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中心顺利完成2015年四川省病媒生物监测督导检查工作

10.12.2015  18:56

 

  按照川疾发〔2015〕5、6、7号文件的要求,各监测点按时完成了2015年各项病媒生物监测任务。根据《四川省疾控中心关于开展2015年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督导的通知》(川疾发〔2015〕74号)的安排,省疾控中心于2015年10月至11月对21个地市州和12个区县疾控中心开展了督导检查工作,方式为现场检查和自查,对监测点工作开展情况、人员素质、实验室建设、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打分,最后形成督导报告。

  综合督导打分结果,并结合日常工作情况,病媒生物常规监测做得好的市州疾控中心有(排名不分先后):德阳、绵阳、内江、泸州、攀枝花、广元、眉山、雅安、达州和成都市疾控中心;白纹伊蚊监测和防制工作做得好的有:攀枝花市、成都市、雅安市、泸州市、苍溪县、达州市、隆昌县和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药性监测做得较好的单位有:德阳、绵阳、雅安、内江、泸州、攀枝花、广元和成都市疾控中心。

  在四川省爱卫办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全省白纹伊蚊监测和防制工作、抗药性监测工作的经费已列入财政预算,白纹伊蚊监测和防制工作监测点均有省财监测经费5万元、抗药性监测点均有省财监测经费5.5万元。部分疾控中心完成配套经费,并落实到监测工作,所有经费做到了专款专用。通过多年不同形式的培训和指导,大部分市州疾控中心都拥有1-2名病媒生物监测的专业人员,掌握白纹伊蚊监测和幼虫抗药性测定的原理和步骤;拥有满足监测需要的毒理实验室、养虫室和恢复室,通风橱、冰箱、电子天平、移液枪等专业仪器设备到位。省疾控中心每年均举办病媒生物监测培训班,全省各市州及部分县区疾控中心的病媒生物防制的专业人员积极参加,保证了监测工作质量。各监测点基本上能对本地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监测总结报告。通过督导检查促进了全省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同时,通过督导检查,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部分疾控中心的领导对病媒生物工作重视不够,配套经费未落实;专业人员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较大;个别监测点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监测工作的长期开展。

  白纹伊蚊监测工作普遍存在入户难,居民防范性强,拒绝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对该项工作的宣传不够,居民对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不太愿意配合工作。导致部分监测点白纹伊蚊孳生地入户调查户数不足,影响结果的代表性;部分监测点的实验室不规范,硬件设施达不到监测工作的要求,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下一步我们计划加强全省监测及防制队伍建设,人员培训、进修学习,加大对各县(区)专业人员的培训与现场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为各地制定病媒生物防控相关策略提供依据。同时,要加强信息的沟通,做到资源共享,上下互动,建立起学习和信息沟通的平台,提高全省各级疾控病媒生物监测水平,更好的为我省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寄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