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县2017年水稻推广品种简介

17.02.2017  03:34

  一、川优6203优质水稻品种简介

  (一)品种简介: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米胶长度和垩白粒率是影响食味和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畅销全国的东北粳稻米和畅销全球的泰国米都具有中等直链淀粉含量(15~18%)、软的胶稠度和较低的垩白粒率,且精米透明度好。我省由于气候昼夜温差较小、光照不足,无法种植东北粳稻米、泰国香米等传统优良稻种,省内现有杂交水稻品种产量虽高,但外观差、煮出的米饭较硬。如今,省农科院历经10余年科技攻关,成功研发出达到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兼具优质高产、适宜我省气候特点的稻种川优6203,并于2011年获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全省进行推广种植。该品种全生育期比冈优725长0.6天,株高114.1厘米,株型适中,剑叶直立,分蘖力中等,穗层整齐,后期转色好,易脱粒,谷粒细长、部分籽粒有芒,千粒重28.2克。品质测定:出糙率79.1%,整精米率54.4%,粒长7.9毫米,长宽比3.6,垩白粒率20%,垩白度2.5%,胶稠度6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1%、蛋白质含量10.8%,米质达国颁二级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08年叶瘟3、3、4、3级,颈瘟5、7、1、5级,2009年叶瘟4、4、3、3级,颈瘟7、5、1、5级。

  (二)注意事项: 作为一种新型水稻品种,川优6203种植栽培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从生长发育特点和生产实际表现出发,该品种的稳产性强,特别适宜于轻简栽培。但在超高产栽培中应适当控制氮肥用量,机插秧应强调小苗早插,避免生育期太迟。

  2、种植该品种要防止断水过早。水稻齐穗后20天内,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干旱缺水,将对稻谷产量产生重大影响;齐穗25天以后断水,其土壤田间持水量尚能供应10天左右的水分,影响大幅减弱。始穗期田间要建立浅水层,齐穗后要干湿交替。齐穗后保持干湿交替,确保籽粒灌浆所需要的水分,才能显著提高根系的活力和叶片的光合功能,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3、虫害的防治要结合提高稻谷的卫生品质、减少农药残留、降低投入等综合考虑,种植川优6203最好选择绿色防控病虫害。水稻进入生殖生长后,禁施用高毒、高残留、残效期长的农药,可推广频振灯、性诱剂诱杀技术、“激健”减量控害技术等;各片区可建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或者专业合作社,既减轻病虫害防治对于一家一户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又能较好地做到统一防治时间、用药。

  4、收获时期直接影响稻谷的充实度,收获期越早,充实度越差。川优6203要抢晴适时收获,杜绝割青。杂交中籼稻齐穗后29天,灌浆基本结束,到35天充实度达到最大值,此时收获,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过熟收获会影响糙米光泽度,增加褐米及碎米率。在晒谷过程中,提倡在晒垫上晒谷,尽量不要在水泥地上暴晒。种粮大户和规模化水稻生产的企业,如大量稻谷收获后未晾晒即遭遇连续下雨天气,应及时启用烘干设备或“就仓干燥”,避免发芽霉烂,可采用剥壳工艺,提高整精米率。

  二、旌优127优质水稻品种简介

  旌优12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旌香1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成恢727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品种。该品种两年区试全生育期平均144.8天,比对照冈优725短4.2天。株高109.2厘米,株型适中,叶鞘绿色,柱头白色。亩有效穗14.8万,穗长23.9厘米,穗平着粒163.2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8.3克,穗纺锤形,谷粒淡黄色,稃尖杆黄色。品质测定:出糙率80.1%、整精米率58.2%、长宽比3.1、垩白粒率19%、垩白度2.3%、胶稠度84mm、直链淀粉含量16.2%、蛋白质含量7.4%,米质达国颁二级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11年叶瘟6、5、7、6级,颈瘟5、7、5、5级;2012年叶瘟5、4、6、6级,颈瘟5、5、7、5级。2011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10组区试,平均亩产558.11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2.56%,日产量比冈优725增产5.59%;2012年中籼迟熟6组续试,平均亩产514.11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1.29%,日产量比冈优725增产4.02%。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36.11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1.94%,日产量比冈优725增产4.80%。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76%。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5.00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25%。

  三、晶两优534优质水稻品种简介

  该品种系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于2016年国审(国审稻2016605)。

  (一)品种简介:201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全生育期157.9天,比对照F优498长3.7天。亩有效穗数16.5万,株高109.3厘米,穗长24.3厘米,穗粒数196.8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4.3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两年综合表现:整精米率58.40%,长宽比3.0,垩白粒率18.3%,垩白度2.7%,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201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88千克,比对照F优498增产3.17%,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86.4%;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49.72千克,比F优498增产1.02%,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75.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26.30千克,比F优498增产2.09%,增产点比例76.1%;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0.37千克,比F优498增产1.55%,增产点比例75.0%。

  (二)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

  2、水育秧秧龄30-40天,亩栽1-1.25万穴,每穴插2粒谷,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以上。

  3、需肥水平中等,采取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

  4、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10万左右,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

  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害。稻瘟病重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

  四、内5优39优质水稻品种简介

  (一)品种简介: 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于2011年国审(国审稻2011009),系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用自育不育系内香5A与自育恢复系内恢2539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5天,比对照Ⅱ优838短1.2天。株高112.2厘米,穗长25.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3万穗,每穗总粒数168.6粒,结实率82.1%,千粒重29.2克。株型紧凑,叶片较宽,叶鞘、叶缘、颖尖、茎节紫色,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耐热性弱。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0%,长宽比2.9,垩白粒率13.5%,垩白度1.9%,胶稠度7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2009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8.1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1%(极显著);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572.8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5.5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9%,增产点比率72.4%。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2.0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4%。

  (二)栽培技术要点:

  1、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适时播种,蓄留再生稻田块应在3月5日前播种,稀播培育壮秧,可采用旱育秧或湿润地膜育秧。

  2、移栽。中、小苗栽插,每亩栽插1万窝左右,每窝栽双株。

  3、肥水管理。重施底肥,早施追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忌偏施氮肥。超高产栽培适当增施磷、钾肥,多施有机肥。注意后期水肥管理,忌脱水过早,以免影响稻米品质。

  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5、蓄留再生稻。适时足量施好促芽肥,适时收获,高留稻桩,抓好以增施发苗肥病虫防治为重点的田间管理。

  五、宜香优2115优质水稻品种简介及技术要点

  (一)品种简介: 宜香优2115是用宜宾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不育系宜香1A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恢复系雅恢2115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组合。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3.5天,比对照冈优725短0.1天。株高120.5厘米,叶色淡绿,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鞘绿色、叶耳浅绿色,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12.3万,穗长28.2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61.2粒,结实率83.6%,千粒重32.8克,谷粒黄色,颖尖杆黄色。品质测定:出糙率79.1%,整精米率56.7%,粒长7.6毫米,长宽比2.9,垩白粒率16%,垩白度2.2%,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6%、蛋白质含量8.2%,米质达国颁二级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年叶瘟3、2、6、5级,颈瘟7、3、1、5级,2010年叶瘟3、4、3、4级,颈瘟7、5、7、7级。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12组区试,平均亩产534.93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93%;2010年中籼迟熟2组续试,平均亩产503.58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1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9.26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53%,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9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25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85%。

  (二)技术要点:

  1、适时早播育壮秧。蓄留再生稻田块应在3月5日前播种,稀播培育壮秧,可采用旱育秧或湿润地膜育秧。

  2、移栽。中、小苗栽插,每亩栽插1万窝左右,每窝栽双株。

  3、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本田要求前期浅水灌溉,中期够苗晒田,后期湿润管理至成熟。

  4、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本田要求前期浅水灌溉,中期够苗晒田,后期湿润管理至成熟。

  (来源:隆昌县农林局农技站  胡明清)(审核领导:范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