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四川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04.06.2015  21:54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李淼) 以前打药人背机器,现在是机器背人,一人一天轻松搞定500亩;人工遥控无人机已不稀奇,如今“傻瓜型”无人植保机又闪亮登场,只需按下启动键,便可据设定轨迹自动喷药……6月4日,地上走的,天上飞的,二十多种植保新武器让前来参加四川省现代植保技术培训会的代表们大开眼界。不仅如此,培训会还透露,近日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我省决定通过现代植保技术,2020年全省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减少1%以上,实现减量控害、节本增效、确保安全。

四川省农业厅总经济师肖小余表示,今年下半年,首先抓好病虫测报工作,构建以病虫观测场、群众测报点为基点,60个省级病虫重点测报站和50个全国区域站为重点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大力推广自动虫情测报灯、性诱自动计数器等推广应用,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可视化预报,并推进“互联网+植保”工作,加快构建自动监测、模型预警、科学决策、快速响应四级监控体系,加大“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四位一体现代病虫预报发布方式创新,让广大农民及时了解最佳防治时期、最佳药剂配方。其次,切实抓好新技术、新农药试验示范工作,筛选和推广一批高校低毒低残留农药,组织开展农药减量控害示范,以稻飞虱、二化螟、稻瘟病、小麦蚜虫、小麦条锈病的抗药性系统监测为重点,指导抗性严重地区开展农药品种更显换代。

此外,四川还将重点抓好政府购买防治服务试点,要求今年错过小麦穗期病虫防控的地方,抓紧组织实施政府购买水稻穗期病虫防治服务,今年的任务今年完成,试点内容是购买病虫防治服务,不是补贴农药、补贴药械。同时,积极探索政府满意、被服务对象满意和承接服务主体盈利的三方共赢机制,并充分发挥4000万元财政资金的扶持引导作用,各地通过试点,培育3—5个作业能力强、管理规范化程度高的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让他们一年四季有事做、有钱赚,真正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