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县2016年大春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2016年隆昌县计划种植中稻32.85万亩,蓄留再生稻25.00万亩。计划种植玉米8.3万亩。根据大春作物布局、病虫越冬基数、历年病虫发生实际情况及中长期天气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6年我县大春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属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121.95万亩次。
二、发生趋势
1、水稻病虫
①水稻螟虫第一代中等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21.5万亩、第二代中等发生(3级)32.8万亩、第三代中等发生(3级)15.6万亩,共计发生面积69.9万亩次。
②稻水象甲发生区仍主要分布在迎祥、龙市、双凤、古湖、李市等镇(街道办)公路沿线水稻种植区;发生程度轻发生(1级)、发生面积13.0万亩。
③“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在我县其发生程度(时间和数量)主要受气候条件和虫源地虫量的影响。稻飞虱植保站根据以后的发生动态会实时做预报。但纵卷叶螟有本地的显纹纵卷叶螟和迁入虫源稻纵卷叶螟混合发生,主要对迟熟中稻和再生稻有为害,发生程度中等(2级)、发生面积预计9.5万亩
④稻蝗中等偏轻发生(1级),发生面积2.0万亩。主要发生在杂草丛生的沿河流域稻区。
⑤稻苞虫中等偏轻发生(1级),发生面积1.0万亩。主要发生在贪青晚熟中稻上。
⑥稻纹枯病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12.5万亩。主要发生在蓄留再生稻的高产栽培区和优质稻上。
⑦稻曲病轻发生(1级),发生面积0.75万亩。
⑧稻瘟病零星发生,主要在个别高感品种偏重发生穗颈瘟。
2、玉米病虫
①玉米纹枯病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5.8万亩;
②玉米螟虫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7.5万亩次。
二、主要依据
1、栽培管理
⑴水稻、玉米优质高产品种种植面积扩大,适宜病虫害发生为害;⑵旱育秧、免耕栽培、蓄留再生稻等栽培措施有利于水稻螟虫、纹枯病等发生;⑶春、夏玉米播种期参差不齐、桥梁田增多等诸多因素均有利于玉米螟、大螟等多种虫害发生;⑷化肥施用量增加,偏施氮肥,加重了水稻、玉米纹枯病等病害造成的损失。春、夏玉米混栽,造成桥梁田多,有利于玉米螟虫发生为害,也提高了纹枯病重发生的概率。;⑸种植大穗型品种,降低栽培密度,抑制了水稻纹枯病的纵向扩展;⑹我县在4月上旬开展秧田期水稻带药移栽2.0万亩统防统治,将有效地控制了稻水象甲、第一代水稻螟虫为害;⑺移栽前翻耕稻田,将减少水稻螟虫、显纹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源基数。
2、病虫基数
⑴水稻螟虫越冬基数是近年最低。3月调查,越冬代残虫量二化螟0-7000头/亩,平均1294.0头/亩;大螟0-700头/亩,平均226.6头/亩。二化螟比2015年-2899.2头/亩、比2014年-1678.9头/亩、比2013年-698.1头/亩、比2012年1244.3头/亩,大螟比2015年-128.8头/亩、比2014年-64.7头/亩、比2013年-33.3头/亩,是近年螟虫基数最少的一年。越冬代二化螟蛾始见期3月31日,大螟始见期3月18日,分别比去年推迟27和11天;截至4月上旬诱蛾量二化螟21头、大螟9头,与2015年同期相比分别-43头和-72头。⑵越冬代稻水象甲胡家测报点灯诱始见期在3月16日,比去年早10天;截至4月上旬虫量1181头,与去年同期相比-666头。⑶显纹纵卷叶螟越冬虫源0-410头/亩,平均86.0头/亩,比常年偏少;⑷越冬代玉米螟0-650头/亩,平均195头,比去年-3381头。⑸玉米纹枯病去年发生较重,相应田间菌源量偏高;水稻纹枯病去年中等发生,菌源量正常水平。⑷由于去年水稻孕穗到杨花期阴雨寡照天气多,稻曲病、稻粒黑粉病发生比较普遍,故病源量偏高。
3、气象因素
由于我县在1月23-24日下了我县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大雪,对越冬病虫生存构成了威胁,各种病虫越冬后基数比往年的较大的减少。县气象局天气预报:春季3月气温正常略偏低,4月正常略偏高,总降水量偏少有一般性的春旱;初夏 5月气温正常略偏高,6月偏低,降水量5月偏少,6月略偏多,有中等强度的夏旱;盛夏 7月气温略偏低,8月正常略偏高,降水量7月偏少,8月正常略偏多,有中等强度的伏旱,部分地方偏重发生。因此,在大春作物水稻、玉米整个生长发育期间,气象条件对各种病虫无影响,仍然有利于病虫的发生危害。(隆昌县农业局植保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