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看教训 2013年开车最易被忽视的九大错误

31.12.2013  08:34

  发个微信挠个痒,换张CD抽根烟……这些微不足道的小动作,在高速开车的时候,也许会让你摊上车毁人亡的大事!仅今年10月,成都涉及死伤的立案交通事故209件、死亡68人。交管部门从易发时间、易发区域、易发路段等做了详细的分析,为读者提供参考。

  500多人生命换来的

  不应是轻飘飘的故事

  而是沉甸甸的教训

  这应成为2013年

  最不应忘记的痛感

  傍晚6时至夜间11时 最易发生交通事故

  易发

  时间

  夜间18时至23时

  数据:209件立案交通事故中,早高峰时段7至9时发生事故21件,午间时段12至14时发生事故14件,晚高峰时段17至19时发生事故26件,夜间时段19至24时发生事故55件。其中,18时至23时为事故高发时段,共发生事故66件。

  分析:早晚交通高峰,车流量偏大,加之不少司机均是急于上班或下班,开车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事故多发。而在夜间,车流量虽然回落明显,但夜间行车视线不好,加之车速较快,事故偏多。

  易发

  区域

  城西南、西北片区

  数据:58件发生在城区,151件发生在区县。如果按照道路类型来区分,城市道路共占总数的39%;县、乡道路占总数的44%;国、省道路占总数的11%。

  分析:根据今年1月以来涉及死亡交通事故区域分布的统计,我市中心城区西北和西南的金花、簇桥、机投、土桥等片区由于车流量大、人员流动性大,属于死伤事故高发区域。

  易发

  路段

  无信号灯路口

  数据:道路路口发生交通事故57件,占总数的27%。其中,无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发生42件,占总数的20%;设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发生15件,占总数的7%。

  分析:在无信号灯路口,司机“互不相让”的情况要严重得多。同时,没有信号灯的明确指示,车辆之间“谁该让谁”,不少司机并不清楚。对让行规则的不熟悉,也是一部分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

  易发

  人群

  男性,外来务工人员

  数据:从事故责任人员类型来看,外来务工人员(含农民类群体)占总数的26%。职员占总数的10%。自主经营者占总数的19%。另外,根据今年前10月立案道路交通事故分布及男女司机比例核算,女司机发生立案道路交通事故的概率,不到男司机的1/3。

  分析:外来务工人员事故易发,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以行人和非机动车出行方式比较普遍。同时,由于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交通安全意识较差,参与交通过程中容易发生交通违法行为。

  易发

  驾龄

  3~5年驾龄

  数据:从交通事故责任者驾龄来看,驾龄在1年内的驾驶人发生事故占总数的7%。驾龄在3年内的占总数的19%。驾龄在5年内的占总数的39%。驾龄在10年以上的占总数的31%。

  分析:驾龄在5年内的驾驶人发生事故占总数的近4成,其中驾龄3至5年的占到总数的20%,证明这一阶段驾驶人事故率偏高。这部分驾驶人驾驶技能基本成熟,但过分“自信”往往容易粗心大意,导致事故发生。

  ↓手机拍宝马,追尾赔了10多万 今年7月,成都市民刘先生驾驶宝马7系轿车在三环路川藏立交至蓝天立交之间的主道上行驶。前方突然出现一辆哑光黑的敞篷宝马轿跑,“当时就觉得好看。”刘先生一脚油门跟上去,拿出手机想给这辆心仪的靓车留个影,“准备发给朋友圈跟大家分享下。”前方的宝马却突然一脚急刹,刘先生措手不及,没能及时踩下刹车。宝马敞篷升降架被撞坏,在随后的修理中,被认定为全责的刘先生赔了10多万。

  经验教训:

  成都交警一分局辖区内,曾有交通事故调查显示,10起事故中近两起事故会涉及使用手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开车时收发短信、观看手机视频、操作手机软件等情形,将被认定为等同接打手机的行为进行处罚:对司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并扣2分。

  ↑“就停一两分钟”,开车门撞死人

  2月5日,32岁的唐先生开车到青羊区双清北路5号门前时,把车驶入非机动车道临时停放,“就停1、2分钟,下了人就走。”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车门刚开了一半,电动车撞上车的门边,骑车人张先生连人带车摔在地上,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青羊法院认为,唐先生构成交通肇事罪,致一人死亡,判处其有期徒刑9个月。

  经验教训:

  这并非个案,正确开车门,你会吗?结合多位一线交警和律师的意见,我们整理如下:如果车辆要停下并开门,最好能打开双跳灯,前后环视,确认安全之后再开门;开门时,一定要前后左右看清楚,速度一定要慢。千万不要一下子推开门,应该先开一个小门缝,或者从车窗往外看一看,确定没有来车来人再打开;骑车人、行人在路过停在路旁的车辆,特别是刚停下来的车辆时,注意保持与车辆的横向距离,防范车门突然开启。

  ↓事故没及时撤,酿“二次事故

  9月18日早晨7时许,机场高速主道进城方向,一辆哈飞轿车和一辆捷达出租车发生擦挂后停在三环匝道口附近,等待事故民警到现场。没多久,一辆黑色丰田轿车从双流方向行驶来。雨天可能视线不太好,驾驶员并没有看到前方设置的警示牌,丰田车直接撞上停在道路上的哈飞路宝。丰田司机被甩出车外,身受重伤。“所幸,哈飞路宝的司机没有在车上。

  经验教训:

  二次事故相比第一次事故,伤害往往更大。下列几种情况最易引发二次事故:一是司机在车道里理论,未把事故车辆迅速靠边,甚至没有设提醒标志。二是从后车角度来看,最常见的原因是超速或疲劳驾驶,也容易引发二次事故。成都交警提示,交通事故后,无法移动车辆应迅速开启危险警示灯,人员撤离到护栏外,并在来车方向150米外摆放警告标志;车辆可以移动的,一定要按照“快处办法”,尽快将车移动到就近服务站等安全地带。

  ↑油门当刹车,连撞5车

  12月5日,南充市仪陇县金城镇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红色大众小轿车在不到50米的路段内,连续撞上4辆车和1辆摩托车。“红色大众车女司机介绍,在行驶中,在她后面的客车想超车,一直按喇叭,她原本想靠边停车,结果挂错挡,挂了倒车挡,便撞到了后面的客车。撞到后面的客车后,她想再次靠边停车,却把油门当刹车,撞向路边停着的一辆车以及前面行驶的车子。”所幸事故只有一个人受伤。

  经验教训:

  错把油门当刹车一旦发生,后果往往十分严重。首先,驾驶人慌乱中极易出错。其次,新驾驶人要开自己熟悉的车。不少人在驾校学习的是手动挡的车,而发生事故时,往往开的是并不十分熟悉的自动挡车。建议新司机在对车辆还不够了解时,由老驾驶员陪同开车。

  ↓穿高跟鞋开车,奔驰撞上路人

  10月12日上午8时许,南充市金鱼岭正街市中医医院附近,一女子驾驶一辆奔驰车,在与另一车擦挂后连撞5人,造成一人死亡。对于这起车祸,大家有两个猜测:一个猜测是,车主是新手,错把油门当刹车;另一个猜测是,跟女驾驶员所穿的高跟鞋有关系。

  经验教训:

  交警表示,开车时脚上穿什么其实很有讲究。穿高跟鞋会把脚的支点抬高,无形中增大踩制动踏板的力度和角度,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高跟鞋可能带来很大危险。根据相关交通法规,穿拖鞋、高跟鞋及赤脚开车者,将被处以50元的罚款,发生事故的,则将被处以200元罚款。交警详解了开车不合适穿的10类鞋子:拖鞋、细高跟、中高筒靴、短筒皮靴、坡跟鞋、中低跟鞋、松糕鞋、马丁靴、雪地靴、洞洞鞋等。

  ↑怎么系安全带,其实有讲究

  7月28日上午9时30分许,G85渝昆高速公路四川冠英收费站附近发生一起车祸,一辆面包车因爆胎撞向中间护栏,车上一名男子甩至车外中间护栏处,身首异处。据该面包车司机介绍,他当时驾车系好了安全带,但是和他一起乘坐的朋友没有系安全带。

  经验教训:

  安全带怎么系,其实很有讲究。“比如说,安全带系在腰部,就是完全错误的。”安全带要尽量系在髋部和胸前,只能1人使用,不能扭曲使用;不要让安全带压在坚硬或易碎的物体上,如衣服口袋里的眼镜、钢笔和钥匙等;不要让座位的靠背过于倾斜,否则安全带将不能正确地伸长和收卷;婴儿和儿童要选择合适的安全座椅,并必须安装在后排座位上。上海规定,12岁以下娃娃不能坐副驾。

  ↑车窗起雾惹车祸,除雾有技巧

  12月18日清晨,市民王先生出门准备开车去单位。车窗玻璃起了雾气,前挡、后挡、侧窗都变成了“毛玻璃”。王先生赶紧拿起纸巾,在挡风玻璃上胡乱擦了几下。在小区门口右拐的时候,虽然前挡风玻璃已经除掉雾气,但侧窗还是一片模糊,王先生一时看不清后视镜,方向打得大了些,车子与小区门口的刷卡机发生了“亲密接触”,车门被划出一道大口子。

  经验教训:

  车窗除雾,平常的做法就是打开车内风扇,不管是冷气还是热风,都可以将雾气“一扫而尽”。除了前风挡,侧面的车窗也会起雾,如果让侧窗除雾效果明显,最好关闭两个中央出风口,让两侧出风口获得更大风量吹散雾气。

  ↓停车捡葫芦,酿事故一人身亡

  9月28日13时30分许,遂内高速回马至遂宁方向14公里加700米处,一辆黑色小轿车为了一个葫芦突然停车,引发一起交通事故并致一人身亡。据现场司机叶先生讲:“我们开得好好的,前面有个车掉了一个葫芦下来,那辆车上的人准备下来捡东西,使几个车陆续停车。一辆装满蔬菜的车突然打方向盘,当场发生侧翻,货车司机被压在驾驶台下了。”这名货车司机最终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经验教训:

  成雅高速交警一大队吴警官透露,11月成雅高速交警共处理了6000多起各类交通事故,其中有约20%是由于超速行驶造成的,其他80%都与高速公路停车倒车(包括违法占用应急车道)有关。

  ↑突变车道丢命 变道前打转向灯

  8月6日下午约2时30分,达州市通川区201国道上,小轿车突然变道,与迎面而来的公交相撞,车祸造成小轿车司机死亡。

  经验教训:

  随意变更车道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30%左右的交通事故是由此引起的。按照规定,机动车变道时,应提前开启转向灯,并确保安全距离。制图 王珏菲 吴青松

  (注:部分案例据媒体公开报道,具体事故情况以交警部门认定为准)

  视野

  他们,常年与交通事故打交道,来听听他们的忠告:

  “交通安全,更多的在于习惯

  不少驾驶员心里只装着“会不会被处罚”,而不是“这样做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怎样的危险。

  他们,是常年与交通事故打交道的人,对于“车祸”,他们都有各自的感受。应我们的要求,在2013年的岁末,他们向每一个开车的人说出了他们的忠告。也许只是只言片语,也许已经司空见惯,但若能够给您带来平安,又有何妨?

  谭乔(市交管局宣传处民警、《谭谈交通》节目主持人):如何保障交通安全,大家往往都知道,但缺少的是参与交通的是非观念。我们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往往是缺乏交通安全的意识。这种意识,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安全感,自己遵章守纪而保障自身安全带来的感受;第二个层面,是责任感,自己安全了,也对他人的安全负责,这就是交通责任感;第三个层面,是荣誉感,当文明驾驶成为一种习惯,你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很荣耀的人。

  余刚(市交管局事故处预防科副科长、事故预防专家):1.保持安全车速,不要超速行驶;2、保持心态平和,不要开“斗气车”;3、注意观察周围车辆和行人,不要随意变道、抢行;4、会车、并道时互相谦让,文明礼貌驾车。

  刘式成(交通二分局民警、警龄30年):交通安全,更多在于习惯。不少驾驶员心里只装着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被处罚”,而不是“这样做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怎样的危险。”比如,“红灯停绿灯行”说了几十年,小学生都知道,但只要有监控的地方,几乎没有人闯红灯,没有电子眼的地方,冲闯红灯的情况就要多得多。 本版采写 成都商报记者 王圣 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