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昭化区五举措抓好2014年小春生产

12.03.2014  11:37

  一是确立目标任务。2014年全区小春粮油生产要按照“稳定面积保产量、分类指导调结构、技术配套攻单产、围绕市场建基地、提质增效兴产业”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一稳两扩三提高”(即稳定小麦面积,扩大油菜面积,扩大马铃薯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的总体目标;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9.6万亩,产量达到4.9万吨;油菜播种面积13.6万亩,产量达到2.14万吨;推广小麦药剂拌种11.2万亩,旱地规范化改制9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元以上。

  二是集成推广配套增产技术。加大优良品种、规范化旱地改制、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平衡增产。一要进一步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要因地制宜选用推广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品质优、适应性广、熟期早的优质小麦品种;全面推广种植甘蓝型双低油菜,全区从高山到低山应安排在8月25日至9月10日播种育苗,苗龄控制在30至35天;加大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在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前播完马铃薯。二要规范旱地改制。大力推广中厢、宽厢规范化带状种植,为大春适时争早、趋利避害和旱地深度开发创造条件,积极抓好预留空行利用,千方百计完成9万亩预留行面积任务。规范完善高产高效种植制度,因地制宜推广“菜/麦/玉/豆(苕)”、“菜/麦/玉(春玉米)/玉(夏玉米)”、“菜/麦/花生”等栽培模式,间套作物以豌(胡)豆、春洋芋、蔬菜等作物为主;改无水源高塝望天田为旱地的复种改制,改低产小麦为马铃薯种植,建设一批“千斤粮万元钱”  粮经复合产业基地。三要落实先进实用技术。要抓住小麦最佳播期,实行固定箱沟双免耕、免耕精量、半精量播种,大力推广小窝疏株密植、一喷三防技术;马铃薯要大力推广脱毒良种、垄作、覆膜栽培等技术。元坝至柳桥、卫子至磨滩、紫云至清水等交通沿线,全面推广油菜育苗移栽、中苗早栽、下田种植、测土配方施肥、必施硼肥等增产增收技术。要切实抓好两季田开沟排湿,大力推广稻、麦(油)免耕稻草覆盖和小麦、油菜直播机收技术。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计划实施面积15万亩。认真抓好“病、虫、草、鼠、湿”五害的防治,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的综合防控,将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 

  三是突出抓好高产高效创建。继续把高产高效创建作为小春粮油生产的重要手段,加大力度,创新机制,向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一要抓好万亩高产高效示范片建设。要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模式,在全区建设4个小春粮油万亩高产示范片,每个乡镇要建立面积不少于500亩的小春粮油高产示范片。二要抓好小春整建制创建工作,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整乡创建小麦亩产450公斤,油菜200公斤。三是组织实施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工程。大力开展“四新”示范和“六良”配套,继续组织实施农业科技“三大行动”,建设新品种展示园、新技术示范区、新模式示范带、新机制推进点。 

  四是狠抓小春粮油订单生产。帮助企业建立优质无公害订单生产基地,采取“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推进粮油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狠抓“双低”油菜、专用小麦的订单生产。计划全区专用小麦订单面积达到5万亩,优质油菜订单面积达到10万亩。 

  五是积极创新规模经营机制。要探索创新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发展全程委托代管的“大园区+小业主”模式、种粮大户模式和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模式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粮食适度规模化经营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油专业合作社,要切实加强引导,在政策扶持、资金筹措、科技支撑、设施建设、信息服务、产销衔接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使之成为粮食规模化生产的主力军。要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扶持种粮大户、农机大户、植保大户、家庭农场、粮油专业合作社等牵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市场运作的农机、植保、营销等粮食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通过完善服务设施设备,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