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执法监督人员:停放电马儿每天3毛 10年前的收费标准该改了

13.08.2014  09:10

  最新进展

  市发改委今日开会

  商讨非机动车停车收费问题

  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从物价部门了解到,今日,成都市发改委将召集部分区县物价部门开会,商讨非机动车停车收费问题。对此,记者联系到成都市发改委一名负责人,对于今日开会商讨非机动车停车收费问题,她予以了确认。对于会议内容,她说,除了非机动车停车收费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事情。

  电瓶车室内停放每月收20元,但根据成都市物价局规定,包月停放的电瓶车收费标准为9元/月,多家非机动车停车场涉嫌违规收费(成都商报曾连续报道)。在本报对电瓶车停车收费的问题进行报道后,100多名读者打入本报热线,反映非机动车停车场违规收费的问题。昨日,这些线索被转到市内各区县发改局,价格监督人员开始调查,对违规收费的停车场进行规范。

  市民 拨打145个热线电话

  不充电停放电马儿10~60元不等

  几天来,成都商报开通的热线电话86613333-1响个不停,从8月8日成都商报报道非机动车停车收费问题后,上百名读者打入本报热线,反映他们所遇到的非机动车停车违规收费问题。

  从打进电话反映乱收费的情况来看,读者反映的电瓶车包月停放收费(不充电),从10元到60元不等,均高于成都市物价局的规定。家住大学路的龚先生打进热线称,自己所在的小区电瓶车不充电停一个月10元钱,而家住桂溪立交附近的叶先生则反映,小区电瓶车不充电停一个月都要交60元。

  经过整理统计,共有145条市民举报非机动车停车收费的线索。昨日上午,成都商报记者将这些举报线索转发给成都市发改委,成都市发改委立即将线索按各区分类,发送到各区的物价监督部门,方便区物价监督部门进行调查。

  价格监督方 一上午查6小区

  收费标准调整前 必处罚违规行为

  收到成都市发改委发来的举报线索后,各区价格监督检查分局立即开始调查。昨日上午,成华区价格监督检查分局的价格监督人员,就已经奔赴各个小区进行调查。

  “最近几天,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到关于电瓶车停车乱收费线索80多条。在我的印象中,第一次遇到这么多关于电动车违规收费的举报。”成华区价格监督检查分局一名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接到线索后,仅昨日上午9点到12点,价格监督工作人员就走访了6个小区,对其中5个小区进行规范。

  这名负责人说,在收费标准没调整之前,物价部门接到市民的投诉,肯定会进行调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规范。他对成都商报的报道表示关注:“通过你们的监督,可以促进和加快政府对收费政策进行调整。

  同时,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城区各个价格监督检查分局也在对举报线索进行调查,对不规范的收费行为进行规范。

  部分停车场 暂停9元包月停车

  办不了 停车场连成本都不够

  在物价部门对违规收费的非机动车停车场进行调查和规范的同时,一些非机动车停车场也使出了新招:暂时不办9元每月的电瓶车包月停车。

  8月10日,龙泉驿区霏红榭小区物管承诺按照成都市物价局出台的《成都市物价局关于加强非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的通知》收费,然而,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来到该小区非机动车停车场,停车场负责人称,现在9元的停车包月“办不了。”当被问及原因时,这名负责人称:“9元每月,停车场连成本都不够。”对此,该小区物管一名负责人称,将再与停车场进行协商。

  锦江区牡丹街一家小区的非机动车停车场,此前也曾向媒体表示,将立即将不充电的电瓶车包月费改为9元。然而,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来到该停车场,表示要办不充电的电瓶车包月停放,该停车场负责人称:“现在没得位置了,等有位置了我再通知你。

  前线执法员称 10年前的标准滞后

  根本方法是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

  对于此前多名停车场工作人员反映的物价局收费标准过低的问题,昨日,武侯区一名价格执法监督人员表示,收费标准是2004年制定并实施的,现在过了10年了,物价和人力资源成本都上涨了,再拿9元的标准来看,就有些滞后了。“9元钱,平均到每一天只有3毛钱,算上所有成本,9元钱确实不够。

  “当然,在现行标准没调整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只有按照现行标准来对不规范的收费行为进行规范,对于多次违规收费的,进行处罚。”这名工作人员说,但在具体查处过程中,小区物管、社区工作人员也叫苦———难收回成本。

  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还是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他认为,对私有产权的停车场,政府应放开价格,让市场来起主导作用。而对占用公共资源修建的公共停车场,应实行政府指导定价。

原标题: 成都市发改委今日开会 商讨非机动车停车收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