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厅公布2015年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27.05.2015  05:04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公布了《2015年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包括“完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加快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和应用”、“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等19项重点工作将在今年得到有力推动。 据了解,此次工作要点的核心目标是:完成学校信息化条件建设“十二五”目标,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深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覆盖面大幅提升,全面升级改造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开通数量达到366万,使50%教师和30%初中以上的学生和5%小学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并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应用。   相关链接: 2015 年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围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支撑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3211”建设计划为重要抓手,以“两线互动、三级互为、多极互通”的整体推进运用模式为引领,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提升信息技术安全保障能力,为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工作方式 (一)坚持应用驱动,促进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变革。 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为导向,推动教育理念变革,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资源共建共享,支撑破解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二)强化统筹规范,健全管理体制,推动制度创新。 进一步指导各地深化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制度规范建设,强化统筹推进,加强工作督导,强化宣传培训,加强交流合作,为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推进机制创新,凝聚各方力量,发挥市场作用。 坚持政府统筹引导,多部门合力推进,社会各方积极支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政策机制,推动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发挥学校和师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良好格局。 (四)加强试点探索,坚持典型引路,发挥示范效益。 鼓励探索创新,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建立评价体系,大力推广试点成果。深化试点改革,扩大试点领域,加强试点深度,构建“多元”试点示范格局。 三、核心目标 一是完成学校信息化条件建设“十二五”目标。基本完成全省中小学互联网接入,基本实现每校至少拥有1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95%以上),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2015-2016学年新增参与教师5万名、“优课” 1000堂,使参与教师达到35万名、“优课”达到2000堂;进一步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推动各地开发本地特色资源,鼓励学校建设校本资源库,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应用。 三是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覆盖面大幅提升。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开通数量达到366万,使50%教师和30%初中以上的学生和5%小学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并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应用。 四是全面升级改造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完成我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实现国家平台资源及应用在我省的接入。 五是推进重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重点建设好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进一步推动教育部统一开发部署和省自建的各项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普遍深入应用,切实提高各系统应用水平,提高系统效益,提升管理水平。 六是扩大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按照“省级统筹、分级负责、以县为主、学校为本”的总体思路,推动并完善全省中小学教师“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建设,形成分层分工负责实施培训机制,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万人。分片区对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相关主要业务负责人等领导干部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 七是组织参与教育部启动实施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深化改革我省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一批典型应用模式,遴选一批示范点,进行推广示范。 八是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安全工作机制和防护体系。 四、重点工作 (一)推进信息化基本条件建设。 1. 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 探索推动建立“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机制,建立一批“宽带网络校校通”示范点。着力解决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基本实现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结合“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加快推进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基本实现每所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逐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的差距,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责任处室:技装处、财务管理处、电教馆、督导办) 2. 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 按照教育部出台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规范和推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实现全省职业院校“宽带网络校校通”。(责任处室:职成处、高教处、电教馆、技装处) (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3.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继续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进一步动员广大教师参与,2015-2016学年新增参与教师5万名,“优课” 1000堂,使参与教师达到35万名、“优课”达到2000堂;重点发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形式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将有效用于课堂教学;鼓励企业系统开发与教材配套的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和满足广大师生需求的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形成数字教育资源持续开发应用的新机制;推动各地形成具有本地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逐步实现基础性资源全覆盖、个性化资源日益丰富。(责任处室:基教处、电教馆、教科所) 指导开展中小学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总结、展示、交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责任处室:基教处、信推办、电教馆) 贯彻落实财教﹝2013﹞342号、343号和财教﹝2014﹞47号文件关于“满足学校信息技术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开支需求”的要求,探索建立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增长机制及用于购买信息化服务的政策措施。(责任处室:财务管理处、信推办) 4.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参与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和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现场观摩活动,推动成果广泛共享。遴选示范高职院校牵头,推进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管理和学习平台建设,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组织开展省级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遴选优秀教师参加国家信息化教学大赛。(责任处室:高教处、职成处) 5. 促进高等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启动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及应用工作。实施第二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全省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等方面改革创新。选拔优秀作品代表我省高职院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信息化教学大赛。(责任处室:高教处、电教馆) 6. 组织民族汉语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信息化工作。(责任处室:民教处、教科所、电教馆) 7. 完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 重点采用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引用新机制,发挥企业的优势力量,将我省公共教育资源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完成我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实现国家平台资源及应用在我省的接入。展开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质教育资源、交互式教学工具、名校名师社区等基本应用服务的相关培训和应用辅导工作。加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省教育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协调配合工作,落实两平台间的师生实名制认证长效服务管理机制和应用安全接口,开放教育资源平台实名制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点对点的教育政策发布服务功能。建立省-市-县-校四级应用支撑服务,引导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及教学应用系统建设逐步转变为公共服务采购模式。(责任处室:电教馆、信息中心) 8. 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成果。 增强对各地开展应用交流的指导,通过应用活动促进教学点使用设备开展教学。督促各地建立项目支持服务体系,加强项目教学环境建设指导,确保项目设备可持续使用。通过有效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点国家规定课程的开课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项目效益。(责任处室:电教馆、基教处、信推办) (三)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取得新进展。 9. 加快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和应用。 重点推动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建设,完成366万个中小学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充实空间内容,补充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推进包括教师培训、竞赛活动、教研活动在内的各类教学应用活动在空间中的开展。探索空间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按照“以云计算平台为支撑、以实名制师生网络学习空间为突破、以开放式的资源汇聚应用为重点,”面向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师生,全面开放实名制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注册,同步完成电脑端(L-BOX)、移动端(M-BOX)、电视端(I-BOX)入口覆盖,实现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名制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全网一号、一号多端的普及应用服务。(责任处室:电教馆、基教处、职成处、高教处) (四)深入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 10. 全面推进重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完成我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初步建成我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承载国家统一开发的管理系统和我省自建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两级建设五级应用规划目标。按照国家和省统一要求,加强各管理系统服务和技术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职资助子系统)、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管理系统的省、市、县、校四级应用。(责任处室:信息中心、相关业务处室) (五)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 11. 扩大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通过“国培计划”项目培训中小学学科教师4万人。通过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市、县培训者(辅导教师)、中小学校长、管理人员等3720人。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应用交流活动,以活动促培训、促应用。完善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管理系统,提高培训管理质量和效益。(责任处室:人事教师处、电教馆) 12. 加强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师培训。 开展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引导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项目教学等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实习实训方法,提升实习实训的效果和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责任处室:人事教师处、职成处) 开展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省级师资培训,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高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责任处室:高教处) 13. 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 分片区继续对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相关主要业务负责人、省级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学校校长等领导干部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将教育信息化理念融入到教育管理各个方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为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目标的全面完成提供组织保障。(责任处室:信推办) (六)全面推进战线教育信息化工作。 14. 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 开展四川省教育信息化示范校评估工作,总结梳理优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培育一批能够发挥示范应用、辐射带动作用的示范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责任处室:信推办、基教处、职成处、高教处、电教馆、技装处、信息中心) (七)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支撑保障机制。 15. 开展年度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 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工作方案》,开展年度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工作,进一步推动各地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责任处室:督导办、信推办) 16. 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 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统筹规划、协调指导,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责任处室:信推办)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行政职能科室职责明确、统筹推进的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17. 加强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重大课题“中小学数字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为重点,围绕小学英语、信息技术数字教学资源的建构及主要课型分类、适合自适应学习的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和推广的路径和方法。研发学科微课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我省在课程建设方面的优势,同时结合学科教学的新要求,开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教学资源,2015年将启动初中化学及信息技术两个学科微课资源研发工作,并带动其他学科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责任处室:教科所、电教馆、信推办) 18. 加强教育系统信息技术安全工作。 加强我省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指导,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宣传工作、培训工作。组织参与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为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责任处室:信息中心、宣思处、电教馆、信推办) 19. 加大教育信息化宣传力度。 做好教育信息化专栏,及时在“四川教育网”及“四川省教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发布交流各地、各单位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进展、创新举措以及典型案例等,并择优推荐给“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四川教育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责任处室:信推办、信息中心、电教馆、教育导报、四川教育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