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召开2021年学校工作研讨会

01.03.2021  03:32

  2月25-26日,学校在清水河校区召开2021年工作研讨会。会议以“擘画‘十四五’,奋斗新征程”为主题,传达学习中央和上级有关精神,总结回顾学校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工作。校领导班子成员,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层领导人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中心、学校特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二级教授,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校党委书记王亚非传达了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四川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的主要精神,总结回顾了学校2020年主要工作。王亚非表示,过去一年,全校教职工立足本职、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各自领域和岗位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的双胜利,在极不平凡的一年取得了极不平凡的业绩,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迈上新台阶。他代表学校党委衷心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王亚非对《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的总体要求、重点工作和各项任务作了简要说明,重点围绕“全面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系统观念践行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谈了思考。

  王亚非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也标定了我们国家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方位。这就要求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全球的视野去分析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来看,学校面临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带来乘势而上、乘势发展的重大机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蓬勃兴起带来“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国家若干重大战略交汇叠加、高度聚焦信息技术的重大机遇,以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为学校带来的重大机遇。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面临的挑战:从整体来看,成电是一所办学历史不长、资源禀赋不多、学科结构相对单一的学校;从内部来看,学科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少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从外部来看,资源要素瓶颈制约逐步显现,不足以支撑“双一流”建设和事业发展;从发展来看,实力和能力难以满足党和国家、社会和公众对信息科学与技术日益增长的需要。所以,一定要用全面、辩证、系统的思维,科学看待和把握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要善于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也要敢于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在新发展阶段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谈到如何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时,王亚非强调,一定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特点,从大学最根本的使命和职责出发,深入思考并明确我们在新发展格局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一是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一流人才,尤其是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型、引领性人才,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源源不断的一流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要用好思政课程主渠道,进一步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政工作,全面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建设。二是要为国家和社会争做一流贡献,特别是更高水平的创新性贡献。要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解决国家在发展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特别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要紧紧围绕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为代表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去谋划和完善我校的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为强化基础研究提供坚实基础;要做实政产学研资用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有效衔接,为支撑国内大循环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还要抓好一流人才引育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关键点。

  在谈到如何以系统观念践行新发展理念时,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强化创新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各项工作都要把创新作为一种自觉;协调既是发展手段,也是发展目标,尤其要在坚持一流标准的前提下,解决好各学院、各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绿色是最美底色,要规划和建设绿色、生态、环保、节约型校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是仪器设备共享水平;开放是必由之路,要将国际化战略继续发扬光大;共享是根本价值取向,要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亚非强调,要以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为契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深化思想政治引领。二是突出政治标准,切实加强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和激励担当作为贯穿领导班子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涵养源头活水,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治吸纳。三是增强政治功能,发挥好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四是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校长曾勇在讲话中强调,各单位要对照学校工作要点检视、谋划、部署、落实全年工作,在认真学习消化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十四五”规划和对比分析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明确机遇和挑战,找准目标和方向,科学谋划好“十四五”发展。

  曾勇表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理工科大学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就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解决中国的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世界一流就是在科学、技术、工程方面处于国际前沿,具有一流水平。其中一个标志就是为学术界、产业界和公共管理部门培养汇聚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和中坚骨干。我们要结合“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和第五轮学科评估情况,从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出发,认真思考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源头培养方面,学院、职能部门和广大教职工要认识到学生的价值观、心气、综合素养、思维能力、创造力、整合能力、领导力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以及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学术氛围和培养体系来缩短这些差距,从而更好地培养工程科学的发现者、交叉学科的开拓者、核心技术的发明者、工程系统的创造者、基于创新的商业价值的创造者和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在吸收培养方面,要有意识地加强谋划和布局,培养更多与成电特色优势相关领域有领军潜质的优秀骨干。另一个标志就是为知识创造和产业发展作出一流和不可替代的贡献。我们要产出更多得到国际国内同行认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原创成果,实现更多获得国家级奖励和产业界认可的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要认真思考在重大工程中的参与度和承担的角色,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不可替代性,积极融入一流圈子;要深入分析存在短板、准确把握已有优势,强化师资、团队、平台、氛围和机制的相互作用和化合效应,更好汇聚力量以更有效的组织方式争取更多机遇。

  曾勇表示,“求实求真 大气大为”是成电的校训。从求实的角度看,成电人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实在,注重眼前实在的东西,却容易忽视思想性、理念性和思维方式的引领和启发作用,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从求真的角度看,我们在看重指标的同时,更要看重指标背后的原创性高水平真贡献,取得更多让同行看得上甚至刮目相看的创新成果,提升自身对学问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执着精神。从大气大为的角度看,我们要思考自己的行为方式、心胸格局、标准与价值观是否与倡导和追求的完全一致。近年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中提出了相互欣赏的理念,营造更加融洽和谐的氛围,这有助于推动学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更重要的是,校训的精神、相互欣赏的理念在现实中的表现,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学生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时候,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什么样的评价能够使校训的精神和相互欣赏的理念更加彰显,更好体现在我们的追求和日常工作中,影响一代又一代学生,也让每一位电子科大人切身感受并浸润在这样一种精神和氛围中。

  曾勇表示,一流大学需要汇聚一流人才,提供一流待遇和一流平台,学校现有的资源和发展目标、担当使命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远远不能满足“双一流”建设需要,如何开拓资源,如何有效配置、高效利用资源和如何分担成本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要积极面向产业链和地方政府拓展资源,通过设立人才基金等形式解决好人力成本问题,充分考虑加强区域合作的战略布局、平台价值、学科价值、成果转化和产业价值。要加强校友工作,支持校友和母校实现共同发展。要提高仪器设备在校内外的共享水平,建好共享平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奖助学金发放、实验室日常运行成本、公房使用分配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的成本分担机制。总之,为了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十四五”期间我们必须大力争取外部资源,有效配置内部资源,科学分担成本,合理分配收入,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机制。曾勇还就教师创新创业谈了看法,表示创业离不开高强度的人力资本和精力投入,对专业化和市场运作水平的要求高,要切实增强风险意识,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成果转化方式。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分为七个小组研讨了学校2021年工作要点和王亚非书记、曾勇校长的讲话。大家赞成学校对2021年工作的各项安排,一致认为工作要点和讲话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立德树人、锚定重大需求、献礼百年党建,内容全面、务实、精准、透彻。大家结合自身实际,就更好推进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表示要以学校工作要点为指引,谋划部署好本单位今年和“十四五”各项工作,更好地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校领导班子成员到各小组参与讨论并听取意见建议。

 

 

 

 

 

 

 

  党委组织部、党委学生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8个职能部门和材料与能源学院、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数学科学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6个学院负责人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回顾“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对标一流分析现状和短板,介绍了“十四五”发展思路和今年的重点工作。

  王亚非在总结会议时说,这是一次总结的会、部署的会,也是一次鼓劲的会、动员的会。大家的研讨、交流和发言认真贯彻了上级精神,结合单位实际,既有对年度工作的全面部署,也有对“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深入思考,充分体现了大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开学后,各单位还要组织对“十四五”规划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研讨,邀请师生和校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广泛参与,确保规划契合未来发展的需要。

  王亚非就巩固会议成果,推进今年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提高政治判断力就是政治上要清醒,在学懂上下功夫,善于从讲政治和大学“四为”方针的高度,在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过程中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谋划和思考。提高政治领悟力就是政治上要明白,在弄通上下功夫,融会贯通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明确我们在这个阶段的历史使命,始终把学校事业发展放在党和国家的现实要求和长远战略需要的背景中去找准定位,明确责任担当。提高政治执行力就是政治上要坚定,在做实上下功夫,按照总书记、党中央和国家对高校的要求,经常对表对标,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做到立德树人守初心,矢志一流担使命。二是要毫不动摇抓发展,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抢抓发展机遇。始终把发展作为办学治校的第一要务,把工作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抓住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为学校事业发展争取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资源,在新的发展轨道上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明确发展方向。学校的发展要遵循现代大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党和国家对我们这类大学的要求。当前,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特别是在国防和军事电子领域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这一方向既能把两者要求结合起来,也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和多样化的选择,把自身发展和国家、学校发展有机融合,不断提高获得感和成就感。要汇聚发展资源。一方面要突出重点,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在那些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点中,重点围绕育新人、强平台、聚人才、创机制、优环境,想方设法汇聚所需资源和创新要素;另一方面要争取在新一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组中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确保学校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一系列布局落地见效,尽快为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提升作出应有贡献。三是要持之以恒强作风,确保今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要提高专业化能力抓落实,增进对科技变革趋势、经济社会发展的了解,不断提高与学校事业发展相匹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广大干部要有责任和胸怀,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既要率先垂范、勇于担当,更要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要始终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该担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增强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要坚守安全底线抓落实,对疫情防控、意识形态、师德师风、招生考试、校园安全、保密安全等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增强见微知著的能力,科学预判潜在风险。

  王亚非最后强调,“十四五”已经开局起步,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容不得半点松懈,各单位一定要按照学校既定的目标任务和部署安排,开学就冲刺,起步就快跑,全年不松懈,把学校建设好、发展好,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为“双一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会后,各单位将传达学习2021年学校工作研讨会精神,认真组织研讨本单位2021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