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叙永:60年 绝壁上的渠堰通畅如初

03.09.2014  18:16

   四川在线消息(杨涛 摄影报道) 谷子正在灌浆,水不能缺少。”9月1日下午2点,烈日当空。叙永县石坝彝族乡堰塘村4名党员护水队成员顶着烈日再次走上堰塘大堰,清淤排堵。前一天,这里普降大雨。顺暴雨而来的枯枝烂叶将渠堰填得满满的。

  堰塘大堰修建于1952年,大部分凿绝壁而建,全长1.5公里,将山沟的水引进山寨,直接滋养着山下600多彝族村民。1982年,土地包产到户后,村两委将这1500米堰渠的管护按人口细分到每家每户。遇到洪期,家家户户齐上阵,保障沟渠畅通。平常,则由村里成立的党员护水队负责日常管理。自1952年大堰建成以来,在村民和党员护水队两支队伍的管护下,渠道水流畅通如初。

  “原来都在赤水河里去背水,木桶绑上绳子背水回来吃。一个来回要两个小时。”58岁的老护水队员罗治学向记者介绍。

  老人们还记得儿时的歌谣,“马桑树儿弯溜溜,有女不嫁响水沟;响水沟、好可怜,既无水来又无田;天晴割草卖,落雨打疙兜(树桩)。

  堰塘村一带又叫响水沟。听得见水响,却无水用。原因是没有沟渠将水引进彝家山寨。这里又是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气候。水,一直阻碍着当地发展。

  1952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组织下,堰塘村1、2社村民修建大堰,将山沟里的水引进山寨。经过半年努力,1500米堰渠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