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80年前的扁担记忆长征中的“邛崃往事”
老中医张崇荣的后代拿着红军留下的扁担讲述当年的故事
追寻“红色”遗迹
在四川,在成都,红军当年长征行进至此,播撒了革命的火种,他们的足迹时至今日仍可寻可见。一件件红军留下的珍贵文物,掀开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红色往事,更将宝贵的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成都传媒集团特别报道组记者 王垚摄影记者 王红强
80年前,着单衣草鞋却骁勇无畏的队伍,经一路坎坷荆棘,挺进了四川。
在这里,他们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苦与磨难,却凭着毅力与信念,奇迹般地翻过险要、冲破围剿,蜿蜒北上,星火燎原。
时光荏苒,转眼80年过去了,这片土地日渐富足,生活溢满幸福的光辉。而长征,那段传奇往事已成为不朽历史,纵然时代更迭却永不褪色。
那段峥嵘岁月和红军英雄人物,除了让顽强无畏的精神留传至今,还有许多承载着红军可贵精神的遗物,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作信物的扁担、易物的布币、报乡民之恩的水桶……每一件遗物,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都是红军可贵精神的凝聚,也提醒着我们,那可贵精神要一代代传下去。
扁担
红军留下的扁担
成了张家三代传家宝
邛崃是成都地区唯一的红军长征经过并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地方。邛崃市高何镇高兴村的红军长征纪念馆中,一根80年前红军留下的扁担,是红军为感谢中医张崇荣熬药治伤治病之恩,而留下的宝贵信物
邛崃是成都地区唯一的红军长征经过并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地方。这里到处是红军的革命遗迹,许多老百姓家中,甚至还保留着红军留下的遗物。为了寻找红军留下的遗物,记者沿着红军走过的线路,找到了位于天台山脚下的高何镇高兴村。
一根80年前红军在此留下的扁担,现如今就静静躺在高兴村的红军长征纪念馆中。这根如今已很少用到的竹扁担,已经有了些许岁月的“皱纹”。它两头窄,中间宽,约150公分长,最宽处只有5公分。
在纪念馆中,它被擦拭干净,绑上红绸,受人观赏。但在此前有70年的时间里,它都是张崇荣家的传家之宝。因为,80年前,这是红军为感谢中医张崇荣熬药治伤治病之恩,而留下的宝贵信物。
红军来了
他主动救治红军战士
29岁的张勇是张崇荣的曾孙。2005年,他同父亲一起,将这根家中视若珍宝的扁担捐赠给了红军长征纪念馆。如今三代长辈都已不在世,张勇却把扁担的往事刻在了心中。
1935年11月,西征南下入邛崃的红军主力,进驻这一带组织战斗。驻扎之地,就在天台山脚下的高兴村。
在爷爷张德成给张勇的讲述中,那时红军的队伍里,伤员很多,又大面积感染风寒,战士们艰苦极了。
当时的张崇荣已是80岁高龄。他一生行医,在当地德高望重。见红军伤病者众多,他便下定决心帮他们医治。
“那时期,曾祖父的救治行为,其实随时有可能被敌人盯上”,张勇告诉记者,爷爷与曾祖父的救治,进行得小心翼翼。他们白天上山采草药,晚上回到家,往往要整夜整夜地熬药。熬成汤药后,第二天,再悄悄给队伍送过去。
爷爷张德成很多次告诉过张勇,红军是亲人。“他们在这里停留了4个月,与我们相处就像一家人,而那么多的伤病者,怎么可能不去管不去救?”
张德成每次对张勇回忆红军时,总是很有画面感:戴八角军帽,武器装备似乎不好;有气势有胆魄,但衣衫单薄,冬季仍是薄衣单鞋;吃得太差,野菜树根……很多战士得了痢疾,容易传染,张崇荣采药时,每次都要采上两大筐。
那些日子中,张崇荣共救治过100多位红军战士。
红军赠扁担
是一份信物也是承诺
红军在邛崃的112天里,其实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战斗。张德成甚至有几次都听到过山中传来的枪声,总是为红军捏把冷汗。
不过,红军一直没有放弃利用战斗间隙宣传革命。道路、桥梁、山岩、石壁,以及街面、村寨的墙壁上,红军刷写了标语,还张贴印有革命口号的传单。跟乡亲拉家常的时候,干部和战士也不忘讲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
在邛崃,红军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还建立起了下面的区、乡、村苏维埃政权。高何就建立了一个区苏维埃、四个乡苏维埃。此外,邛崃当时还组建了不脱产的红军游击武装,6个营、26个连、1260人。其中,高何组建了1个营,7个连,参加人数达450人。
红军在22个村开展分田分地。其中,高何有靖口、横溪、高兴、王家、沙坝、象林等6个村参与了分田分地。
1936年2月,红军战略转移出邛崃,963名邛崃儿女随军北上,其中高何就有403人。
红军要走了,却不能不谢张崇荣一家的救治之情。
“他们艰苦,没有值钱的物件,却坚持要答谢曾祖父,要付医药费。”张崇荣从未想过要收取报酬,但红军还是将一根挑行李的扁担,交在了张崇荣的手上。一名红军将士对张崇荣许诺,等我们红军北伐归来,一定回到这里,给你把这根扁担兑换成钱。若是我们没有回来,那你就等到革命成功了,把它拿到政府去,就能给你换医药费。
扁担捐给纪念馆
让红军精神发扬光大
红军离开了高何镇,张崇荣父子经常想起他们。
有了孙子张勇后,张德成常为他讲起红军的事。他记得那时,红军人人都背着铺盖卷,到落脚地就以地为席。初到高何,红军们都睡在河坝头,不进老百姓的屋。有一天,一位红军战士到农民高估林家喝了碗水,掏钱要给他。高估林不要,红军就把200钱的铜元放在他家的门口……
“他们一路挖着野菜树根而来,然后就继续一路挖着野菜走了”。
这根扁担,就成了张崇荣一家最珍贵的传家宝。家中谁都没使用过它,说它太细,生怕用断。张崇荣更是把它看作宝贝:白天怕它被偷,藏在屋子的房梁上;晚上取下来,放在床底下。
张崇荣过世后,扁担传给了张德成,再由张德成传给张永志。张家代代视其若珍宝,谁都不舍得拿它去换钱。直到2005年,张永志去世前,他决定将扁担捐到红军长征纪念馆。“父亲觉得,扁担留在自己家里当个念想,不如让它把红军在高何的故事发扬光大。”如今,家就住在红军长征纪念馆附近的张勇,时不时就会跑去馆里看一看。他觉得这根红军留下的扁担,始终是家里最大的荣耀。
布币
红军买猪肉时的布币
他收藏了近半世纪
80年前,邛崃原油榨乡的刘代春是位猪肉商贩,红军的司务长每到场期,总要去刘代春的肉摊买猪肉。司务长先后在刘代春的摊位上买了约300斤的猪肉,一共给了刘代春几千元布币
在邛崃,如张崇荣家的扁担一样的红军遗物还有很多,它们同样凝聚着红军的坚韧、无私、无畏。农民刘代春家中珍藏的布币,就是其中之一。
在邛崃市文物管理局,记者见到了这些已经泛黄的布币。这是由粗麻布片裁成的长方形货币,由黑色油墨印刷而成,直到现在还很清晰。记者数了数,共41张,其中37张是布币,还有4张是纸币。除了一张纸币的面额是“一串”,其他纸币与布币,面额都为“三串”。
细看这布币,大小、形状只是接近,并不精确一致。邛崃市文物管理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川陕苏区发行的货币。
布币的正面,正中央是一颗醒目的五角星,五角星中间,还有一只紧握的拳头。五角星图案下方,印着面额“叁串”,再往下,则是发行时间“一九三三年”。五角星图案的上方,有“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字样。再上方,是一排紧凑的字:“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而那四张“叁串”和“壹串”面额的纸币,还都印着列宁的头像。
80年前,邛崃原油榨乡13大队的刘代春是位猪肉商贩,每逢油榨乡和附近的火井、高何等乡镇到了场期,他都要赶场去卖猪肉。
1935年11月到1936年2月期间,红军的司务长每到场期,总要去刘代春的肉摊买猪肉。刘代春不愿收红军的钱,但司务长却坚持要按市价支付给刘代春。司务长前前后后在刘代春的摊位上买了约300斤的猪肉,由于当时红军使用的是边区布币,几次下来,一共给了刘代春几千元布币。
在红军北上离开邛崃后,刘代春把布币小心翼翼地包好,夹在《三字经》里,藏到自家房梁下,这才避免了布币被敌人搜走。几十年中,布币虽然泛黄,却丝毫未损。
1981年,刘代春已是80多岁高龄。他怕后人保管不善把布币损坏,这才找到了当地政府,要捐出全部的布币。政府收到这些珍贵的布币后,依照当年红军的承诺,给他兑换了300元钱。这在上世纪80年代,已是不小的金额。
如今,刘代春早已过世。但这珍贵的布币却成为了文物,保存在邛崃市文物管理局。它将带领前来参观的人回到80年前的岁月,重现红军与群众之间的感人深情。
木桶
藏式旧木桶
见证军民情谊
1935年6月,老红军王能益在战斗中负伤,被送到桃坪羌寨的村民余志坤家中养伤。在余家悉心照顾下,王能益伤势逐渐好转,他曾拎着木桶帮余家打水。王能益归队后,余家一直保留着他当年打水用过的藏式木桶
在四川博物院,众多的红军旧物中,还有一只珍贵的藏式旧木桶。棕色的木桶已经发白,附着着些许岁月的纹路。四川博物院相关专家介绍,木桶是由成都市民王善平在今年年初捐赠。王善平的父亲王能益是位已故的老红军,而木桶,则牵出了80年前王能益参加长征之时一段报恩的往事。
根据王善平的讲述,1935年6月,父亲王能益所在的红军队伍长征途经阿坝州理县地区,一路上频繁受到敌军的围追堵截。在一次敌军的袭击中,任第三十军军部交通队队长的王能益负了伤。他的右腿根部被枪弹击穿,血流不止。
伤口被简单处理后,王能益继续上路,腿伤却更加严重了。上级了解情况后,将他送到了桃坪羌寨的村民余志坤家中养伤,并给余志坤留下了几块大洋和500文铜币作为开销。
余志坤一家,热情收留了王能益,腾出了一间屋子给他养伤。
王能益一度病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余家人就给他喂饭、扶他走路,每天送水送汤,悉心照顾。王能益一直记得,余家的小儿子余继舜当年只有十几岁,却总是跑到山上采一堆草药,捣烂了,帮王能益敷腿。
在余家养伤一两个月后,王能益逐渐好转,能拄着棍子下地走路了。他觉得自己不能白给余家添麻烦,主动做起了家务。他腿伤未愈,余家人当然不肯让他做事。王能益就每天早早起床,拎着木桶跑去河边打水,装满水缸。
几十天下来,王能益跟余家人的感情越来越深。相处中,他常同余家兄弟们讲起自己的队伍战斗的经历。余家人,更是佩服这位壮士的勇敢与坚强。
三个月后,部队派人接走了王能益。余家人一路相送,临别,余家坚持把当初红军留给自己的养伤钱还给了王能益。他们说:“你们为了我们去战斗,连命都不要了,我们怎么还能收你们的钱?”
分别一隔已是大半个世纪。1999年,99岁的王能益早已在成都定居。他常常回忆起在羌寨的往事,就对儿子说,明年开春,想要回去看一看。可惜未等开春,老人就因病过世了。
为了达成父亲的遗愿,儿子王善平来到了当年父亲养伤的桃坪羌寨。他找到了余家,而此时,当年照顾过王能益的余家小儿子余继舜已是满头白发,余家二儿媳杨步青也已是个佝偻的老人。他们从没忘记过王能益,杨步青甚至记得他跛脚走路的样子。
余家人还保留着王能益当年打水时用过的藏式木桶,他们把它交给了王善平。木桶被王善平保管了15年后,今年年初,他将木桶捐给了四川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