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德阳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28.11.2014  17:47

为客观、真实、准确地掌握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我会创新思路,带着问题走基层,分区县、分行业、分层次开展调查研究。在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张志强的带领下,我会先后对6县(市、区)工商联、17个行业商会进行了逐一走访,着重对46家房产企业、50多家机械企业、10多家化工企业和金融行业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年初通过行业商会向会员企业发放了企业盈利、用工情况及需求情况的调查问卷800余份,分行业统计、分析、对比企业发展情况,真正找到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帮助企业出谋划策,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努力营造金融、政策、政务、法制、舆论“五大发展环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201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注重简政放权、营造环境、释放民间资本潜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4年上半年,我市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365.2亿元,占全市GDP的54.12 %,增长10.5%。

(一)创新主动性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在市场倒逼机制的推动下,全市民营企业普遍认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主动性不断增强,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端高质高效拓展和延伸,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呈献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型”的发展趋势。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的企业基本开展了“校企”科研合作,13家民营企业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企业建立了个人才工作联系点;民营企业中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有6家,省级技术中心33家,市级技术中心81家;全市民营高新技术企业75家。

(二)借力资本市场,企业发展提档升级

通过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继宏达、科新机电、川油宏华、九里春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圣酒业股份公司上市之后,2014年四川御营春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天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四川第3家登陆天交所的地方名优白酒企业。企业上市首日以1.2元开盘,首笔就成交14.9万股,成交价1.56元,在同日上市的11支股票中股价排名第四。6家民营企业的先后上市,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也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途径。在上市企业的辐射带动下,我市 多家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生存艰难,情况不容乐观

一是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发展堪忧。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旺,民营企业订单少,不少行业供大于求,销售不畅、库存积压、盈利锐减,形势严峻。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住宅供应面积约为61万平米,成交面积约为42万平米,新增库存约为19万平米,存房量不断增加。截止目前,全市存量房潜在供应有220多万平米,按照当前的销售速度,在没有新增供应的情况下,需要3年时间才能售完。水泥、混泥土、油漆涂料、保温材料、建筑用管材等生产型建材企业在市场萧条的情况下,采取减员、停业等方法应对,恒大建材市场仅2013年就有近20家转行或改行。东力钢材市场仅规模较大的商家能够勉强维持,规模小的商家逐步被淘汰,目前,已有16家钢材商退市。

二是电商冲击,蚕食市场份额。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观念的转变,电子商城已成为消费者购物的主要渠道,小到针线纽扣,大到钢材汽车,都能够通过网络购买,加之电商具有实体商铺无法比拟的价格优势和安全快捷的送货服务,极大的抢占了市场份额。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为IT行业和温州商会、福建商会中的零售业。

三是盈利不平衡,行业之间、行业内企业之间出现两极分化。从行业来看, 金融、医药、食品、美容美发类企业效益平稳,其中美容美发和金融行业发展最快,被调查企业中美容美发行业90%以上盈利,金融行业60%盈利;化工、餐饮、建材、房产、园林、汽车等企业效益普遍下降,其中餐饮企业70%亏损,房产企业58%亏损,机械企业55%亏损。 从行业内部看, “专、精、特、新”类企业效益较好,无特色、无优势、无技术的企业效益较差。如:餐饮企业中,味道好、有特色、大众化消费水平的中小型餐饮店效益较好,而高端餐饮经营惨淡。机械行业中,拥有高新技术,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效益较好,无自主产品、无固定客户的纯加工企业情况不容乐观。

2014年上半年各行业企业盈利情况

行  业

盈  利

持平

亏  损

转业或停业

美容美发化妆品

90.5%

9.5%

 

 

金  融

60%

 

40%

 

钢材炉料

50%

20%

20%

10%

建  材

46.6%

5.5%

43.4%

 

机  械

46%

 

54%

 

餐  饮

30%

 

70%

 

园  林

10%

10%

80%

 

 

(二)多种要素叠加,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一是生产成本高,人力资源成本占比最大。 原材料价格、水电气价格、土地使用、运输物流、商铺租赁等持续攀升,人力资源成本继续提高,企业利润被缩减。目前企业制定的工人月薪已提升到1500—3000元,高级技工和管理人员月薪达到3000—5000元。企业普遍反映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企业给职工缴纳的“五险”支出大幅度增长。所有生产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占比最大,企业给职工缴纳的“五险”以及工资、福利待遇等用工成本占企业利润比重达40% 。

      二是税 费负担重,部分企业税收支出与销售收入成反比。 在宏观经济下滑的同时,企业的负担并未减轻反而加重。从我会18家重点民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上半年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29.35 %,纳税总额同比提高了2.74%。其中,以化工类企业、酒类和房地产企业企业为最,它们的利润额分别下降了60.82%、55.47%和26.5%,而纳税额却分别增长了8.27%、27.53%和129.89%,利润额与纳税额成反比,企业压力很大。

三是行业中业态同质化,价格战进一步削减利润。 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同质化导致恶性竞争。全市有物流快递企业100多家,货运业和快递业同行纷纷拼价格,2013年总体盈利下降了25%,今年上半年基本为微盈利甚至亏本状态。房产企业之间热衷于效仿,每当出现一个新亮点时,其他开发商也迅速跟进,商品房无特色,为撬动销售,开发商以价换市,不少楼盘价格跌破4000元。

( 三)融资成本高,资金紧。 银行利率居高不下,对中小企业执行基准贷款利率上浮30%—60%,加上代保费达13%—18%。此外,房产、土地抵押登记,公证,工商查询等各种手续费约13%,贷款成本大幅上升。德阳准金融商会的成立,确实为民营企业解了燃眉之急,但与银行贷款不同,民间借贷利率均高于银行,有的已高出国家法定基准利率的5—8倍。高昂的融资成本企业在短期内还能勉强承受,时间一长很可能会拖垮一批企业,一旦实体经济被扼杀,金融业也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民间借贷既是民营企业的救命稻草,也可能是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目前已有亭江机械等多家企业因民间借贷濒临破产。

(四)用工减少伴随人才缺乏人才流失,制约企业发展

因市场萎缩、订单减少的连锁反应,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普遍减少用工,同时管理型、技术型高端人才短缺,企业留不住人才。 一是用工普遍减少。 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80%的企业减少了用工人数,园林施工企业50%减少用工,机械行业用工减少的占28%。 二是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学生毕业生、技术工人纷纷涌向沿海,内地企业面临招工难。特别是机械行业,随着发展形势的持续恶化,我市不少企业辛苦培养的技术人才和骨干技工,越来越多地流向江浙沿海发达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机械行业人才培养基地”。 三是管理、技术人才短缺。 企业普遍采取临时性、项目式用人模式,没有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这种现象在快运物流和美容美发行业中较为突出。

(五)转型升级力不从心,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一是政府引导不到位。 部分职能部门对转型升级认识不到位,重视眼前利益,紧盯GDP、税收指标,忽略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及过剩产能,出台支持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少。 二是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足。 中小民营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大多属传统产业,要转型到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产业困难重重。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热衷于模仿和加工,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差,核心竞争力不强,转型升级缺乏基础。企业缺乏转型长远规划,或者有资金没项目,或者有项目没资金。 三是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支持和保护不够。 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风险大,使多数民营企业不敢创新。很多企业刚开发的新产品很快就被其它企业模仿,新产品开发中的高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特别是在原始创新和发明专利方面,企业为此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与时间,一旦被他人仿冒,要么为侵权纠纷耗尽精力,要么任人仿冒,自己则可能前功尽弃。知识产权保护风险现已成为民营企业专利进步,特别是发明专利进步的重大制约因素。

(六)政务环境不宽松,政府职能部门越位缺位

通过2013年“四个年”活动和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各级党政部门的工作作风有了较大的改进,企业对其在办事效率、服务态度、依法办事、办事公开等方面的评价有所提高,但发展软环境还有待优化。 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 受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影响,工作上不能完全放手、放开,政策上不能完全放宽、放活;受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影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难以落实,损害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二是政府管理越位、服务缺位。 服务体系不健全,存在扶持不积极、服务不主动等现象,对民营经济管理越位、服务缺位,重监管轻服务、重检查轻支持等问题突出。项目审批时限长、审批程序多,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吃、拿、卡、要问题屡禁不止。 三是投资环境不公平,外地企业抢占发展先机。 认为“外商才是商”,用不同的标准和态度对待外地和本地企业,本地企业很难有机会享受到有关优惠政策,挫伤了本地企业家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本土企业的发展。 四是对行业商会重视不够。 在行业商会之外,政府职能部门也在组建行业协会,目前,在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各类协会组织有280余家,协会与行业商会经常发生冲突,存在争夺会员、争夺地位等矛盾,行业商会在服务会员、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三、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创新引领,引导企业通过加快转型升级参与全面深化改革。一是推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全面深化改革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最大的红利。当前企业面临的产品定价能力和议价能力弱、生产成本高利润薄、企业生存艰难等问题,根本原因是企业创新不够,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低,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不强。要引导民营企业组织技术攻关,对取得专项成果、高新技术的企业给予奖励,提高民营企业创新积极性。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支持民营企业领军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完善产业创新链和技术供应链,提升协同创新水平,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在产业层面的有机衔接,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抓住全面深化改革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二是大力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按规模、外向度、科技含量等标准综合考虑,从机械、食品、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中,优选一批民营企业作为重点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其迅速做强,成为我市民营企业的“领头羊”。引导企业针对产业链延伸、技术装备升级、工艺质量提升、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规模效益等重点环节,开展技术改造。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投资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新兴产业在民营经济中的比重。 三是采取放、扶、逼推动企业升级。 “放”即打破垄断,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经济发展“新36条”,实现市场准入公平待遇,特别是引导企业合资合作,走混合制企业发展道路。“扶”即实行少取多予,通过减税、减费,帮助企业轻装上阵。“逼”是靠市场倒逼企业转型,一方面化解企业生存困境,另一方面利用高成本的市场倒逼机制迫使企业转型升级。

(二)搭建支持平台,加大企业政策扶持。一是设立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按比例逐年扩大规模,重点用于激励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技术改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融资担保、创业培训等。 二是完善技术创新支持政策。 制定产业技术创新专项规划,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给予财政支持。支持小微企业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成果转化,加大对企业自主研发的“高、精、尖”项目的扶持和奖励力度。 三是落 实财税支持措施。 切实落实企业研发经费、小微企业税费减免等各类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化财政性专项资金扶持导向,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与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与载体建设、企业创新发展奖励等。指导帮助民营企业争取各类扶持项目和资金。

(三)推动金融创新,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一是引导信贷支持。 大力开展银企对接,健全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互通渠道和长效合作机制。推动金融创新服务,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发适合民营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和激励机制,拓宽抵押品范围,探索制定以专利、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或质押的具体措施。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 认真落实“金融十条”,鼓励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股股份制商业银行、组建民间银行等民间金融机构。鼓励中小企业采取合作、联保、参股等方式“抱团”融资。加强对中小企业上市的培育,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 三是重视发挥商会在融资担保方面的作用。 探索商会行业内的银行授信、联保贷款、互保基金等融资模式,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贵的问题。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 对不合理收费、不合理限制资金使用等变相提高利率的行为进行处理,清理抵押登记、公证、工商查询等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重视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不是资金,而是质量、技术和掌握技术的研发团队、技术工人。 一是整合专项培训资金。 着眼提升民营企业的产业制造能力与质量水平,设立专项资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培训、实训锻炼资源,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实用人才,为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是坚持外引内培互补。 引导企业利用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和载体,多渠道、全方位引进人才和智力。鼓励企业依托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自主培养人才。 三是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 鼓励企业通过返聘高技术、高职称的离退休科技人才担当技术顾问、进行上门指导,继续为企业发展贡献经验、才智和力量。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快捷地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

 

(五)营造政务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一是充分简政放权。 努力减少政府直接参与或干预经济活动,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把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上,对经济活动从宏观政策上给予全力指导。 二是改善政务服务环境。 健全法制、公开政务、改革行政审批等制度,坚决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减轻民营企业负担,为民企充分施展才能、放手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出重拳破解民营企业审批难和办事难,推行无障碍准入、无刁难审批、无歧视办事、无拖延办结,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民间资本投资便利化;对本地企业扩大投资和合伙投资的项目,应享受招商引资相关政策,做到“一视同仁”。 三是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企业发展问题。 对于那些市委、市政府职能范围内不能解决的机制、体制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向上反映,让上级部门了解企业发展困难。 四是重视并注重发挥行业商会的作用。 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把诸如行业标准的制定、技能资质的考核、质量认证、行业自律等适宜行业商会承担的行业管理职能下放给商会行使,支持商会开展行业统计、行业调查、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价格协调等工作。建立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制订出台政府向行业商会购买服务实施办法,明确政府向行业商会购买服务的基本原则、实施范围和主体、承接对象和条件、购买形式、操作流程、支付方式和职责分工等,使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演化。比如:放手让行业商会举办房车展,服务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