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暑期工作回顾:科技创新篇
暑假期间,科技处内引外联夯实基础研究,牵线搭桥推动校地科技合作,有序开展了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科研积极性,满足了广大师生暑期对科研服务的需求,保持了学校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常态化。
科学策划 认真组织申报科研项目
科技处积极动员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2项,已有5项学校参与项目确定立项。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项。根据《关于公布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学校今年获得第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项,获得资助(直接)经费1396万元。其中,面上项目12项,合计810万元;联合基金1项,合计64万元;青年基金25项,合计505万元;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合计17万元。在暑期进行的新进教师培训中,对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作了动员。
组织2016年国防基础科研项目评审答辩;组织2016年国防科工局军品配套、中航集团航空基金以及四川省级军用技术再研发和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的申报,共计申报项目2项,申报经费750万元。开创性的获得军委科技委和军委装备发展部项目的申报资格,首次申报前沿科技创新和预研基金等,共计8项,申报经费2700余万元。
组织申报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82项。申报数量较2015年增加了59%。其中应用基础26项(面上20项,重点5项,重大前沿1项),重点研发项目38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青年基金4项,创新团队3项,科普项目2项,平台搭建类2项,科技扶贫1项。申报经费共计2361.8万元。申报过程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推送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项目。
开展了四川省科技专家库专家的征集及专家信息的更新工作,共有67名专家通过科技厅认证。
组织申报2016年度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共申报项目99项,其中科技攻关项目76项,产业化推进项目2项,新产品研发项目13项,重大专项2项,成果转化项目1项,其它类项目5项。
暑期期间,审核签订与企事业单位横向科研项目合同13项,合同金额117万元。
合纵连横 搭建科研合作平台
学校与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公司洽谈科技合作事宜,在联合申报省级军用技术再研发和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达成初步意向,在“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应急指挥系统产业化项目”、“铁路防遗漏工具改进”等横向科研项目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
学校还与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航工业成飞集团、企业、南充经开区管委会代表就新材料项目研发、军民融合成果转化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在校领导带领下,赴上海、苏州等地进行科技合作洽谈与对接,与上海中铁二十局集团华东工程指挥部、昆山德国工业园区、同度能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中材扬州中科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就企业科技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并达成了多项共识。
加快科研平台建设 科学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科技处积极向上争取、主动向主管部门汇报学校“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事宜,得到了上级的支持,目前实验室申报工作已列入我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清单;组织学校学术委员会相关学科组会议,对工程结构冲击与振动实验室拟申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申报材料进行了会议评审,修改完善后将尽快上报省科技厅。多次组织或参加科研平台建设发展研讨会,为稳步推进健康发展,提升支撑学科建设的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科学编制第三批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暨整合调整前三批试点项目“(西南科技大学)高校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报送至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制学校“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从发展基础与发展态势、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主要举措等方面就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安排和展望。
捷报频传 获得国家部委表彰
持续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积极服务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学校军工科研管理获国防科工局颁发的“军工科研项目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是全国两个受表彰的地方共建高校之一。该项荣誉的获得是国防科工局表彰学校在军工科研项目论证、申报审批、实施管理、项目验收、成果管理等方面工作取得的进步。此外,科技处还积极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依托单位基金管理先进工作者。
密切关注 科研成果奖励进展
科技处持续跟踪学校申报201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7个项目奖励动态情况。做好2016年学校各类成果奖数据统计工作,申报各类成果奖励10项,其中:申报农业部丰收计划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7项,地市级成果奖1项。与绵阳市科技局密切联系,时刻关注2016年绵阳市科技进步奖申报动向,积极联系意向申报教师,为明年申报工作奠定基础。(张婷 编辑)(科技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