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版余则成秘战敌营15年 亲人40年后才知他身份
化名“胡霈”的国民党党证。
“红色特工”胡春浦的真实身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为家人知晓
华西都市报:近年来,随着谍战剧的热播,战争年代那些红色特工的形象深入人心。如《潜伏》中的余则成,《暗算》中的安在天,《悬崖》里的周乙和顾秋妍。剧中,他们公开的身份三教九流,但都有一个同样的身份,那就是九死一生战斗在敌人身边的红色特工。
在四川,有一位隐藏敌营15载、为中共情报工作出了大力的红色特工,他就是胡春浦。1983 年 3月胡春浦先生病逝于成都。2013年,恰好是他诞辰一百周年。
散尽家财,支持革命
日前,我们从成都档案馆看到这样的资料,胡春浦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历史的棋局》中,收录了其在1951年写的自传。自传中胡春浦提到,“1913年我出生在四川渠县三汇镇的一大户人家,当时家里所经营的‘炳瑞恒’主营桐油、青麻、糖、盐四项大宗商品,是渠江流域名气最大的商号。”
胡春浦小时候,是镇子里出名的孩子王,1932年,胡春浦被家人送到上海上大学,学经济,以便日后执掌胡家的产业。到上海后,胡春浦常挥金如土,招待各方食客,其中不乏中共党员。1933年胡春浦回到家乡四川渠县,当时正是国民党疯狂杀害共产党的高潮阶段,胡春浦却在这个时候收留了众多拥护革命、暗中支持中共的川军将领,不但食宿全包,还另给银子花。他这一“搅和”,那些无家可归的川军不想走了,连正在与红军作战的川军官兵也开始心不在焉。阔少爷败完家产,沦为无产阶级,回到上海。一九三五年一月,在外围业余闹革命三年的胡四少,终于入党了。
“特工”生涯中遇贵人
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胡春浦,被直接安排到了中央特科。中央特科全称是中央特别行动科,是中共最早的特工部门,成立于1927年10月,专门负责情报收集,政治保卫和暗杀破坏等等行动。这里曾培养出了著名的“龙潭三杰”——钱壮飞、李克农、胡底,以及洪扬生、黄慕兰、张露萍等优秀中共情报人员。
胡春浦天生就是个干特工的料,在短短三个月的封闭训练后,对于情报分析、设置警报、盯梢和反盯梢、密码编写、接头暗号等技能,他便运用自如。
胡春浦15年特工生涯里最重要的一个贵人,就是黄季陆先生。因为正是有了他的掩护,胡春浦才能成功地打入国民党内部。档案资料显示,黄季陆,四川叙永县人,他曾经担任过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四川大学的校长等要职。黄季陆与人交往,爱德才重情义,不管你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只要是爱国志士,他便乐于交往。一心投身革命的胡春浦,很快得到黄季陆的赏识。
“抢米事件”中偷送情报
1940年,胡春浦改名为“胡霈”,他在黄季陆的引荐下,加入中国国民党。当时,黄季陆任四川省训练委员会党务指导处的处长,将胡春浦直接安排到手下工作。胡春浦表面上是黄季陆的私人秘书,替他处理公文事务,实际上是为了窃取敌情。其实,黄季陆多少知道胡的真实身份,对其替中共通风报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940年,国民党特务指派两三百人扮成老百姓,到成都南门外的地方实力派潘文华掌管的重庆银行粮食仓库,捣毁其大门,抢走大米,并故意高呼蛊惑人心的口号。这次事件被称为“抢米事件”。胡春浦从黄季陆那里得到消息,警方准备利用这次事件嫁祸于共产党人,并挑拨共产党和川内实力人物的关系,并对共产党人进行逮捕,于是,胡马上将此事转告了他的接头人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挽救了不少中共地下党人。
不过,这样的泄密事一多,国民党当局自然对胡春浦起了疑心。不久,四川省训练委员会“精简”了他。
借经商为抗战筹集经费
胡春浦虽被革职,但丝毫没影响他和黄季陆之间的关系。在黄季陆看来,两人既然不能同为官,不妨一起做做生意。
恰恰黄季陆在灌县投资了一个小金矿,反正自己不便出面,倒不如让胡春浦来为他打理。于是,一家由黄季陆出钱胡春浦出力的公司,就这样成立了。胡以“群生”公司为掩护,结交了很多国民党军政要员和不少重要的地方实力派人物,获取了不少重要情报。
没过多久,胡春浦又以“群生”公司的名义,收购了成都周围的11家煤窑,组建了“向峨煤矿”。企业的盈余,几乎全部用于四川地区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经费开支。
直到1946年,胡春浦又将“群生”公司更名为“大有字号”。根据胡春浦之子王宗力撰写的文章《胡春浦与“大有字号”》所述,大有字号表面上看是一家做桐油、白糖、煤的公司,实际上却早已演变为中共南方局在川西进行统战工作的主要据点。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国民党的军政人员在这里被策反。
亲人40年后才知他身份
1947年的10月,胡春浦因参与宋庆龄、李宗仁等策划的反蒋活动而被捕。档案记载,当时,紧急关头,胡春浦利用关系,及时毁掉了党的重要材料,并通知其他地下同志及时转移。
胡春浦等人被特务用飞机押到重庆白公馆看守所关押后,“大有字号”随即被国民党当局查封而关闭。第二年春天,胡又和本案的另几人一起被转送到渣滓洞关押。在这里,胡春浦成了难友们集体斗争的带头大哥。在他的努力下,渣滓洞成立了一个图书阅览室,表面上看是方便狱友借阅图书,实则为他们相互传递信息提供方便。
胡春浦1983年3月病逝于成都,时任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顾问。
近日,记者联系上胡春浦的儿子王宗力时,他告诉记者,自己上世纪80年代才知道父亲居然是个“特工”。王回忆,尽管父亲在看不见的战场和敌人“贴身肉搏”,但在生活里,他和中国无数个普通父亲一样,爱孩子,关心子女。
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想玲图片由成都市档案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