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碧水蓝天”成绩单:完成改革事项30个

23.01.2015  13:34

     ——二〇一四年四川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2014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石渠,四川省生态最脆弱区域。大风吼了一夜,太阳刚露头,县农林科技局局长何培铮就带领乡亲冲上沙丘,赶做沙障、栽高山柳。六年奋战,石渠已“驯服”15万亩流动沙丘,让1.5万亩植被重新染绿草原,“我们是‘拦沙长城’,是兄弟县市‘避风港’,慢不得!

    石渠恰如四川的缩影。四川扼守长江、黄河上游,地理位置特殊,整体生态形势不容乐观。守好一方碧水蓝天,既牵系9000余万川人以及兄弟省市群众福祉,事关四川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更维系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

    使命如山,压力在肩,四川省委响亮作答:围绕建设美丽四川的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坚决打响一场碧水蓝天保卫战。省委把建设生态文明当成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全省人民未来的长远大计,一路加码提速,改革激活力,转型铸动力,法治守底线,青山披翠,碧水蜿蜒,一道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正有序建成。

    改革激活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2014年3月27日,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省委书记王东明在成都温江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随后考察锦江区城市生态湿地建设、生态资源保护和雾霾治理情况时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净土绿水青山”。

    绿色“发令枪”更早前就已打响。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思路谋变;“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路径清晰;“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空气、喝上洁净水、吃上放心食品、享受优美环境”,愿景喜人。

    思路笃定,破局靠改革。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剑指六大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是其一。从认识的转变上升到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四川对于碧水蓝天的把握再次飞跃。

    高位谋划,高点着力,四川将改革瞄准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从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到污染防治制度体系,方向清晰锁定。3月初,省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立,改革快马加鞭。

    芙蓉溪街子乡段“河长”——从2014年9月10日起,绵阳市游仙区街子乡乡长陈胡立多了这个身份。这天起,他可以随时调动乡上22个职能部门执法水政,此前单靠水政一己之力无法遏制排污滥采等现象得到改善。从源头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正是改革方向之一。

    源头保护,社会力量不可忽视。被纳入全国深化林改试验区的成都市和巴中市巴州区,试水非国有公益林流转,探索个人、社会组织管护生态资源新机制;在平武县老河沟,公益组织白手起家,硬是把一片伐木场变为自然保护区。

    探索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关键在执行。15元——接到水务部门的票据时,石棉县安顺场的阿甲木迦懵了,因为半月前他挖了点砂土建房,而根据2014年发布的《关于制定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付费合理合法。

    重点不在于收费,在于一种规范、一种契约——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全民共有的财富。

    无数道“红线”已标注出四川生态“底线”。2014年,我省先后在物种、湿地、森林和林地、沙区植被、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7个领域划定“红线”,力度空前。

    去年10月15日,色达县康马朗多湿地,才旦尼玛丢下牧鞭,成为湿地的巡护员,而周边的宾馆一一被拆除。多年来,这里独有的高原鱼类、鸟类吸引着外来的游客。无独有偶,绵竹的昊华清平磷矿厂新建起两座污水处理厂,每天能节水六成以上。

    是“底线”,也是“高压线”。我省宣布,取消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破坏已划定红线的实施一票否决制和责任终身追究制。

    治污战全面打响。去年6月,成都和雅安被列入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我省筹划已久的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等露出“庐山真面目”。

    治污还需“全民总动员”。2014年11月5日,我省印发《关于建立成都市及周边地区、川东北地区、川南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这是四川历史上首次突破行政区域藩篱,统筹全省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大创举。

    改革元年,我省为“碧水蓝天”交出成绩单:完成改革事项30个,试点探索改革事项15个,研究谋划类改革事项16个。

     转型铸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老问题依然突出:四川人多资源少,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重、生态系统退化加重。

    新形势逼近家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百姓逐渐对经济增速“脱敏”,更加关注自身生命健康、生活品质与生存环境。

    对策必须现实有力。2014年3月29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开班课上作出分析判断,发展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必须主动转方式调结构、走转型发展之路,强调“不能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即使牺牲一定速度也要下决心转方式调结构”。

    铸就“绿色”动力,具体路径就是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地区的节能减排,形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良性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