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会议

25.03.2014  17:33

              2014年3月24日下午,我校在狮子山校区第二行政办公区314会议室召开了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会议。学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张健出席本次会议。校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薛建强,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董志强,副院长杜柏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党委书记、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董志强主持。

              会上,张健对本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流程、时间节点、具体任务以及工作纪律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他首先分析了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宏观背景。他指出: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社会关注度高,加之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涉及的专业划分较细、类别较多,情况较为复杂。同时该项工作涉及命题、考试、调剂、复试、录取等众多环节,历时也较长,因此各培养单位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他强调在整个录取工作中要把握好两个关键时间节点,一是教育部调剂网站开放的时间,二是我校通过复试来确定预录取名单的时间。

              在谈到调剂工作的任务与要求时,他指出:一、各培养单位要充分发挥好网络渠道调剂的作用。要通过多种渠道向外公布我校可供调剂的信息,做好调剂宣传工作。同时,调剂要按照教育部及四川省有关的规则、程序来严格进行,力争录取到较高质量的优秀考生。二是要充分运用奖助学金政策等方式来吸引、鼓励优秀生源调剂我校。研招办要制定好鼓励调剂的相关政策,各培养单位要充分运用好研究生奖学金政策来吸引优质生源。做到有规则、有标准地科学推行,这样既能吸引优秀生源,又能公平公正,经得起质询和检验。

              针对研究生复试工作,张健提出了三点明确要求。第一是坚持程序原则,落实相关责任。他指出,研究生复试是考生的第二次考试,是政策性、纪律性非常强,社会影响非常大的一项工作。一定要依照程序和规范严格进行,做到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在复试过程中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管,督查组要深入到各个培养单位的复试考点开展巡查工作。要强化责任意识,做到无论那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相应责任人承担责任。第二是对复试试题的命题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要加大考察的范围和广度,始终贯穿保密原则。各培养单位要精心组织、认真准备、选拔好参与复试的相关导师,成立学院的复试小组。在复试的具体过程中,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考生。在充分发挥导师的专业优势作用的同时,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控制好复试的时间,使每一位考生都获得大体相同的面试时间。在面试试题的难度控制上,对每一位考生应当做到难易一致,力争通过客观化的综合面试设计,选拔出优秀的人才。第三,各培养单位要注重细节,为考生营造好良好的复试氛围。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向考生提供相关资讯,另一方面应妥善安排、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考生,在各个细节处展示学院、学校的良好形象。

              杜柏杨在讲话中首先传达了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关于2014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其次,他着重强调了加强研究生复试工作的基本原则并对科学选拔原则、公平公正原则和全面考核等原则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最后,他着重指出要加强复试工作人员的纪律教育,尤其是要加强保密教育。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霍小军对调剂的具体程序和复试的基本办法做了详细说明。他对复试原则、复试基本分数线和复试内容与形式、复试工作的组织实施、调剂原则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还从招生工作组织管理的角度、对考生复试资格审查、复试比例及内容、复试命题的保密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

              薛建强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去年招生录取工作取得的成绩。他从纪检监察的角度,对复试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强化纪律意识,强调严格依照标准和流程办事,尤其要注重程序、把握细节。二是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强调努力克服疏忽大意的工作心态。三是要始终把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放在复试工作的首位,注重过程公开,结果透明。

              董志强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第一,复试工作应当首先坚持严格依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按照具体的标准和流程办事;第二,各培养单位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生的招生宣传的力度,深入思考应当如何做好本学院的招生宣传工作;第三,复试环节一定要牢牢把握客观性原则,在面试的时间上、问题的难易程度上、试题内容设计的科学性上,努力做到对每一位考生的公平公正;第四,各培养单位要在复试前,要全面准确地向各复试小组负责人传达本次会议精神,确保复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依据本次会议部署,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将于4月1日至8日在各培养单位陆续展开,复试的重点是考察学生掌握本科阶段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应当具备的进一步深造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