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2015年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明显成效

14.02.2016  10:34

  2015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1号文件精神,坚持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明显成效。

  (一)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并及时足额兑现到位,有力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共争取农林项目28个,投资27154.72万元。建立小麦、油菜、玉米、水稻等高产示范区20个,示范总面积达10.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198.86万亩,比上年增加0.80万亩,总产量79.20万吨,比上年增加2.12万吨,实现“九连增”。出栏生猪123.77万头、牛5.65万头、羊19.81万只、小畜禽2541.87万只,肉类总产量13.78万吨、禽蛋总产量48568吨,实现畜牧业产值80.03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达3402元。

  (二)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一是加快粮经复合基地建设。在永太、黄鹿、通济等11个乡镇新建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5万亩,累计达16.55万亩。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县初步建立起以中江芍药谷为代表的一批休闲农业基地。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年种植中药材10.81万亩、生产食用菌3.30亿袋、种植水(干)果19.3万亩、种植蔬菜20.07万亩。预计总产药材2.43万吨、食用菌(干)3.20万吨、水(干)果5.44万吨、蔬菜45.27万吨。

  (三)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大力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积极整合“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产粮大县奖励田间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近亿元,共建设高产稳产粮田4.91万亩,高标准农田3.11万亩;新建农村沼气池1000口;新建、技改提灌站16座。

  二是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全年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1户,总数已达14户。分别在黄鹿、永太、青市、仓山等乡镇建立育秧基地4个、机械化万亩示范区基地2个,共有水稻秧盘播种成套设备(含床土处理)4台套、插秧机95台。完成小麦、水稻、玉米、油菜机耕154.84万亩、机播47.77万亩、机收66.4万亩。全县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52%。

  三是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完成了44个乡镇、682个村、7952个社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外业调查和内业处理,实际确权面积105万亩。编制完成了《中江县农业局关于永太镇迎丰村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积极推进。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并确保了“三资”监管平台正常运行。

  (四)狠抓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在狠抓秸秆全域禁烧的同时,强化综合利用。培育四川天蓝蓝农业有限公司秸秆粉碎加工企业1个,新建秸秆粉碎加工生产线2条,年加工处理秸秆能力5000吨,已正式投产运行。全县秸秆产生总量约102万吨,综合利用量98.1万吨,利用率达96.18%。

  (五)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截至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160752亩,初步建立起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累计达到5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31.9亿元,同比增长10%。全县建有各类农民专合组织639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16个、协会123家,有国家级示范社5个,省级示范社11个,市级联合评定示范社34个;入社(会)农户10.98万户,带动农户16.86万户,分别占全县农户数的29.05%、4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