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看势 四川经济发展“质”与“量”

05.08.2015  10:49

从经济增速来看,我省五大经济区增速回升明显,其中,回升幅度最大的是攀西经济区,其次是川南经济区。成都经济区上半年经济增长8.6%,在五大经济区中增长最快。

编者按

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挑战相互交织的情况下,我省迎来了“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经济发展态势,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趋势性变化。对最近出炉的我省经济半年报,我们该如何看待,上半年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如何,和沿海省市相比,尚存哪些结构性的优化空间,本期理论创新版专门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对此予以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以期推动我省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更加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时势

专论

嘉宾

杨丹

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西部商学院院长

陈江生

中央党校教授、博导,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

主持人

本报评论员 王付永

保持定力 聚焦发展动力切换

辩证看待经济发展速度

主持人:四川经济半年报已经出炉,经济增速为8%,对经济增速如何看?

杨丹:增长速度多少是高,多少是低,不能孤立地看,要结合国内国际形势,具体省情和实际发展阶段,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速度,即便是增速有所放缓,只要增长速度真实可信、增幅波动在合理区间、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就业局势基本稳定、经济发展动力逐渐转换,就应当保持发展定力不动摇。

应该说,四川的整体经济效益增长是不错的,一些核心指标比如投资、消费总量在西部居第一,增长率也很高。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的建设也为未来的增长提供了动力。总之,8%的经济增速让人乐观,也为下半年的增长以及未来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四川经济和世界经济走势联系非常紧密,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复苏形势还是稳定的。无论是世界银行,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对今年经济走势给出了积极乐观的预测。从实际增长情况来看,世界经济以及几大主要经济体上半年的复苏效果都不错,包括美国也是这样。大的经济形势没问题,这给四川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陈江生:加快发展强调的是速度,而转型发展更从结构上侧重经济发展质量。无论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的增加、居民收入的提高还是财政收入的增长等这些度量经济质量的指标来看,四川上半年的发展质量是让人乐观的。

主持人:如何度量经济发展的质量?

陈江生:度量经济增长的质量有三个指标。一、经济增长是不是让大多数人分享了经济红利;二、经济增长是不是可持续的;三、经济增长是不是低代价的增长。如果满足了这些条件,无论是投资驱动还是出口以及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都是有质量的。