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都教育大事回顾

24.01.2014  11:10
日前,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2013年成都教育大事盘点》:成为全国首个整体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城市;《成都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二阶段建设总体方案获批…… 成为全国首个整体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城市 9月7日至13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成都市19个区(市)县进行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检查。经认定,成都市成为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首个实现所辖区县全部达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城市,比国家规定提前8年完成目标。 成都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顶层设计、标准引领、政府托底、强化师资、圈层融合、督导监测”模式,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肯定,对推进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9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成都率先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11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了我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 成都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正式施行 2013年1月1日,《成都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这是目前全省第一部职业教育地方性法规。《条例》实施一年来,成都市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养成教育成效显著,职业教育为成都市“产业倍增”提供了有力的技能型人才支撑。2013年,全市中职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6.6%,进入规模以上企业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69.9%,进入成都市六大重点产业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37.3%。同时,成都市充分发挥“首位城市”作用,近五年,全市共接收8352名藏区学生(约占全省的1/3),3878名已毕业“9+3”学生就业率高达95%。 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二阶段建设总体方案获批 2013年,教育部批复同意《成都市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二阶段总体方案(2013-2017年)》。方案提出,构建和完善基本公共教育、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服务、终身教育“四大体系”,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新市民大学生培养、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建设、教育家办学、未来学校建设、特色职业院校建设、地方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教育改革协同创新、教育对外开放“十大计划”,明晰了成都教育改革发展的时间表、路径图和任务书。12月5日,成都市又获批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成为全国30个实验区之一。 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70% 全市新增公益性幼儿园169所,全市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达824所,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70.6%。就读公益性幼儿园的13万多名成都户籍幼儿均享受政府财政补贴。市本级安排学前教育专项资金6025万元,用于支持公益性幼儿园发展,其中5325万元用于生均公用经费补助,700万元用于改善公益性幼儿园办园条件。全面消除无等级公益性幼儿园,全市公益性幼儿园均达三级园以上。国务院妇儿工委刊发工作简报,对成都市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给予充分肯定。 另外,三年共培训普通高中老师2.7万人次。39所普通高中获批为省一级、省二级示范性学校。99所学校评为“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占全省的51%,87所学校被评为“成都市第四批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 教育资助总投入达到13.1亿元 2013年,全市教育资助总投入资金约13.1亿元,受益学生累计达163万人次,实现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的满覆盖,履行“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其中,全面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对93.4万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作业本,投入资金约5.48亿元;对13.5万人次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在籍学生给予学费免(减)补助,投入资金约2.6亿元;对约15.7万人次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生给予了生活补助,投入资金约2.1亿元;在远郊8个区(市)县298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营养改善计划,资助学生约22.7万人,投入资金约1.2亿元。 教育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 发布《成都市区(市)县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报告(2013)》。结果显示,2012年度,成都市各区(市)县教育现代化33项指标目标总体达成度平均值为84.6%,较2011年度提高了8.1个百分点。2012年度总达成度在85%以上的区(市)县由2011年度的2个增加为9个。教育现代化8项核心B级指标的平均达成度达93.2%,其中5项指标达成度在95%以上。市委、市政府目督办将各区(市)县2012年度教育现代化指标总体达成度增长幅度纳入了对各区(市)县党委、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监测结果显示,19个区(市)县均圆满完成总体达成度的增幅目标。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取得新突破 成都市获批全国教育信息化实验区。建成统一的市、县、校三级数据联动和资源共享的成都市中小学图书数字化管理平台,成为全省数字校园应用支撑系统之一。全市1039所中小学校,2800余万册纸质图书接入平台管理、流通,纸质图书总量净增加796.2万册,生均图书增加3.2册,区域间生均册数差距明显缩小。成都市学校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1209所学校(幼儿园)开展安全课程,约3.8万名教师参与授课,145万余学生和家长参与学习。该平台不仅可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还将家长纳入学校安全教育范围,实现学生安全教育和监管的家校无缝配合。“成都数字学校”正式上线试运行,免费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 城乡教育“圈层融合”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 2013年12月,成都教育“推进城乡教育互动发展促进教育圈层融合”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全市跨区域委托管理和名校领办学校已达到8所,干部教师交流6483人,其中干部跨区域互派108人,县域内431人占义教段校长(含副校长)总人数22.2%;教师跨区域互派720人,其中中心城区支援农村学校340人,占城乡结对学校专任教师4.3%,县域内交流5224人,占应交流教师数17.4%。蒲江县金钥匙学校等一批被托管学校成效显著,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教育部简报》推广成都教育圈层融合、名校进县城托管到乡镇的典型做法。 成功举办2013都江堰国际论坛 10月25-26日,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3都江堰国际论坛”,以“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建设”为主题,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名教育官员、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形成了《2013都江堰共识》,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2013都江堰共识》,同时还成功举办的亚洲教育论坛。2013年,《成都市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项规划(2013-2020年)》发布。全年新增2个海外教师培训基地,组织校(园)长、骨干教师出国(境)培训达2783人次,较2012年增长119.8%;境内国际化培训达12059人次,较2012年增长21%;海内外师生交流互访达19725人次,较2012年增长39.6%;全市高中毕业生被国(境)外正规高等院校录取的合格人数为1005人,较2012年增长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