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特等奖获得者风采录

01.07.2016  02:50
作者:宣传统战部 来源:宣传统战部

    
      编者按 :本科教学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与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紧密相关,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校历来高度重视本科生教学,围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每年设立100万重奖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最为抢眼。本网就日前获得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特等奖的10位教师进行专访,质疑+探究+精讲+互动+细学无疑是这些优质课堂的精彩缩影。

……………………………………………………………………………………………………

    邓俊良:我与书将是你的良师益友

  由于拥有优秀的师德师风、扎实而宽广的知识、丰富的兽医临床经验、娴熟的教学技巧,具有26年教龄的动物医学院邓俊良教授以第一名荣获2016年度校级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特等奖。
  
  邓俊良认为,首先应该是“育人”,教师有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必须为人师表,以爱心和知识触摸、改变人的内心。“教书”不只是传授所掌握的本门课程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传授掌握这门课知识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数十年教学中,邓俊良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帮助和引导同学筑梦、追梦、圆梦,与学生成为朋友。我在介绍绪论时,就告诉自己的联系方式,并在PPT上显著标明,他任教的座右铭是:我与书将是你的良师益友!
  
  他承担的课程主要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而《兽医临床诊断学》又是兽医专业《兽医内科学》等五大临床课的基础。要上好一门课,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超的教学技巧。
  
  教师不仅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要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学科性知识、教育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其中学科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坚实而宽广的兽医理论知识,丰富的兽医临床实践经验是成为一个好的兽医临床课程教师的必要条件,教师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教学理念是课程教学的精髓。
  
  他的教学理念是“三导、三主、三结合”:教师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充分发挥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主动学习、批判式学习的功能;教学方式上结合生产、结合临床、结合科研。因此专业知识来自于生产、临床、科研,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生产和临床,并指导科研。
  
  邓俊良在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驾驭和管理课堂能力上下了大量功夫,他说,一旦同学对教师上课产生“欲望”,这就证明课堂管理获得成功,进而证明教师具有驾驭和管理课堂的能力。
  
  以上是邓俊良在教学过程中的部分作法和对教学的认识。他认为,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学过程的个性,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和对教育的理解,“修炼内功”也许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李劲雨)



康波:用“脑”、用“心+新”教学   

  2009年6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的康波博士来我校动物科技学院任教,承担《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精心准备、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是康波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要求和准则,“教好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生理学知识”是康波为之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在动科院领导、课程组老师的关怀和影响下,经不断学习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满意度和满意率逐年攀升,并于2011年获得四川农业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拓宽视野,康波副教授于2014-2015年赴美访问学习。访学期间,康波副教授深入学习《生理学》课堂授课与课程管理模式。
  
  回国后,他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优化现有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和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并提出“微观基础理论人体化,宏观整体理论实用化”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录像、Flash动画、图片的直观化和形象化特点,充分发挥动物机能实验室等多种教学资源优势,结合生理学最新研究进展,努力提高《动物生理学》课堂教学质量。
  
  针对细胞分子水平的基础理论难点内容,他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主要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实施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基础理论知识;针对器官和系统、整体和环境水平的生理学重点内容,他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日常生活案例,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将案例分析、问题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并结合讲授法和比较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从突触传递联系到破伤风病,从接头传递联系到美容瘦脸针,从交感神经调节心脏活动联系到瘦肉精猪肉,从淋巴液回流联系到象腿病,他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临床案例与生理学理论紧密结合,使得学生真正意识到《动物生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和可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富有激情的课堂讲解、形象直观的肢体语言、富有风趣的课堂提问、活跃可控的教学互动是康波老师课堂教学过程的形象表述;而100%的学生评教满意度和98.67%的满意率已足以说明学生对其教学的认可。
  
  康波副教授说:“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特等奖的获得不仅是我校领导、老师和学生们对我多年来教学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鞭策和督促,这将是我进一步改善、提高教学质量的源泉和动力”。(李劲雨)



张祖䶮: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上张老师的课不会走神!丰富又有趣的内容会领着你的思维走,像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思维运动,绝对是种享受。”“张老师的课座无虚席,经常很多人在教室后面站着听。”
  
  食工15级3班的吴林对刚上完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怀着舍不得。他口中的张老师就是教授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张祖䶮。
  
  从2008年南京大学博士毕业来校到现在,张祖䶮在讲台上站了八年。从只会在课件上打字到学生总对她的课件满怀期待,从讲课得不到回应到“抬头率”超高,能时刻引领、牵动全体学生的神思紧紧跟随,从同学抱怨、拒绝做作业到有不少人将她布置的“写家史”几乎写成了一本书……这八年间张祖䶮为这些改变付出了无数努力。在她的课堂上经常可见一个有趣的现象:跟随她的“指挥”,全体学生会整齐划一地低头翻书,也会整齐划一地抬头看课件,还会一起七嘴八舌回应她抛出的大大小小问题。
  
  每两年教材要要更换,每隔一段时间要回头翻看自己的课件,都能发现“我其实还能做得更好”,每一堂课后都会反思,自己这一次有哪些地方差强人意,然后根据效果调整完善内容、形式。这是她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历史图片一定要找对,绝对不能靠网上简单的搜索。”为了补充更新的、更贴合教材、更清晰的资料,她经常为了找到一两张图片、一份文件、一张传单原稿等等而忙活一晚上,力求给同学提供更直观更丰富的信息。用在课件上每一张图片,她都一一处理过,去水印、增加清晰度……因为“上的是百来人的大课,图片质量不高,担心后面同学根本看不见。”
  
  为达到课程以史鉴今,以史励人的目的,她会不断调整更加贴近同学生活的内容。如课程涉及到近代大学的发展,她专门搜集资料,开辟专题,结合史事为大家补充关于留学生,适合留德、留日、留美的海外高校情况讲解。在她看来“了解这些对同学今后的生涯规划会有帮助。”而她精心设计给同学的命题论文“我的家从1949到现在的变迁”,同样也是为了贴近生活,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实践,达到“用家史见证国史”的目的。
  
  尽管获得过全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并获得学生评选的“我最喜爱的青年教师”,但张祖䶮仍说:“到今天为止,我都不敢说自己达到了最好。”“只有不断备课,不断调整,不断补充新的东西,才能让自己保持对课程的新鲜和激情。只有不断保持新鲜,才能给与同学们同样的思想共鸣,和他们一起进步。而我理解的大学课堂恰恰应该充满了思想的争鸣和共鸣。”(杨雯)



涂利华:归根结底让学生学好

  “不管你用什么教学方法,把学生教好这是最重要的。黑‘猫’、白‘猫’,教好学生就是好‘猫’;黑法、白法,教好学生才是好的方法;黑课、白课,学生承认的、学生满意的课才是好课。”涂老师教学更多的是立足学生,学生的掌声和赞同声对他来说才是最好的。
  
  涂利华老师在川农任教已经5年,从最初的助教做起,如今的涂老师自己已然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涂老师认为老师除了基本要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思考的能力和做人做事的道理。
  
  涂老师上课绝不拖堂,他对自己的教学进度绝对有把握,在此基础上他十分注重学生学会思考的能力。对一个案例作分析,讲究用批判的眼神动态地看问题,要追问自己:“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讲究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学生自我思考。“土壤是怎么形成的?土壤它是由岩石的风化产物形成的。而岩石的风化产物又是怎样形成的?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在外力作用之下风化形成的。而岩石在什么地方?在地壳是不是?……”涂老师上课就爱问 “为什么”,而这些“为什么”正好有逻辑地把问题串联起来,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上课才会参与其中,整个课堂才不会显得枯燥无味。
  
  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为教材与上课体系不同,涂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很多的准备,需要查阅很多文献,各类教材事先也都需要通读,以便随时更新补充新内容。即使上课普通展示的一张PPT,涂老师也绝不马虎大意,不论是文字或案例还是PPT的动画效果和图案色彩,都会经过涂老师的精心设计。“真的希望大家不要逃课。鼓励同学们还可以去蹭课,被蹭课的老师会很欣慰,蹭课的同学也会很有收获。”涂老师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希望同学们从自己的课中也能有所收获。
  
  在此次优秀教师的评选中,学校和学院也是十分重视。上交学校的纸质材料经过了反复地修改规范,学院前前后后也组织了七八次听课,学院的老教授们都参与了听课,每一次都会给涂老师的讲课很多建议。学院的重视给了涂老师很多学习提高的机会,涂老师说:“优秀教师的荣誉其实不能算什么,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归根结底要能够教好学生。”
  
  “持之以恒是最重要的品质,教学和科研都是如此。选择教育工作就要坚持到底,我喜欢学生,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将学生们培育成才。”涂老师觉得这样的他感到幸福。(李世香)



李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2005年留校任教,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李伟副教授站上教师讲台已有十余年。从一开始单纯对知识点的讲解,到现在得心应手的调动课堂气氛,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研究精神。李伟说,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修正是他的“制胜法宝”。
  
  研究生阶段便在本校攻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李伟与《作物育种学》结缘已深,“讲不讲完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有没有掌握诀窍,吸收知识。”李伟认为,“教师、学生都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上课时应着重考虑教学对象,怎样让课堂生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作物育种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为了吸引学生注意,李伟会在课程讲述中穿插许多与专业内容紧密相关的小视频,以此培养学生兴趣,打开思维。他采用参与式探索讨论教学法:把班级学生分为不同小组,首先让学生讲述自己课外阅读课程相关资料所掌握的知识,再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由其他同学尝试回答,最后由小组推选一名成员进行讨论总结,并全班交流,老师只是讨论的组织者。
  
  这样新颖的方式自然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好评。“李老师讲课幽默风趣,课堂形式多样,布置的作业蛮有意思。”正在学习《育种学》的大三学生刘琼说,“李老师会让我们用视频的方式表述与育种学有关知识概念,既有趣又让我们学到了知识。”
  
  李伟说:“学生始终是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每次的期末试卷评改后,我都会把阅卷情况通过邮件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同时,为了针对性改良课堂教学,会在学生中发放问卷调查,听取学生建议。我倾向于平等地和学生交流,他们总能有新的东西触动我。”(陈月清)



  侯超平:挖掘课程本身的魅力

  “侯大大上课幽默风趣,抓住重点,PPT也特别精细,一堂课下来感觉能真正学到东西。”上过侯超平老师的“建筑设计”课程的马晓天给侯老师点了个大大的赞。
  
  近几年来,侯超平主要担任《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等课程。为了给同学们带来启发性强的“干货”,侯超平用“有趣、实际、活跃”定下课堂标准。
  
  “专业角度来看精准扶贫怎样开展?”“城市小街区规划,拆除围墙是利还是弊?”课堂一开始,侯超平的开场白更像是对时事热点的讨论。
  
  “有趣,但不过于追求形式上的趣味化。”侯超平更加注重挖掘建筑设计、房屋建筑本身的魅力。他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内容,国家战略发展和市场关注的热点为根据,选定教学切入点,联系实际的内容反倒更容易让同学们主动参与到专业学习过程中来。
  
  “我允许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敢于表达,敢于‘犯错’,只有充分暴露了错误,才能更好的有的放矢的纠正错误。”他把基本的方法、行业规范标准、处理技巧界定清楚,然后鼓励每个同学表达自己的方案。一个题目,百种设计。他不评判对错,但会针对每一份设计都给出调整性的意见建议,让同学们明白实际的差距。做得不够好的方面,他一再鼓励不要灰心。
  
  但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不搞满堂灌,他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搞纯理论,除了要求方案设计能力、还要求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提高,在参与实际项目上要有真功夫,在市场上经得起检验。
  
  于是,45分钟的工学专业课堂,有时候在训练思维,有时候在训练语言表达,有时候训练谈判技能。通过分组,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协同解决问题。通过公开评图,展示学生完成的图纸和模型,并汇报讲解方案,请来专家、同学、非专业人士作为综合评审团评讲,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于是,在45分钟外,他下更多功夫和同学们探讨研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等题目的思考被同学们带进了“挑战杯”等创新能力赛事上。空间构型、停车场设计出入口数量位置的方法,与甲方怎样谈判的技巧等让同学们在实践实习中得心应手。
  
  任教六年来,侯超平老师先后获得学校优秀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我最喜欢的青年教师”等荣誉,指导学生团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暑期社会实践、建模大赛等获得优异成绩。
  
  对于今后的教学,他还想通过调整设计任务书下达时间,调整真实案例介入时间,调整评教方法挖掘学生潜能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明白“做什么”“怎么做”“会做什么”。(张峻绫)



  刘国军:把施工现场“搬”进课堂

  “课堂教学必须结合生产实践”,“教师是课堂的第一责任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是刘国军老师任教以来一直坚持的教学理念。
  
  2012年9月工作以来,刘国军主要承担了《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概论》等课程。《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课本上的抽象的理论和数据,让许多同学无法将课本知识和现场实践联系起来。
  
  怎样让课堂教学更加直观?怎样让课本知识不与实际施工脱节?刘国军思考着把施工现场“搬”进课堂。
  
  他将各施工工艺分类,逐一收集视频和图片,建立起涵盖各个施工工艺的视频库与图片库,课件丰富生动,内容形象直观。实验教学的全部学时,他带着同学们参观施工现场,校区建设工地、都江堰CBD中心工地、公园达到一号楼盘工地,处处留下师生实践的足迹。
  
  “课本很枯燥,但课堂很丰富,基本每章节都有直观的图片视频。工地实践更是对后来的实习很大帮助。” 土木工程2012级胡泽友回忆,在学习钢筋的焊接、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基坑的支护等施工工艺流程时,理论教学显得有些抽象,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不仅专门找来相关视频,还带领大家到工地现场参观。“后来在广安工地实习时,很容易就上手了。”
  
  视频图片容易,但什么时候用什么样视频图片讲哪个案例才能帮助同学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顺着“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他主持的省级教改项目:“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中,对分层次教学法探索、课程分组讨论探索、机考题库的建设与完善等尝试探索。
  
  “分层次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由浅到深,分为不同的教学层次。”刘国军介绍:“比如在某桥梁施工流程的案例教学中,要涉及到的教学层次有:基本的工种层次(如钢筋、模板、混凝土)、专项施工层次(基础、墩台、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层次(桥梁的施工进度计划),在实际教学中,要由浅到深、步步深入。”
  
  直观、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和分层分级的教学设计,在课本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建起了步步台阶,引导同学们不断深入,学以致用,也让同学们喜欢上了这门课、这位老师。2015年,刘国军获得2015年度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我最喜爱的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如今,刘国军正在建立土木工程施工虚拟仿真系统,力争让学生在虚拟的三维工地中漫游,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张峻绫)



  胡滨:学营养就是享受健康

  自2006年来校工作至今,食品学院的胡滨副教授已经在三尺讲台上辛勤工作快10年了。在这十年里,他一直秉承着“学营养就是享受健康”的理念,不断地丰富课堂教学方式,紧抓学生的“痛点”,致力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让学生既能把知识学得好,更能用得好。
  
  “不论什么课程,抓住学生‘痛点’,引起他们的兴趣,学生自然就有了学习下去的欲望和动力。”在胡滨看来,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再好,只要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一切都是徒劳,“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他们和他们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胡滨无论运用哪一种教学方式时,都会从精心挑选同学们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或相关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胡滨任课的《食品营养学》为例,在讲授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这一课程重点时,胡滨就围绕对比孕妇与乳母这两类人群的不同营养需求来授课,“不管男同学女同学,以后都会成家有小孩,掌握孕妇和乳母的营养需要,是作为一个好丈夫和好妈妈的必备技能哦”。而在讲授食品营养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这一难点时,胡滨就以肥胖这一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为切入点进行教学。于是,这一章节的课程训练题目是膳食脂肪与人类健康,实验课内容是测定饮料的糖分,“你们自己看看每天摄入的糖分超标多少,长期摄入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肥胖可是会导致许多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因素。”
  
  除了在课堂上将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课后胡滨也会认真仔细地回答同学们的各种疑问,有的时候是为社会实践做营养宣传的同学们作指导,更多的时候是同学们时不时地短信、邮件提问,“有的是问课程上不懂的,有的是问自己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营养问题,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都会一一地回复,”胡滨笑着说道,“现在社会对营养和养身的问题越来越重视,但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堂下,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将实践过、靠谱的知识传授给同学们,让他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龙泓宇)



  郭珊:让实践成为最好的课堂

  管理学院郭珊老师承担的课程偏重于市场营销学科。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是实践性较强,要求重视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参与,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营销实践的能力。
  
  在课堂上,郭珊老师特别注重课程内容贴近生活、紧扣热点。她常常传播“生活化营销”理念,鼓励学生多将营销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将生活场景作为营销实践的起点。为此,她设置了多个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选题,为惠民小区商铺做营销策划、为本校拍摄宣传广告、为110周年校庆做网络推广等,让学生分组完成并在课堂上展示,相互交流。由于教材的编写滞后于实践,目前国内主流的营销学教材对于近几年的营销新动向和热点问题涉及较少,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移动互联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热点作为目前营销的主流和发展趋势,是亟需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因此郭珊老师在授课中特意增加了相应的内容和课程训练,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郭老师的课很生动,喜欢与我们互动,节奏把握也好。”市场营销13级学生严瑾对郭珊老师的课记忆犹新。郭珊老师在课堂上注重案例和热点问题的互动式探讨,推行生讲师评、生讲生评等教学活动,加入问答、辩论等元素;而课前和课后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包括视频、电子书等,并鼓励学生自发通过互联网去搜寻和完善知识,要求学生对于案例和讨论题目做课前准备,通过分组探讨和课堂展示等环节推动学生开展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
  
  郭珊老师表示,今后还将更多地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管理咨询精英挑战赛及各种社会实践等活动,同时争取到与企业横向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将课堂所学所得所思与真实的营销实践相结合,切实增强能力的培养。(张喆)



弓伟波:允许刷微博的课堂

  一般来说,刷微博这个行为在课堂上是学生开小差的表现,理当被禁止。但是弓伟波的广告学课堂有些不一样,在这里,上课可以刷微博。究其原因,原来他们上课刷微博、博客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查阅资料和进行课堂互动。
  
  “我有一个专门的教学微博,名字叫做‘广告小沙弥’,专门用于提前发布教学内容和跟同学们一起讨论社会中热点的行业事件”,有9年教学经验的弓伟波,对于网络冲击下的课堂,有着自己的见解,“网络渗透到课堂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但如何把网络变成教学的帮手,这个就需要费一番心思了。”
  
  在他的教学微博上,设置有有4个主打栏目,#洗耳‘弓’听#栏目主要用于跟同学们互通讨论课程安排和教学疑问;#天下‘弓’评#则聚焦点评行业热点事件和校园大小事,引导同学们独立思考;#课外‘弓’读则是紧跟专业行业动态,确保眼界不落伍;#‘弓’喜成才#则是及时公布实习就业信息,让同学们赢在起跑线。除了教学微博,弓伟波还开设了教学博客和课程网站,将自己课前精心准备的课件、讲义、延伸材料等都放在上面,“上课的时候只要有需要,同学们马上就可以点开手机进行查阅,预习复习也方便。”
  
  对于如何运用网络进行课堂教学,弓伟波还有他自己的一套教学办法:引进来、动起来和沉下去。“引进来”指的是充分利用好课堂前几分钟,从“央视1118招标进行时”、“北大硕士卖米粉”等业界热点和校园事件入手,给同学来一场“脱口秀”,提起兴趣,让同学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动起来”则是通过教学微博发布讨论题,让同学们上台做主角;“沉下去”既是指带领同学们做实践,完成实际的广告策划、杂志编排推广等活动,做到学以致用,又是指他自己要不断学习,“总不能上课的时候你讲一句,同学们就回你一句我早就知道了,那你这个老师得多失败啊!”
  
  除了极富特色的网络教学,弓伟波对课堂纪律的高要求也是出了名的,同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出去”,对此,他笑着说道:“我对同学们的时间观念要求很高,有迟到的学生,我都会对他们说一句‘出去’。当然不会真不要他们进来,只是给他们提个醒,毕竟一堂课就那么点时间,你迟到了几分钟,进了教室再喘口气休息会,时间就没剩多少了。”
  
  新鲜的网络教学,不带重样的引入案例以及精心准备的各种资料和风趣的语言,让同学们对于他的课愈发喜爱。在他一次生日时,同学们给他的信上这样写道:“你的尽职尽责让我实在惊叹,为了跟上你的课,我居然特别去关注新闻。不知不觉间对课程有了期待,尤其是你出差的那几节课,真的想死我们了。”
  
  “网络教学的本质在于,在课堂上没有上下级,老师要把学生当做成年人来看待,我与学生们是平等的。”弓伟波不仅这样,也这样实践着。(龙泓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