任凭风吹雨打;他们本本分分,默默做事;他们拾起你粗心落下的各种物品,想方设法找到你;他们是校园管理中心最普通平凡的保洁员。
  她是其中一员。早就听说负责第一行政楼清洁卫生的彭阿姨在校工作二十余年了,全名叫彭玉芬,她人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美丽芬芳,还有一对美丽的小酒窝,总是带着一种让人想要亲近的笑容。
  多年的保洁工作让彭阿姨把工作单位当成了另一个小家。“师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似乎已经成为了她的一种工作习惯。她一来学校就做保洁工作,校园多个教学楼、实验楼都曾有过她的足迹。2006年,校园物业管理中心综合考虑后把她调过到现在的工作区域,说她实在、可信,在这个岗位就干了6年。最初第一行政楼是两个人的工作量,后来人事调整以后第一行政楼的保洁就是她一个人做了,她做得很上心,工作做得无可挑剔,工作区域随时“亮堂堂、齐整整”。
  有一次家里有事,她准备辞职,一位校领导知道后说“小彭做事大家都习惯了,她做事儿我们放心,可不能换,换了也得把她从新岗位找回来。”
  彭阿姨几乎每天都在老师们上班前将办公楼的厕所、走廊卫生打扫到位。用她的话说:“工作这些年,基本都摸索出自己的工作模式了,保洁工作也得有窍门,必须得抓住“空挡”时间,在上午8点以前、中午12点到下午2点期间抓紧做事儿,那些没有地毯的区域拖地后可得干了才行,不然呐,脏的快不说,还很容易让人滑倒呢!”
  同事们说,彭姐姐可不是“一般人”,一股工作牛劲儿!在第一行政楼上班的老师们谈及彭阿姨的时候都不禁竖起大拇指,说她静静地穿梭在办公楼,忙碌得像只小蜜蜂。一位宣传部老师谈到:“我在这里上班几年了,很少听到她说话、做事的声音,她做什么都好像是无声的,生怕打扰了别人。有几次看到她和其他人迎面走时,她总是侧身等对方先过了自己再走,是一个特别讲究礼节的人。记得玉树地震那年,第一行政楼前组织捐款,捐款结束了她小心翼翼地摸出100元投到了捐款箱里面便静悄悄离开了,当时印象特别深刻,只是从来不知道她姓什么。”
  笔者好不容易找到彭阿姨时,她拿着一小块白净的抹布在用心地擦拭着会议桌的桌角,天气虽冷她却冒着细汗,丝毫没有察觉到身后有人来了。看到手持本子笔者的时候,她有些小小惊讶,笔者说只想找她聊聊天,不是采访报道,她才放松了警惕。
  “学生娃娃太粗心大意了。有一个学生落下了手机,我可替她急坏了,想法设法急寻失主,后来约定在第七行政楼给她,不料那学生临时有事耽搁,我下班后站在那里足足等了一个小时她才赶来,看到她本人,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来了。这样的事情早不是第一次了,中心其他同志要是遇到这样的事儿保准和我一样的做法。”
  回首往事,彭阿姨说家里好几次建议换个工作,说这个工作太辛苦也不太体面,而自己坚持不换。在她看来,能得到师生认可,能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谈心,被亲切地称呼为阿姨是一件很温暖的事儿。她抬头望了望窗外感叹:“二十年来,学校发展变化真是大啊。当初的小树苗早就成了大树,校园环境也一步一步在变化着,当初和现在可是没法儿比的,听说成都校区可漂亮呢,有机会我也想去看看,看一下新校区的发展。”
  彭阿姨虽不像宿管阿姨那样是同学们的“百事通”,但却是这个区域的卫生“掌门人”。用真心和细心做好本职工作是她最开心的事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