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旅游行业服务监管工作十件大事

15.01.2015  02:19

  一、深入贯彻实施《旅游法》,推动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在全省旅游行业大力开展《旅游法》宣贯培训,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媒体-涉旅企业为一体的《旅游法》宣贯联动机制,编制《四川省旅游业立法规划》,积极推动健全完善旅游综合协调、联合执法、投诉统一受理工作机制,形成了部门齐抓共管的旅游市场监管格局。9月22日—26日圆满通过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旅游法》执法检查并受到高度评价。

  二、完成制定《四川省依法治旅纲要》(2015-2020)和《四川省旅游立法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2014-2020)(以下简称《纲要》),根据我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四川省依法治旅纲要》和《四川省依法治旅2014年工作要点》。为明确旅游立法的重点和方向,科学有序的指导旅游立法工作,对保障和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出台了《四川省旅游业立法规划》(2015-2020)。

  三、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全省依法治旅规范市场工作方案》,启动旅游市场标本兼治工作

  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促进全省旅游市场依法、有序、规范,提升我省旅游市场秩序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四、积极开展夏秋旅游旺季综合检查整治行动,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组织相关涉旅部门在全省旅游行业开展夏秋旅游旺季综合检查整治行动,并在旅游服务广告、旅游客运、旅游团队电子行程单等方面进行专项治理和督导检查。全省各级旅游部门出动人员11573人次,执法车辆3177台次,检查旅行社、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旅游购物、演艺、餐饮等涉旅企业8893家次,旅游团队7983个,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3-2014)》评定四川为游客满意度最高的省份。

  五、建成全省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积极推进智慧旅游监管

  充分运用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即时提供交通、气象、住宿、安全警等旅游信息,科学应用大数据调控旅游市场,加强旅游景区流量监测,强化旅游应急管理,引导游客理性出行,确保假日旅游市场平稳有序。2014年12月19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四川省旅游局组织省内相关领域专家召开了《四川旅游运行调度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建设项目》综合验收会。经过专家组听取报告、现场查看、验收和综合评议,最终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六、成立“旅行社发展研究基地”和“旅游饭店发展研究基地”,为旅游行业服务监管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四川省旅游局分别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全省旅游饭店研究基地和旅行社发展研究基地,为促进旅游企业转型发展和强化行业服务监管提供智力支持。组织完成《“零负团费”根源及治理对策》《培育壮大四川旅游经济大企业课题研究》《关于旅游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对策课题研究》三大课题研究。

  七、深化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的旅游服务质量测评体系

  组织开展了21个市(州)游客满意度调查测评、重点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测评、旅游强县游客满意度调查测评、全省重点旅行社与部分星级酒店游客满意度测评、境外游客对四川旅游的认知和评价调查,建立了游客满意度调查公示制度和台账制度,为全面客观掌握我省旅游市场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八、开展“寻找最美导游”活动,塑造导游队伍良好形象

  深入推进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导游队伍正面形象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导游”活动,经过层层筛选,向国家旅游局推荐了4名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或长期在民族地区从事导游工作、刻苦钻研导游业务和在抗争救灾中有突出表现的“最美导游”,并被纳入全国100位“最美导游”候选名单。

  九、整合旅游行政部门内部资源,实施旅游行业综合管理

  充分发挥市场规范、产品开发、宣传营销作为驱动我省旅游业加快发展“三驾马车”的作用,整合旅游部门行业监管职能,成立了四川省旅游局旅游行业综合管理委员会,下设旅游行业监管办、安全维稳办、应急办、网络舆情监管办和机关维稳办等5个专项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旅游部门行业监管合力。

  十、坚持标准引导,颁布实施《四川省饭店管理公司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四川省主题旅游饭店的划分与评定》标准

  着力提升我省饭店服务品质,促进全省旅游饭店业转型发展,切实规范饭店管理市场秩序,颁布实施了《四川省饭店管理公司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四川省主题旅游饭店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评定出首批5家甲级饭店管理公司,目前全省有9家主题旅游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