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进”当头——2014年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回顾

02.01.2015  02:10

      扬轻蹄,踏万程,骏马进当头!

      2014年,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动态更新完成年度任务的100%。

      2014年,全省3500多名测绘人投身地理国情普查,完成普查数据生产任务的90%。

      2014年,省级“十二五”基础测绘发展规划,完成全部下达任务的85%,全省1︰1万地理信息数据的覆盖率提升至62%。

      2014年,数字城市建设任务基本完成,16个地级市和2个县已投入使用,智慧城市建设有了坚实的空间框架基础;

      2014年,全省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超过70亿元,增长率超20%,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建设全面提速。

      2014年,100%的市州和77%的县市区落实了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机构,依法监管更加有力。

      2014年,康定地震抢险救灾,展示了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快速响应、无人机集群灾情信息快速获取、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新能力。

      ……

      串串数据、累累硕果,展示出一副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合力攻坚、万马齐腾的恢弘画卷!

      一年来,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在改革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在全省高扬“以进促稳、领先发展”旗帜,带领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干部职工求真务实、锐意开拓,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振翼腾飞,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征程中写下了铿锵厚重的一笔!

稳中求进谋划发展

      2月21日,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赟主持召开2014年测绘地理信息经济工作会,强调2014年要继续坚持“以进求稳、领先发展”的工作总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发展!马赟指出,抓好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有雄心、要用心、要有恒心、更要齐心!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圆满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奋勇开拓,争当推动“两个跨越”的先行者、美丽四川建设的支撑者、全面小康社会的服务者,推动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跨越提升。经过近三年的发展,我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保障能力、发展速度、经济总量、职工收入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从测绘大省初步迈入了测绘强省的行列,2014年省局在国家局工作考评中名列全国第四。王宁副省长在省局上报的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思路上作出批示,对工作成绩给予高度肯定!

地理国情普查扎实推进

      2014年是全省地理国情普查的攻坚之年。面对普查作业范围广、涉及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的现实,省普查办精心部署,全省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和参与普查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全省3500多名普查员以齐心协力,普查工作有序、保质、高效推进。

      截至年底,已完成普查生产总任务量的90%。全面完成成都、广安等5区(市)普查工作,完成国家局下达的西藏地区普查任务内业编辑和云南西双版纳州普查总任务量的95%。普查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情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地理国情监测报告,都江堰市、彭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及地质灾害综合统计分析报告已全部提交有关部门使用,汶川、乡城等5县的自然生态环境监测为生态文明建设安装了高科技“眼睛”。

重大测绘工程齐头并进

      2014年,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动态更新年度任务圆满完成。省级“十二五”基础测绘发展规划稳步实施,完成全部下达任务的85%,全省1︰1万地理信息数据的覆盖率提升至62%,向7部门移交首批9项成果。数字城市建设任务基本完成,16个地级市和2个县已投入使用,预计2015年2月底全部建成。藏区基础测绘、摩梭家园文化保护建设测绘保障、全省地下管线普查稳步推进。全省共组织项目验收140余批次,优良品率高达90%以上。

应急测绘展示新能力

      2014年,全省“一库两心一系统”(即全省地质灾害防治高精度数据库、应急指挥和理论研发两个专业化中心、无人机集群灾情信息获取系统)支撑应急测绘保障新体系建立。省军区预备役应急测绘地理信息保障大队组建,经历了四川省防震救灾综合演练和“天府使命-2014”预备役实兵演习的历练。应急保障项目地质灾害防治专用图测制一期计划完成100%,二期完成90%并移交了第一批成果。协同开展的藏区精确测绘,为省领导和公安部门应急维稳工作、武警成都市支队等提供了精确地理信息。康定地震抢险救灾保障及时有力,展示了快速响应、无人机集群灾情信息快速获取、多部门协同作战等新能力。

地信产业开创新局面

    今年6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了部门分工,产业发展规划即将酝酿出炉。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建设提速,2015年底可实现所有建筑单体竣工,省内外近50家企业已签约入驻,面积达一期工程的80%,园区信息化体系建设提早运筹,形成了初步框架方案。一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5家测绘单位晋升甲级测绘资质,全省甲级测绘单位达到39家,省局和金牛区政府先后出台扶持产业园建设和园区内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

科研创新取得新突破

      省局近三年科技经费投入近亿元,“应急测绘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大创新平台初步建成并运行良好。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泉涌而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地图集编研”项目被列入2016年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申报指南,“测绘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获省重大产业类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省级应急测绘指挥平台构建与研究”成果获2014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机载SAR测图技术在省级基础测绘中的研究与应用”获2014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应急快速制图系统”、“地下管家系列”、“信息化地理信息产品检查与评价系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大幅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推动我省测绘生产各环节实现了重大技术革新。科技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四川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为全省近2000个用户提供位置服务,“地理信息一体化数据处理系统”实现销售额400多万元,天地图•四川注册用户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400多万元。

行政监管取得新成效

      2014年梳理了行政执法依据14项,清理行政权力72项,向市州探索下放部分测绘行政审批权限,《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管理办法》将于2015年颁布实施。各级测绘地理信息机构职能建设更加完善,目前100%的市(州)和77%的县(市、区)落实了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机构。全年开展了对80家测绘单位的成果质量监督抽查和40家单位的成果保密检查,对21个市(州)政府、17个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单位及128个地图网站进行了日常监管,处理房产测绘质量纠纷、技术答复40余起,评选全省测绘优秀工程奖60项,在全国率先启动“美丽中国”第二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遴选108幅作品参加全国少儿手绘地图大赛。

行业文化呈现新风貌

      精神文明创建获佳绩,年初省局获得省级最佳文明单位授牌,开展十八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感动测绘人物等学习,发布首批四川测绘好人榜,办好四川测绘大讲堂,举办职工运动会和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多个集体和个人获得表彰。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开展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机关作风大改进,今年省局召开会议比去年同期减少12.5%,会议费减少57%,接待费减少87%,局发文减少24%。对外宣传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中国测绘报上稿量居全国第二名,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等频亮我省测绘“好声音”。

      回首昔途,雄关漫道铁蹄疾;展望新程,跋山踏浪劲鞭扬!2014年成绩来之不易,凝结了全行业测绘人的心血、智慧和艰苦努力。2015年迈入跨越提升的关键时刻,振奋精神,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加强依法行政,大力提升测绘保障能力,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将在全省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个跨越”的宏伟蓝图上再书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