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姓埋名12年 苏州警方印尼抓回亿元女诈骗犯

18.11.2014  14:06

  与人合伙诈骗1亿多元电子产品,低价抛售变现后迅速潜逃国外,在印尼雅加达隐姓埋名,不光漂白了身份,成为一名收入不菲的华语老师,而且开了一家华语教师中介公司,俨然过起上层人的舒适生活。倏忽平静的12年过去,万娟娟没想到,不久前的一天早晨,当她像往常那样到公寓车库取车时,江苏苏州警方抓捕民警从天而降。

  合伙诈骗160多家企业1亿多元产品

  2002年8月1日,苏州吴江发生一起波及省内外的合同诈骗案,160家企业发给尼森(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共1.02亿元的电子产品,在货款未结的情况下,该公司全部外籍和中国高官忽然消失,所发货物也不见了踪迹。

  “那时,被骗企业接连报警,专案组统计的案值一周增加1000多万,1个多月下来就超过1个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州涉案金额最大的合同诈骗案。”苏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徐明在案发后参加专案组,现在想来仍感到震惊。

  该案不光案值巨大,而且策划实施周密,是当年极为典型的“跑厂”诈骗案。根据陆续落网的部分犯罪嫌疑人交代,苏州市公安局专案组判断,整个过程是黄文林(美籍华人)、万娟娟、王军(美籍华人)三名尼森公司高层精心预谋的。尼森公司在吴江落地生根,就是一切预谋付诸行动的开始。

  2002年时,新兴起的电子产品是抢手货,但话语权掌握在销售商手中。销售商通常先从生产厂家进到货,过个把月才支付货款,尼森公司就扮演这种角色钻空子。据调查,在吴江设厂后,黄文林、万娟娟等人先建立信誉,卖掉这家产品后再支付那家货款,几乎从不拖欠,渐渐赢得厂家信赖,所以当2002年7月,尼森公司向省内外160多家企业大批量进货时,几乎没什么困难,1亿多元的电子产品很快汇聚而来。

  黄文林、万娟娟等人早有筹划:事先联系好买家,包括出口到海外,谈妥以极大的优惠价格,争取以最快速度出手,迅速汇拢各地货款,争取时间跑路。所以,当厂家把电子产品运来后,他们秘密分到各地仓库,并告知买家赶去接货,这些仓库地点隐秘,即便该厂中层主管也不知具体地点。

  

2019年1月11日 第1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1月11日 第1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药监所
2018年12月24日 第19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12月24日 第19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药监所
2018年12月6日 第18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12月6日 第18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药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