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教师看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9.10.2013  18:24

                               

(图据新华网)

引言:
  近日,当中国作家莫言凭借小说《生死疲劳》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在世界为之侧目、国人为之欣喜不已、振奋劲儿正盛的当儿,“诺贝尔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占领各大主流媒体和门户网站,就在“诺贝尔”重回公众视野、引起热议和关注的时候, 2012年10月15日晚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和劳埃德・沙普利,以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所作的贡献,这一次站在有关经济学领域诺奖聚光灯下的,依然是西方的经济学家。
  对于刚刚才送走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皮萨里德斯教授的电子科大经管学院而言,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不陌生。随着学院快速发展中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论是满头银发的美国经济学家、时间序列分析大师,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恩格尔教授,亦或颇具英国绅士风范的搜寻和匹配理论大师,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教授,两位大师的接踵到来,在与大师们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经管师生们已然分享了学术观点,点拨了智慧火花。在师生们领略大师风采,体会蕴藏在每一位学术大师背后于平凡本真中升华出来的魅力同时,对于新鲜出炉的本届获奖,作为中国情境下、同是在经济管理领域从事研究和教学的高校学者,他们怎样看待这一新闻事件,他们怎样看待正在从事的学术研究,他们的观点和声音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近了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在随机采访中,听听他们的看法以及得到的启示,期待对正走在研究道路上的师生,产生一种有益的帮助:

陈宏(工商管理系教授):根植中国情境的原创性思考更具有竞争力
  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获奖原因都与匹配理论相关,这一理论获奖的原因是它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市场主体,涉及到如何匹配、如何稳定地匹配,有序地匹配,通过制度的设计,可以高效地匹配,因而他们的研究很有价值和意义。作为国内的学者,我们在中国特有的情境下做研究,需要思考政府的主导作用,不能脱离中国的特有特点,完全照搬国外的研究模式,这样是出不了让人瞩目的,或是说主流的成果的。经济之声评论认为“中国学者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仍需厚积薄发”,我持有相同看法,我们在现阶段树立学术独立的思想很重要,在西方市场设计下适用的东西是不能随便照搬到中国的市场设计下来的,更需要独立地思考,要做有原创性和普适性的东西,才能被世人所认同。
  而在研究思想和研究思路的开阔上,我想一种自由的、交叉的、开放式的跨学科学术研讨学术交流思想将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我们学院倡导的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展跨学科领域学术研讨、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跨学科领域学术研讨就提供给学者在更高层次追求学术自由的很好的尝试,对于推动各自学科领域的研究,开拓研究思路和视野,形成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特色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探索,也对大家的研究非常有帮助。

张徽燕(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做学问首先要能够耐得住寂寞
  做学问一定要能静得下心来。从我们刚刚在诺贝尔文学奖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媒体和国人欣喜的反应来看,我们有着深厚的“诺贝尔情结”。这种情结无疑是中国文化何时走向世界、何时得到世界的尊重这一心态的强烈体现。然而,鲜有人提及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存在时间长,影响力大”,这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基本的要求,纵观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该项类似于终身成就的奖项始终是西方经济学家独揽,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占据了绝大多数席位,在今年该项奖的热门得奖人选的名单里,也没有看到中国学者的身影。对比之下,我们的确有差距,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而诺奖本身,从提出理论到最终获得颁奖, 往往需要30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是年事已高,甚至是过世后他的理论和成果才为世人所认可,所以做学问首先要能够耐得住寂寞。
  其次是机制设计要能成为产生大师的土壤。作为讲授《组织理论与人力资源》的老师,在做绩效设计时,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设计的指标体系,就是一个导向,急功近利和浮躁是不能滋生出大师来。我们在研究中,需要设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团队与个人的平衡等等,而且做研究也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团队非常重要,这些都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和做研究。

宋艳(工商管理系副教授):沿着自己的研究领域,踏踏实实去做
  最近关于诺奖有很热闹的话题和讨论,其实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莫言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事实上,中国文化已走向了世界——从无人不爱的中国菜到神奇无比的“功夫”,还有高深莫测的“风水”、华美绝伦的京剧、酣畅淋漓的张艺谋电影……但国人并不满足。他们还渴望中国作家拿奖。这一次,莫言终于争了这口气,圆了这个梦。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鼎,给了我们希望,让我们看到了前面的曙光,随着中国的经济地位、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经济学上对中国问题的研究都是目前的热点,大家的研究启示都在注重主流,但现在有一种看法是把目光转移到非主流上去,特别有中国特色的问题,是极有可能引起更多的关注,对我们自己而言,在仰视大师光芒的同时,一定是沿着自己的研究领域,踏踏实实地去做,才是最好的行动。

倪得兵(经济学与金融学系教授):以兴趣为动力做有价值的研究
  沙普利采用了所谓的合作博弈理论并比较了不同的匹配方法。其研究重点是如何使双方不愿打破当前的匹配状态,以保持匹配的稳定性。他的研究还揭示了如何通过机制设计对市场的某方产生系统性收益。罗思的贡献在于,他发现沙普利的理论能够阐明一些重要市场是如何在实践中运作的。通过一系列研究,他发现“稳定”是理解特定市场机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后,他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验,并帮助重新设计了现有的诸多匹配机制。在沙普利理论的基础上,罗思还加入了对道德约束或其他特定条件的考量。两个人相得益彰。
  对我们在相关领域做研究的教师而言,这个新闻事件本身提示我们兴趣才是最大的动力。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老实地做下去;再有从经济学科来看,经济学最重要是是去解释、刻画、预测人与人之前的关系,这一关系本身是解决人与人之间冲突与合作的,必须要有规则,这就提示我们合作博弈论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方向。
  怎样知道自己的研究是有价值的呢,我认为研究一是要新,二是研究得出的结论有意义,这两个方面可以帮助自己确定研究的价值。“新”就是别人“没这么想,没这么做,没得到这样的结论”;结论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是否可以稳健地解释经济现象(最好是别人没解释过的),能否为模型设计(使用)的人提供建议”。

刘波(经济学与金融学系副教授):再次彰显出博弈论研究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
  如何尽可能恰当地匹配不同的市场主体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沙普利和罗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开创性研究。近日,两位经济学家因其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方面的研究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贡献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9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3位博弈论专家开始,迄今已有6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博弈论有关,彰显出博弈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是对博弈论长期以来在解释现实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作出直接贡献的重要肯定,必也将进一步推动博弈论在各个学科的应用。

邓光军(经济学与金融学系副教授):进入做学术的境界很重要
  作为老师感觉压力很大,经管学院的氛围或是说文化,可以调动起每个老师做自己的学术或是教学相关的事情,每天中午或晚上,看到很多老师都在办公室,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在努力,这就是一种教师风貌的展示;
  兴趣很重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的兴趣所在,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东西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是一种快乐,并不会成为负累。在与别人的交流或者与学生的交流中,也始终有这样研究的习惯,是一种惯性,可以回归自己研究的问题中,最近来院交流的林基财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吃饭、游玩等休闲的过程中,看到的事物也总能映射到他自己研究的问题上,与自己的研究建立起一种反馈,“道家清修无为”,那么他的效用是什么呢?在经济学上怎样去解释,真是一种追求学术永不言倦的良好境界。
  另外,做学术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得奖只是对所做的结果的验证。哪怕是刚刚开始踏入研究领域的时候,只有通过慢慢的积累,就像茅台酒放得越久越香。作为这些获奖的经济学家,当年并没有去想得奖这样的结果,而且一般都是70、80岁,经过几十年的锤炼,我们常说的“十年磨一剑”也就是这个道理。不是急功近利能达到的,否则难于有原创性、学术性高的成果产生。
李强(经济学与金融学系副教授):在现实中学会平衡,自发、执着与坚持去做学术
  对于本次获奖,我刚看完对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采访的视频,感触很深,这个思想单纯的教授在得知自己获奖后表示了意外,获奖感言中只是说了一句“希望我的学生能多关注这个方面的研究。”,如此简单而已。大师级的人物往往都是这样,都是在注重过程中的研究,不会太多思考会有怎样结果的人,这也是说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在做研究的道路上,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学会如何去与相应的机制交互。对老师而言,如何正确看待项目、机制等对自身做学术研究的影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观点。如何看待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是等待好多年出一篇好的文章,还是看上去数量很多但是却没有质量可言,这些都需要自我调整和平衡。
  客观而言,我们的研究起步和目前能达到的研究水平还是不如西方发达国家,那对我们广大的在这个领域为之奋斗的教师而言,坚持很重要,学术合作很多都是自发的,营造一种有益于学术自发的,自由研讨和交流的氛围,自发的东西更长久。除了提出意见建议,还会有深入细致的关于可实施方案的探讨,这样的探讨往往能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多思考。
慕银平(管理科学与电子商务系教授):基础性的研究永远都不过时
  对博弈论的研究很多,时间很长了,对我们的研究和教学,有这样的一个启发:基础性的研究永远都不过时,尤其是对一些基础性东西的定量性的研究,在管理学或者经济学领域应该重视。管理不是科学,经济学更多是偏艺术,用数学的工具、其他信息学的工具来挖掘。
  我们有很好的基础,从小就有厚实的底子,但是缺少的就是进入大学之后如何把基础知识进行一个好的应用,尤其在交叉学科的领域,如何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开发一些新的领域。用我们所掌握的基础的工具的东西来做,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没有去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要从自身总结原因,对科研考核的环境(趋向于数量和短时性),不利于我们去取得大的成就,管理层的重视对工科的重视比社会科学更大,其实我们并不难发现学者通过对经济学基础的工具的使用,分析现实中的行为,用定量的方法去分析企业、对企业决策者是很有帮助的。西方的研究者是通过科学的工具和理论方法来得出结论,而我们往往是通过经验和常识来得出;对广大的研究者而言,就是应该把我们已经掌握的、基础很好的工具拿来运用,把内外的环境都结合起来,我们还是完全有可能去争取这样重量级的奖项的。

蒋崇辉(经济学与金融学系副教授):引导了我们对研究方向的思考
  诺贝尔经济学奖,对做经济和金融领域研究者来说,给予我们这样的信号:做这个方面的研究能够得到认可,而且非常具有应用价值,为我们继续发展研究引导了方向。不论是之前获得该项奖的罗伯特恩格尔还是今天的沙普利和罗思,计量经济学和博弈理论,都是做研究的工具和方法,方法的创新对经济学的研究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对经济规律的探索,有突出的贡献。当我们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或是一般性的东西的时候,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法的借鉴。
  经济学大师们被认可,他们获奖表面看来是在一个领域,其实他们的涉猎面非常广,从这点来说,对我们的启发是:做研究思路和视野一定要开阔,不能做井底之蛙,固步自封,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的、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出来,也才能帮助我们在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这些对学术研究有深厚情感、正“在路上”的经管教师们,他们的声音传递着一种正能量:
淡泊以明智,宁静以致远。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从来就没有投机取巧,从来就没有怨天尤人,唯有从自身做起,摆正心态,在学术研究道路上默默耕耘,勤奋钻研,保持内心的宁静,用淡薄名利的心态去面对当前社会环境中的种种诱惑,拒绝浮躁,专注于做事情本事而并非结果,只有以这样的质朴的态度,才能做好的研究,也才能做好的研究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许就是不远的将来一种不期而至的必然结果。
新闻事件回放:
  瑞典皇家科学院15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和劳埃德・沙普利,以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所作的贡献。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的声明,沙普利采用合作博弈理论并比较了不同的匹配方法。沙普利分析出一种被称为“盖尔-沙普利法则”的特定方法,以保证总能获得稳定的匹配,这一机制还可对相关各方试图操纵匹配过程加以限制。他的研究还揭示了如何通过机制设计对市场的某方产生系统性收益。罗思的贡献在于他发现沙普利的理论能够阐明一些重要市场是如何在实践中运作的,之后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验,并帮助重新设计了现有的诸多匹配机制。在诸如器官捐献者与接受移植病人之间如何匹配器官资源,在学生与大学之间如何配置教育资源,或者在网络搜索引擎提供的广告位与广告商之间如何进行有效匹配,如何高效完成匹配等领域,这些理论和实践都有应用。
  对于诺奖获得者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姚树洁在做客新浪微访谈时指出,两位诺奖得主的共同研究方向是资源的分配,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市场机制来达到这样的分配效果。其实,这个理论到处都可以得到应用。例如,中国地区发展差别,行业扭曲,也就是目前说的结构调整,其实就是资源的重新分配。他指出,这和中国密切相关,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地区差别,行业差别,政府的功能等等,每一个都和资源配置、市场设计有密切关系。


延伸阅读1: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截至2008年为止,约有60%的经济学奖得主是美国公民(包括以出生地、归化途迳取得美国国籍者),只有四名得主来自美国或西欧以外的地区。
  2009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成为首位女性经济学奖得主。在此之前,其它五项诺贝尔奖皆已产生女性得主。
延伸阅读2: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一览
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20121015/1069037.shtml  
延伸阅读3:叶檀:中国学者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仍需厚积薄发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fortune/20121015/c_113378928_2.htm  

延伸阅读4:中国学者解读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http://cnr.cn/gundong/201210/t20121016_511133656_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