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首只大熊猫完成发情配种 

14.02.2016  12:21

        中比专家为大熊猫“好好”进行人工授精。 钟欣 摄

        中比专家为大熊猫进行体检。 钟欣 摄

        中比专家为大熊猫进行体检。 钟欣 摄

        中方专家在观察大熊猫“好好”的情况。 钟欣 摄

        中新网成都2月13日电 (记者 安源)13日记者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参与国际合作的大熊猫“好好”在比利时天堂公园完成发情配种。这是2016年全球首只完成发情配种的大熊猫。

        据了解,2月4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接到比利时天堂公园发来的信息,参与国际合作的大熊猫“好好”在2月2日开始出现发情迹象,而且发情进展较快。这个时段,大熊猫在较高纬度和寒冷地区这么早出现发情实属少见,天堂公园希望中方专家尽快前往指导大熊猫发情配种工作。

        接到对方的请求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工作模式,专家赴比的护照和签证的申报及审批工作仅用了两天的时间。2位专家携带着大熊猫繁殖所特需的部分仪器于8日从成都启程前往比利时与天堂公园的同行积极开展大熊猫繁殖相关工作,包括大熊猫发情行为观察与诱导、激素监测和细胞学等方面的繁殖生理研究工作。

        大熊猫“好好”9日下午发情行为更加明显,开始出现少量咩叫,有短暂抬尾、抵尾行为,有轻度求偶欲望,但雄性大熊猫“星徽”对好好无兴趣。10日大熊猫好好出现典型的发情高潮期行为,求偶行为明显,主动靠近雄性大熊猫“星徽”,但“星徽”仍然没有兴趣,甚至出现抓咬及吼叫等攻击性行为,经多次尝试均未自然交配成功。

        专家团队研究认为,因“好好”已经进入排卵期,时机稍纵即逝,决定迅速麻醉“星徽”采精。于当地时间2月10日上午10点开始麻醉雄性大熊猫,进行了电刺激采精,精液质量良好;并于当日和次日下午对大熊猫“好好”做了2次的人工授精;同时对2只大熊猫进行了全身检查。

        完成配种后,中方专家与比利时天堂公园将继续开展“好好”发情后期的行为监测。同时,研究并制定了配种后对大熊猫“好好”的饲养管理、妊娠监测、产仔及人工育幼相关工作。

        尽管初次发情雌性大熊猫配种后的受孕产仔率偏低,但双方专家紧密合作,对发情配种工作进行了精心准备、科学监测,抓住了最佳受孕时机进行了人工授精,“好好”的怀孕机率比其他初次参与发情配种雌性大熊猫的受孕率更高。

        因怀孕大熊猫存在受精卵延迟着床的现象,其怀孕期差别很大,最短仅70余天,最长可达324天,平均4个月左右。大熊猫“好好”是否受孕成功需要至少两月后方可确定。

        据悉,大熊猫受孕后,通常60天至120天才能生产,让我们共同期待“好好”今年产下可爱的大熊猫宝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