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2018年将实现旅游总收入2700亿

27.06.2014  18:26

  25日,成都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成都市旅游局局长刘强在会议中作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的报告》,其中提出,成都将加快推进旅游业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促进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

  《报告》提出,到2018年,成都游客人均消费比2013年增长30%以上,全市旅游总收入将超过2700亿元,接待国内游客2.2亿人次、入境游客300万人次。

  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据介绍,成都旅游经济自去年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2013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5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30.66亿元,同比增长26.64。高收入带来的是旅游产业地位的进一步加强,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均有大幅上升,旅游业投资、税收和就业的增速明显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旅游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得以加强,其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也进一步加大。此外,成都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全市现有A级旅游景区63家,星级饭店149家,星级农家乐167家,星级乡村酒店96家,旅行社340家;有经营规模上亿元的旅行社10家,持证导游2.1万人;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乡、镇、村)49个,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5个;与双流机场通航的国内外城市已达100多个。在管理服务水平方面,成都保持持续提升的态势。2013年,成都成功创建了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新增区域性地方标准5部、企业标准15部,培育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市)县10个、示范企业82个,游客满意度保持去阿诺前列,逐步建立了全市协同、齐抓共管、分级负责、企业参与的旅游管理工作机制。

  “成都旅游业目前存在几个问题,”刘强也介绍说,因过度依托传统旅游资源开发和传统观光旅游产品,成都旅游的休闲产品缺乏多元性,度假产品体系尚未形成;旅游综合效益不高,游客逗留时间短,旅游目的地城市功能尚未充分体现;旅游国际化水平偏低,以及旅游资源要素管理分属不同部门,缺乏统筹,都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成都旅游业的转型发展。

  今年 六大措施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

  刘强介绍说,今年以来,成都在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上,成都调整充实了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将工作分解到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成立导游等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治、自律;建立了全市旅游投诉的统一受理机制,实行旅游执法和社会旅馆属地化管理。

  成都还致力于优化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一区两带’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不断提高旅游带的产业集聚水平。”刘强介绍说,成都启动了全市旅游资源普查,并完成了主城区的旅游标识牌体系等规划,“我们还完成了全市A级景区创建规划,启动了全市乡村旅游产业、星级酒店和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等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此,成都还建立了旅游规划对接机制,促进规划有效落地。

  为提高过夜游客比重,成都综合利用国际友城、国际航班及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等资源,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并多层次开拓国内市场。“全省18市州联合打造了7条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设计一日游、两日游等,并开通了双流机场往返主要景区的直通车免费服务。”刘强介绍说,全市还采取市场化方式将旅游产品国际营销委托给公司执行,促进高端旅游业发展。

  在旅游要素聚合方面,成都加快建设特色旅游要素集聚区,重点开拓生态旅游、康体养生、医疗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此外,还积极培育高端旅游产品如都江堰-青城山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龙泉山、龙门山生态旅游运动休闲营地等。全市将力争在年内打造20个乡村旅游精品点位,评选推广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个特色乡村节庆活动。

  此外,全市还着力创新旅游运营模式,加快智慧旅游总体规划,建设平台并试点。

  成都还将积极推进《成都市旅游业促进条例》修订工作,新修订的条例共7章60条,目前已完成修订稿第三稿,并将于8月报于市人大常委会初审。成都还将实施导游、旅行社“黑名单”制度,建立旅客满意度测评机制,构建“快旅慢游、便捷安全、无缝换乘”的旅游立体交通体系。

  到2018年 全市旅游总收入将超2700亿元

  按照规划,成都旅游业的转型的目标任务将着力于两个提升:即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群众满意度。

  到2018年,全市游客人均消费比2013年增加30%以上,全市旅游总收入超过27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分别达2.2亿人次和300万人次。此外,全市将培育国内知名大型旅游企业集团2-3家;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35家,其中5A级景区3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5家;国家旅游度假区1-2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全国和全省旅游强县9个;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

  此外,全市将形成“一区两带”发展格局。即,加快把市区和环城游憩带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城市休闲旅游区,把龙门山生态旅游带打造成全国领先的国民休闲基地和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把龙泉山生态旅游带打造为集生态保育和休闲度假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