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在哪里
在部署2018年全国财政工作时,财政部部长肖捷表示,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2018年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整。
财政政策为何还要“积极”?
2018年为什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主要还是由我国现有的宏观经济背景所决定。
“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改革的重点,也是在避免大水漫灌的情况下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转型的有效方法。”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说。
在他看来,今年货币政策依然是延续去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即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必然选择。
多家机构预计,2017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长在6.9%左右,财政收入增长预计在8%以上。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整体表现良好,也为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报称,展望未来3年,完成年均经济增速6.5%以上的难度不大,财政政策稳增长的力度应该不会显著加大。而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需要财政政策维持扩张态势。
财政政策如何体现“积极”?
按照财政部的安排,2018年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一方面将继续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近年来,为降低企业成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持续推进减税降费举措。据统计,过去5年营改增累计减税近2万亿元,取消、免征、停征和减征1368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涉及减收金额3690亿元。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认为,进一步减税方面仍有空间,未来除了增值税税率可进一步减并至两档税率甚至减至单一税率之外,企业所得税也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至于我国企业降费的空间,总体来说比降税更大。
减税降费直接牵动的是政府收支的平衡格局。2017年赤字率维持在3%的水平主要就是为了支撑减税降费。2018年是否还会通过扩大赤字来维持进一步减税降费的需要?
多位专家对记者表示,必要的经济增长一定要保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由于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财政政策会承担更多责任。这样,财政赤字预计还会保持在3%左右。
今年的“积极”有何不同?
积极的财政政策从2009年起代替稳健的财政政策以来,已有10个年头。
“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和过去那种单纯致力于需求总量扩张的积极财政政策大不相同了,必须站在供给侧的角度,站在结构性调整的角度去理解积极财政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说。
记者发现,今年积极财政政策把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放在了突出位置,提出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
“财政支出更关键,安排将更加向保障民生,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挖掘传统的投资空间方向倾斜。”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蒋震表示,比如消费升级,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等新的业态,都需要进行前瞻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