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经济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新突破

21.12.2013  16:12

  两个月前,一个数据引发各方关注。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幅为10%。

  工业的一组数据可以管窥10%的内涵。前三季度,汽车、电子计算机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1.1和0.7个百分点,而代表高耗能产业的煤炭行业占比却下降了1.7个百分点。一“”一“”之间,工业利润在提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4.9%,增幅比上半年扩大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好中求快、进中求优——循着这样的路标,四川走过转型升级的2013。

  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的理念

  2013年7月,绵阳决定:逐步引导关闭现有5个煤矿。换言之,绵阳将全面退出煤炭生产行业。

  对于全国唯一一座以“科技城”命名的城市,这样的选择并不令人意外:早在13年前,它就被赋予军民融合创新示范的重任。

  然而,真正要实现示范,并不容易。“最困难的时候,工程师要到街头卖抄手补贴家用。”这段九洲集团人记忆里艰难的“创业史”,正是绵阳这座城市的写照:由于增长方式粗放,绵阳经济实力在西部的排名,由“第五”一度下滑至十几位。

  实现重振,绵阳义无反顾地在转型发展中寻求出路。今年10月,借助一场盛大的中国科技城博览会,绵阳向世人宣告未来发展路径:创新驱动、高新技术、军民融合。

  其实,转型发展之于全省的意义,并不亚于绵阳。

  “从四川来看,目前正处于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过渡的发展阶段,能否顺利完成这一过渡、迈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关键就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有心者注意到,早在去年底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上,四川就主动调低了GDP、投资、工业等增长目标。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唐利民解释,适当调低增速,意在引导各地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不以牺牲资源环境、损害社会和谐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同样的理念在今年5月召开的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上进一步深化。省委提出:“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危机也是发展契机”,必须坚持注重做大规模与提升质量并举,好中求快、进中求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