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人才“强磁场” 2015年四川省人才工作综述

02.02.2016  10:04
核心提示:近日,2015年省“千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154名海内外引进人才和19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上榜。在省“千人计划”申报和入选人数大幅增加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省留学回国人员每年呈30%以上递增,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正向四川聚集的虹吸现象。    近日,2015年省“千人计划”入围名单公布,154名海内外引进人才和19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上榜。在省“千人计划”申报和入选人数大幅增加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省留学回国人员每年呈30%以上递增,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正向四川聚集的虹吸现象。

  过去的一年,全省人才战线捷报频传:新增两院院士2名,国家科技奖34项,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8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8名……全省人才总量持续增长,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为全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服务全局、统筹谋划,完善人才格局;多管齐下、引育并举,广泛集聚人才;强化保障、精细服务,优化人才环境……一年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人才事业新形势、创新改革发展新机遇,全省人才工作以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贴近各地发展战略需要、贴近产业企业做大做强需要,全面推进与名校名院名企战略合作,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全球视野、开放理念和创新政策引才聚才用才,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和贡献率不断提升。

   创新政策激发活力 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基础是人力资源、关键靠人才。而人才活力能否充分迸发,关键在体制机制改革。

  一年来,全省紧紧抓住人才引进聚集、培养开放、流动配置、评价激励和人才管理等关键环节,建立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和更具灵活性的人才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活力。

  谋定而后动,一系列政策举措适时出台:紧扣全面创新改革和“十三五”发展大局,省委组织部牵头起草《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四川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推动建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抓住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产业园区人才开发、引导教育卫生人才服务基层;研究制定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巴蜀文化名家培养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政策文件,着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为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破除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瓶颈,我省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大力促进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意见》,从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提高成果转化收益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突破力度极大的政策措施。2014年10月,选择省农科院等7个单位开展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截至2015年底,试点单位有600余名科技人员兼职创新创业,33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38家,自主转化科技成果59项,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省农科院土肥所科技人员与宣汉县成立科创农业科技公司,建成后可为2亿袋食用菌提供优质种源,带动周边8000户农户种植食用菌,户均增收达3000元以上。

   开放视野 广纳群贤 人才聚集呈现新态势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

  高端人才缺乏一直是我省人才工作的短板。如何弥补短板,实现人才的量质并举?我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开放合作引才聚才,多措并举育才储才,实现了各类人才充分集聚、人才活力竞相绽放。

  全方位推进省校省院省企战略合作。继清华大学后,一年来,我省再与人民大学、同济大学、中智公司签订协议,构建人才引进、干部培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全方位合作体系,促成清华新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人大西部文化产业研究院、同济创业谷西部基地等一批产学研平台和项目落户四川。特别是通过与清华合作,促进中美“2+2”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不断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度。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积极“走出去”组团赴欧美发达国家招才引智,聘请52名海外引才顾问“以才引才”;大规模开展北京、上海高校人才招聘活动,引进208名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成功举办2015年海科会,促成394名海外高端人才、34个高科技项目签约四川;创新开展依托课题招标揽才工作,确定7个应用型科技攻关和10个战略性研究课题,实现项目研究和人才引进培养相结合。

  对外,开放引才聚才;对内,多措并举育才储才。特别是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载体,加快培养储备一批助推“两个跨越”发展的生力军:

  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遴选首批400名省级创新型企业家培养对象,示范引导各市(州)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00余人次;

  实施藏区和贫困地区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选派4125名专业人才到藏区和贫困地区开展援助服务,从当地选送1226名专业人才到省市三级企事业单位进行定向培养;

  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省市县三级累计遴选培养41376名,其中省本级1040名,并从全省遴选140余名高端领军人才进行有针对性培养;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全省建成202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已建在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95个,2015年大学生实现创业人数比上年增长70%,省内高校毕业生留川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70%……

   优化环境服务人才 人才兴省形成新气象

  人才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集人才的“聚宝盆”。如何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各级党委、政府落实“三个留人”方针,加强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和服务保障,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

  加大投入强保障——由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为主体、社会力量作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在我省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去年以来,省级财政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6亿元左右,创全省人才开发投入新纪录。其中,由省委组织部统筹的“天府英才”工程专项资金达1.8亿元,全力保障人才培养开发。市县两级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总额达31.4亿元,市县两级组织部门掌握人才工作经费达27.6亿元。

  创新政策重激励——全面落实政府资助、创业扶持、创新支持等激励政策,确保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一流报酬、一流能力一流岗位,加强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和服务保障;起草《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完善引进人才享受安家补助、岗位激励、项目和平台支持等特定工作生活待遇“11条政策”;开辟非公有制组织从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职称评定“绿色通道”……

  尊贤重才聚人心——省委在精简各类会议和慰问活动情况下,连续两年大规模开展元旦春节期间看望慰问专家人才活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专家实验室或家中,送去新春美好祝福。通过组建四川省高端人才服务中心,建立“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川商俱乐部,示范带动各地成立人才促进会、创客中心、创业梦工厂等服务平台,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蓬勃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省蔚然成风。

  除高端人才外,在地方基层、边远山区、学校农田、社区街道,“一村一大”的大学生村官们、“三支一扶”的大学生教师、农技员、扶贫者以及下派锻炼对口支援的机关干部和援藏人员、社会工作志愿者们,也都在用自己的光和热耕耘一方方热土。

  “EastorWest,Sichuanisthebest。”成都海创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元伟在2015年海科会“千人计划”创新创业论坛演讲时有感而发,“10年来,从太平洋东部回到祖国东部再到祖国西部,从留学人员到海归创业者再到自主创业者,我们有幸见证了国家和四川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也深刻感受到当初选择四川是人生中最华丽的转身。”

  海纳百川,精英荟萃。有了各级各类人才的加盟,治蜀兴川之梦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